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强大动员能力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军队、武警、消防、医疗等专业救援力量火集结,从全国各地驰援灾区。
与此同时,民间力量也被高效地组织起来。
利用“华星”网络,京市、沪市等地的顶尖医疗专家通过高清远程医疗系统,为前线重伤员进行实时会诊,指导手术,极大地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民援助,秩序井,捐款捐物渠道畅通透明,全国上下心系灾区。
姜琦也积极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募捐和物资整理工作,她感慨道:
“这次感觉特别有序,大家都知道该往哪里使劲,效率非常高。”
这个魏薇非常赞同,她的捐款比较直接,直接捐了一个亿,萧学沐捐的则是粮食。
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量援助。
许多国家都派出了救援队和医疗队来支援。
当他们抵达灾区,亲眼看到中国救援队伍装备之精良、组织之有序、技术之先进时,无不感到震惊。
尤其是中国自主构建的应急通信网络和快投送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华国这次模范式、教科书式的救援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种种给世界救援方式教了一笔。
然而,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抹平灾难带来的创伤。
当一具具遇难者遗体被找出,当失去亲人的痛哭声在废墟上回荡。
所有中国人,包括魏薇和萧学沐,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科技的强大,在此刻更凸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逐渐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全国上下仍在为这场巨大的灾难哀悼和努力。
就在这特殊的时期,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传到了魏薇和萧学沐耳中。
李时愿在深入震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评估时,遭遇强烈余震,被落石击中头部,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陷入了昏迷。
听到这消息,萧学沐和魏薇以及李志斌和姜琦立马就赶了过去。
李敬和吴丽春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在这种紧要关头偏偏没办法离开,见魏薇四人过去了才冷静下来。
吴丽春挂着李敬的胳膊,带着哭腔,嘴里是忍不住的碎碎念。
“你说他一个科学家,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跑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干什么,待在实验室里好好搞科研不想吗?”
李敬拍了拍吴丽春的肩膀,“事情都已经生了,再说这些也没用了,听那边传来消息,已经脱离危险没事了。”
数日后,当李时愿在成都华西医院的病床上悠悠转醒。
守在床边的魏薇和萧学沐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对劲。
那双曾经闪烁着智慧火花、时常掠过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洞察力的眼睛,此刻只剩下茫然与懵懂。
他看着眼前焦急万分的挚友,迟疑地地开口:
“你们……是谁?我……我这是在哪儿?”
魏薇的心猛地一沉,这神情……该不会是要给她玩失忆那一出吧!!!
“时愿,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萧学沐稳住心神,轻声问道。
“我……我叫李时愿,”他皱着眉,努力思索,显得有些痛苦。
“我家……好像是辽省大院的…我爸……我妈……”
他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一些模糊的童年记忆,关于老家的巷子,关于儿时爬过的树。
魏薇和萧学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涛骇浪。
他们太了解李时愿了!那个和魏薇一样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灵魂是纯粹的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