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清朝养团子[清穿 > 136(第2页)

136(第2页)

后来是康熙看不过去,便将他的十六子胤禄派到王府照顾博果铎,在他死后,雍正便将胤禄过继给了博果铎,成为了新一任的庄亲王。

说来也巧,这人在殡葬业也干得不错。

胡湘湘光是想想这后面几代就觉得缘,妙不可言。

唉。

皇太极对她还真是操碎了心,这是生怕她受委屈啊,已经为她想到以后的事了。

这无痛当爹,胡湘湘真的很感激,但她真的不需要。

……

皇太极这次出发去锦州,主要是检查义州修堡和屯田的情况。

明朝那边,祖大寿肯定不会让他们得逞,所以会经常过来骚扰和阻止。

不过效果并不怎么好就是了。

有济尔哈朗在,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一次皇太极为什么有底气火拼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好。这些年他们派出去很多

人到明边抓生,已经掌握了非常具体的情报。关宁防线啊,早就不如以前那么坚固了。

因为之前几次突袭,特别是大凌河那次,已经把祖大寿手里的精锐杀了个精光,所以如今他手里更多的是不愿意的归附清朝的蒙古人,和几次入关看到了中原大好河山不愿意再留在东北苦寒之地的满人等等。

有人说为什么清军在边境这么厉害,仍会有人愿意投奔明朝?

这个很难回答,大概就是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人为了理想,比如之前的刘兴祚,比如胡湘湘身边的妙香。还有人是为了财富,像打济南时,有个护军参领阿兰泰就跑明朝去了,然后又从明朝那边跑回来了,回清朝后,就没有官做了。

很多这样的。

这不胡湘湘随皇太极来锦州后,就收到了六十多个蒙古人请求皇太极派人去接他们,因为他们害怕这个时候穿过明边投奔清朝会被祖大寿的队伍追杀。

当时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每个人为了生存都在奋力挣扎着。

就这,你能谴责他们吗?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皇太极为了66个人,真的派出了1500名精兵,其中就有不少二代出征。

为了66个人,至于出动这么大的队伍吗?

当时肯定有很多人不明白,但是胡湘湘明白!

这不仅仅是接那66个人,而是为了更多在明境想要归附的人。他要他们知道,他敞开怀抱,愿意接纳他们所有人

不管他是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胡湘湘论迹不论心,只要结果是她看到的这样,这些人都能有口饭吃,这就证明皇太极是个好君主,他真的做到他承诺的这些。

待兵出去之后,皇太极走入帐中,看到胡湘湘正在看地图,便是安静的坐到了她身边。

她认真的在看,他就不打扰。

他知道,只要他出征,君山就不会申请外出任务,他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过了一会儿,胡湘湘回过神来看到疲惫的皇太极,知道他现在一直在超负荷工作,这会儿已经半寐半醒,就把头转了过去,继续看地图去了。

能休息一会儿就是一会儿。

唉,说不心疼是假的。

但她也不会阻止他。

就这样,胡湘湘身边很快就传开了鼾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