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杲杲冬日 > 第727章 禾戽二(第1页)

第727章 禾戽二(第1页)

瞧见林兰华大大的肚子,周祥惊喜道:

“哎呦大成媳妇这是要生了,喜事儿啊,大成的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有孩子了,”

周祥连忙又询问了两句林兰华身体怎么样、腹中的孩子乖不乖巧之类的,

才又把视线转移到禾戽上,拿着稻把多番尝试,脱粒真的不错,比自己用掼桶打便宜很多,还可以直接搬到地里去,能剩下不少功夫,

“这东西不知道有多少重?方不方便搬到地里去,”

周祥围着转悠了两圈,这禾戽全都是木头和竹篾做成,瞧着体型庞大,但应该不重,

陆续又来了两个村人,一块儿探头探脑的看着坝子里的禾戽,

周二刚吆喝一声,他和霍成将坝子上的稻杆稻子挪开一些,扫出一条路来,两人推着禾戽到霍成家晒稻粒的位置,

禾戽底部有滑板,能减小推拉的阻力,便于移动,

在下方的木斗上提前开了口子,将禾戽倾斜,打开那个口子,里头的稻就倒在地上,哗哗四溅,

木斗底部的漏下的稻子,赵大娘用一个竹篾刷把一一扫出来,十分的方便,

“哟,这东西还能在地上推动,我来试试!”

后头来的两个村人,上手去推了推,用力拉了拉,思量道:

“估摸也就六七十斤,不算很重,一个人就能背到地里去,”

到时候直接在地里打好稻子,用竹筐装了稻粒,背回来,倒比直接挑稻子回来,再辛苦脱粒要省事儿些,

重新推了禾戽回来,几人自己捡地上的稻把,上前挨个尝试了几下,越打越上劲儿,

赵大成他们就在一旁笑看着,丝毫没有阻止,几人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一一回答,

赵家这一处坝子,人声嘈杂,热闹非凡,陆续又有人过来瞧热闹,霍成他们根本都不能挨禾戽的边,全被那些人来来回回的翻看,瞧清楚了所有的结构,

这禾戽倒是不难,就是之前也没人想过要这样弄,

“大成媳妇这脑袋瓜子还真是灵光,居然想到这样来弄,确实得用啊!”

众目睽睽之下,林兰华也大方的笑笑应下,她倒是也想搞出更厉害的稻子脱粒机,但她知道现代大型的农机,这样落后生产条件下了,石油电力都没有,

她倒是想到了脚踏打谷机,只是具体的构造、传感装置,林兰华也不十分清楚,仔细琢磨,倒是也可以摸索出来,但需要的金属材料这古代根本找不齐全,她还没有任何的炼制工具,所以就算找齐了材料,她也没有那个胆子敢在这时代造次啊?

大家伙摸清楚禾戽的构造之后,拉拉扯扯、三三两两的离开了,不知道是他们传出了消息,还是咋了,还是成群的有人往赵大成家的坝子来,纷纷来体验打稻子,

霍成家的三亩水稻,已经全都被脱粒出来了,赵大娘捡了些稻杆围在霍成家稻粒的边缘,免得两家的稻子弄混了。

一旁还在热火朝天的打稻粒,禾板打得嘭嘭响,不少人尝试过后,直接去村子里找上了张老根,就是给赵大成他们打禾戽的木匠,他倒是机灵,当初听说赵大成是用来脱粒,他觉着有戏,等赵大成家一用,村子里怕是也会有人家想要,便多打了四个放在家里,就算用不上,拆了上头竹篾编的垫仔,底下还是能当斗用来装粮食。

村子里有人来找张老根的时候,他一打听,得知赵大成家已经用上了,十分的好用,给自己家留了一个,其他的三个都被人家推走了,

价钱倒是不贵,但真要打制的人家也不多,毕竟这东西就是秋收这两日用,还可以几家轮换着用,

而且就有些人看来,用大些的木桶木盆,围上竹篾,估摸效果也差不多。

这些张老根都不知道,他忙着打制手里接到的两只禾戽,每两日就要开始秋收了,不能不急啊!

那些来赵大成家的村民,也有直接同赵大成他们借禾戽一用,但周二刚和黄大兄弟在一旁哈哈道一早就承诺借给他们了,还有昨日帮着一块儿割稻子的张家,

赵大成又在一旁说媳妇的娘家和大伯家,也是知道他们找人打制了禾戽,一早就说有用要借给他们使,实在是腾不出时间来了,

人家才不好意思的做罢了。

中午的时候,几人匆匆吃过了饭,就又在坝子里开始打稻子,这回他们倒是机灵,特意找了一旁的树荫,一个下午的功夫,加上后来的周老爹和听到消息跑来看的林父,

一大群人,打的打稻子,递的递稻把,

连林安宇和周平远都来了,两人在一旁给大人递稻把,倒是有模有样,每一把都十分的均匀,

期间,趁着大家伙累了歇口气的功夫,两个半大的孩子,还上去试了试,

别看他们人小,但使出力气来打,稻把也拿少些,也能打得下来,两个小人倒是兴致高昂,争相在大人们面前表现,打得十分的热闹,

小孩子他们骨头还脆嫩,大人怕他们扯着肌肉筋骨,明天手臂疼,等两人打了一会儿,就叫停了。

几个大男人轮换着,劈里啪啦一顿拍打,酉时不到,稻粒全都脱下来,晾晒在坝子上,稻杆也放在地上,预备晒干了之后,直接抱回家去放着。

赵大娘早早做好了饭菜,叫上大家伙直接摆了桌子在院子里吃,

“这东西直接背到地里去,在地里脱了稻子带回家,稻杆等晒干了,在自己挑回来,倒是便宜不少,”

林父看着院子里放着的禾戽,嘴里嚼着东西还不停歇,各个村子里虽然都有晒谷场,

但地盘到底有限,每个村里经常都有因为晒稻谷,在打谷场吵架、干架得人家都不少,

地盘就那么大,家家户户都集中那一段时间要晒,晒谷场根本不够分,

有些人家还直接割了稻子在地里,凉干了第一层水汽,再挑回打谷场来,直接开始脱粒晾晒,

这样也劳累人,不得不在地里守着,还时刻担忧天降大雨。

其他人也高兴得点头,虽然劳累了一日,却都喜气洋洋。

喜欢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