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几个兄弟呢,总感觉是一些塑料感情,多铎是脑袋空空,在多尔衮和豪格争权的时候没有想过坚定的站在多尔衮这边,阿济格则是在多尔衮出事之后也选择了视而不见。总之这感情还不如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的要好?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明明是两个妈生的,但是这俩人的生日却是同一天。
或许是因为这个才让他们两个能走得这么近。
多尔衮越来越像皇太极,不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他好像都在下意识的朝皇太极靠近。
他的内心一定是认可皇太极的,这么多年,不管皇太极是出于什么心理,是利用,还是偏爱,对于多尔衮来说都是助益颇多。
多尔衮:“什么福气不福气的,还是再次确认这次进攻路线更重要。”
这次入关本来也是和之前一样,在京城附近抢掠,九月二十二日,他们带领大军进入了明朝境内。十月初一到达并且经过密云,在怀柔这个时候安营扎寨。之后在十一月初一这里开始合兵。
之前说过,两军合兵之前有个小插曲,那就是关于谁听谁的,为此多尔衮还罚了岳托的手下图赖。
等到岳托和多尔衮见面的时候,那气氛就有些不对劲了。
多尔衮也不怵,本来他这次就是皇太极亲封的统帅,在两翼军产生分歧的时候就应该
他做主,所以他一脸严肃的说:“这次我们不打山西了,去打山东。”
岳托很震惊,因为这并不是皇太极的旨意,他说:“这是打仗,不是你一拍脑袋的过家家。这么多战士的命都在你手上。我问你,山东那边的情报你掌握多少?”
然后多尔衮将抓的几个难民带到岳托面前,通过他们的交代道出了这次为什么改道的原由。
待把人带走之后,多尔衮便说:“山东那边的防线比山西更薄弱,而且我担心山西因为我们几次入侵,会加以防备。我想不如就将计就计,放出一些难民出去,让他们将我们要打山西的消息散播出去,这样一来,明朝方面绝对会在山西加以警戒,而疏忽了对山东的防守,这样也就更方便我们攻陷济南。”
岳托皱眉,很显然他并不想改变最初的策略,毕竟山东不是他们的舒适圈,会发生什么都很未知。
但他们几次入关的目的就是为了财物和人口。
山西河北这块已经快被他们薅没了,如果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可能战果并不辉煌。而山东,之前就一直是辽东地区的物资主要输出地,所以多尔衮的建议的确是非常诱惑。
在岳托和多尔衮商量的期间,胡湘湘就和杜度在另一间帐篷里等着。
两人起初都不说话,原因是不太熟。当然也不是完全不熟,之前也有和杜度接触过,能说得上话,可就是不知道怎么的,当两个人
独处的时候就是没法说出口。
过了一会儿胡湘湘觉得这样等下去太尴尬了,就像到过些天他们应该是在河北攻陷获鹿,便是站起身来,打开地图,询问杜度关于攻陷城池的一些见解。
要知道杜度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褚英的阴影下,很多次出征他都是留守的那一个,直到崇德年间这才有了出征的机会。这一次他跟随岳托出征,身处右翼军中。很快他们就要攻陷济南,在开始攻陷济南后的几天,岳托就会因为天花感染身亡,之后杜度就会继任右翼军主帅。
这次杜度表现得十分积极,可能是难得有表现的机会,所以他开始对攻城的事侃侃而谈,不再像刚才那样默不作声。
在杜度看来,围困获鹿势在必行,无论用多久,这座城都必须攻破,然后只要违抗的统统杀了,不违抗的就被做为俘虏带走。
这不止是杜度一个人的看法,在当时,清军眼里只有掠夺掠夺掠夺。
他们就像魔鬼一样在围攻了获鹿城八天之后,开启了残暴的大图杀。
胡湘湘看到城内誓死抵抗的一家最后的模样,年轻的男男女女都因为反抗死在了清军手里,但他们都始终以站立的模样,而家里的老人孩子也在他们死后未能幸免。几个孩子穿着血衣,被家人死死的抱在怀里。
……
十二月,多尔衮和岳托达成一致,清军南下,改道山东。
杜度和胡湘湘跟着岳托统领的右
翼军,破长城,一路打到了山东。
或许有人问,诺大的明朝,难道就任由清军像无人之境一样想来就来吗?
胡湘湘的回答是,的确就是这样,明军这个时候都吓破胆了,几路援军就和乌合之众一样,谁都不敢来支援。
可怜的山东孤立无援,在四个月后最终被清军攻破。
整个朝廷就跟一盘散沙,从皇上到大臣。
在清军安全撤离之后,明朝政府很多人都开始弹劾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纷纷说要议他的罪。但崇祯太喜欢杨嗣昌,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还惩罚了那些弹劾的人。山东巡案郭景昌两次弹劾杨嗣昌,结果却等来了逮捕令,崇祯罚他去军台戍守了。
杨嗣昌仗着有皇帝撑腰,各种上疏,把孙传庭等人贬得是一无是处,锅甩得干干净净。总之错都是他们的。然后就有了三十二个人被崇祯下令处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太监邓希诏在被杀之前,在刑场上大骂崇祯这个狗皇帝,不分黑白,忠奸不分。
的确,崇祯这人在胡湘湘的印象里就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他喜欢的就是奉承他,会顺着他的人。像是杨嗣昌,洪承畴,怎么样都行,太监高起潜,也是怎么都行。但是孙传庭,那就对不起了,崇祯皇帝看不顺眼你,那你再厉害也得倒霉。
孙传庭在事后给崇祯上奏疏,说自己不是不拼命,而是形势太难了。他一个山西巡抚,被杨嗣昌
调来勤王,最开始杨嗣昌告诉孙传庭,不用带多少兵,结果孙传庭就带了一千五百人,火急火燎的往东去,结果到了徐沟县,又被上头骂了一顿,说为什么就带了这么点人。要合兵的时候也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都是怕死的,心也不愿意往一处使。
感觉崇祯对人的期待太大,失望就越大,尤其是不能顺着他说话的。孙传庭这不就是正好在他雷点上蹦跶?任你再有本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