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湘:“娘娘,时间不早了,回去吧。”
乌尤黛:“我知道我是多此一
举,即使我不这么说,您也会站在皇上这一边。”
她对胡湘湘鞠了一躬,然后十分歉意的说:“我走了,希望王爷不要迁怒到皇上身上,千错万错都是我错。”
胡湘湘闭上眼睛:“回去吧,我不想再说第二遍。”
乌尤黛低头,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无用,便是对着胡湘湘再鞠上一躬,然后从屋子里走了出去。
……
要不怎么说乌尤黛聪明呢,你说布木布泰给一个阿哥她有什么用?到时候孤儿寡母的,不还是被其他人欺负吗?看看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就知道了,没有靠山就是被人欺负的命。
乌尤黛就是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即使她再不喜欢,也得承认皇太极是她们的靠山。哲哲比布木布泰看得远,但她也只能干着急,但乌尤黛可以找到胡湘湘,在她面前立下军令状,告诉胡湘湘,她会始终忠于皇太极。
和皇太极死死绑在一块,陪着他去斗旗主斗亲王,斗一切分权。
明英宗想和妃子合葬,差点被大臣拍飞。
明神宗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想和她葬在一起,结果却两地分隔。
明朝的皇帝肯定想不到,这些都在清朝实现了。
清朝的皇帝能把心爱的人封为皇后合葬,还能一带六葬进去数位皇贵妃。
这可是明朝皇帝想都不敢想的。
皇帝,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在和大臣争权,争不过就代表皇权还没到那个高度。
再来说说对女性的好处。
皇太极集权,
将母亲追封为皇后,努尔哈赤其他三位大福晋都靠边站,用来突出他的嫡出正统。
康熙集权,将母亲生后待遇提拔成嫡出皇后的等级。孝康死的的时候,大清在入关后只办过两场皇后的葬礼,一个是哲哲,中宫皇后,毋庸置疑,一个是董鄂妃,妃子追封。康熙的母亲孝康,在顺治时期不过是小福晋,只是因为生育了皇帝,是第三种情况。当时并没有设立任何制度,应该怎么做全凭当时的皇帝和官员在中间博弈,辅政大臣鳌拜就想用董鄂妃的葬礼规格为孝康办理,但康熙是不愿意的,他自然是希望母亲能按照哲哲的例子走,所以康熙和鳌拜的矛盾在这里就已经出现了,这点让康熙很不舒服,之后爆发也就有迹可循了。
所以看出来了吧。
所有的祖制都是在博弈和摸索中出来的。
到了乾隆之后,大清的制度就基本定型了,以后再也不用和大臣讨论这些。
这也就说明在那个时候,大清的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
康熙时期需要讨论皇子待遇,后妃待遇,到了乾隆时期就不用讨论了,全都按他定好的来,直接拿来用就行。
所以乌尤黛的这个意识就很正确了,知道谁是敌谁是友。
虽然阿巴亥栽在了这上面,但也给后面的人警醒,乌尤黛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算是功德一件,只是这样的代价太过惨烈。
再次感叹乌尤黛的眼界和政治觉悟,
这可不是一般人有的。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混乱的割据势力,谁知道第二天会不会天下大变?但是乌尤黛就是坚定的要和皇太极绑在一块了,牢牢的,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
……
失去了孩子的他们,苦中作乐,皇太极爱上了吃甜瓜,诸位王爷贝勒便是在自己旗下搜刮新瓜纷纷进献给皇太极。甜瓜好吃,可不能多吃,但皇太极根本停不下来。似乎这种甜能让他有短暂的愉悦,于是送到清宁宫的瓜越来越多。
崇德三年八月,盛京发生了一场地震,第一时间乌尤黛死死的抱住皇太极,像宝贝一样将他护在怀中。
而这一边,策棱也用身体给胡湘湘创造出了一个安全地带。
说不感动是假的,生死之间,能做出第一反应的即使是假的也足以让胡湘湘表彰。
老实说策棱这人也不错,就像乌尤黛说的,和他在一起那是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危险的。
你说要是和这样的人处对象,会怎么样?
胡湘湘看着策棱,脑海中竟然浮想联翩。
不想对面的策棱竟然脸红了。
害,玩笑别开大了。
她怎么可能恋爱呢。
胡湘湘便豪气的拍拍策棱的胸说:“谢谢你啊,兄弟!”
策棱的脸一下子就变了,仿佛这句话是魔咒一样。
这是在告诉他要时刻记得他们主仆的身份。
他立马变得严肃,说:“保护主子是属下的使命。”
第二天,皇太极和胡湘湘吃着甜瓜
,皇太极说:“君山,我这辈子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