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抗战我有个军火库最新章节列表_ > 第1697章 焦土(第4页)

第1697章 焦土(第4页)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o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ooo人,弄到了oo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oo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oo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o-o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ooo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o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o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o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ooo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ooo,只不过这ooo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