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漂浮着东地中海上空处于警戒状态的舰队就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引擎开始快速提升功率,准备进行规避行动,同时拦截系统全开。
部署在舰船导弹舱模块的拦截弹群,从垂直发射阵列上启动之后,拖曳着长长的尾迹直奔大气层下方正在急速袭来的目标。这些都是光环原厂的东西,妥妥的高技术拦截弹,拦截这些顶了天不超过21世纪末水平的反轨道导弹,是非常容易的。
同时近防系统也进入了待命状态,如果拦截弹失手,还能进行进一步拦截。当然,这个“近防”相对大气层内部的海面近防,可就远的多了,无论是动能武器还是定向能武器在星际空间的射程可都是非常夸张的,反过来说星际空间的尺度相对星球内的距离来说也是大的不行。因此,近防的标准,画个半径百公里的警戒线,这算是正常操作。
而虫群的来袭导弹,此时当然是下死手的,梯次发射的导弹,从各个方向疯狂的冲向舰队的轨道锚地。
这时候的情景,颇有点当年虫群刚到海湾和老美的打击群交手的复刻版的意思。只不过,这时候交战双方的水平都上涨了不止一个等级。
同时遭受打击的,还有部署在轨道上的卫星群,这些是给虫群造成严重损失的大部分火力来源。特别是虫族丢失了轨道权之后,这些天基武器在轨道上连发射的隐藏和转移都不需要之后,满勤运转之下,成为了各大战场的天基火力支柱,当然也是虫群试图除之而后快的主要目标。
轨道卫星群接到警告之后,立刻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机动变轨,在高速运转的轨道之上,变轨操作一经执行,和原来运行要经过的目标点之间的差距拉大是秒秒钟的事。当然,核爆本身也许有一定概率能躲过,不过轨道上数百颗核弹疯狂核爆的EMP效应,那是绝对躲不掉的。
就算是经过抗EMP强化的武装卫星,也不见得能一直待在这种环境里稳定运行,后面的检修甚至提前报废都是必然的。
在欧陆上空的弹道导弹群被拦截产生的核爆之后,当量小不少,但是数量更密集的大规模核爆,接踵而至。
接下来的场景,可谓是震撼整个世界,包括共和国,也没见过这种场面。
在北半球的几乎所有陆地上,基本抬头都能看见,遥远的天穹上,如烟花一般炸裂的一朵朵核爆闪光。在高空的核爆,产生的当然不是蘑菇云,而是如同太阳一般的绚烂火球。
在东亚目前所处的夜半球,景象更是绚丽至极,天空随着一此次的核爆被点亮一片又一片的区域,小半个天空都亮如白昼。
从目视的亮度来看,这些地球大气边缘的核爆闪光当然比月亮要亮的多,光芒甚至有些刺眼,整个天空仿佛到处都升起了小太阳。只不过,这些光芒背后代表的,是漫天杀机。
而随着集中在北半球的大规模核爆发生的,是席卷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EMP效应,强弱不一,根据基建有无抗EMP设计影响也不一样,但是确实给全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供电、通讯到导航定位等等,各个领域都遭到了明显影响。
随着通讯的干扰甚至断绝而产生的,是各国社会程度不一的混乱和失序。东亚地区总体稳定,各地行政系统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大喇叭喊话的方式,力求保证群众不发生大规模核战的心理恐慌,当然少不了雷霆手段逮捕一些人。
基调很简单:这些都是被拦截的大气层的核爆,是UNSC防御能力的体现,也是敌人的战略手段失效,黔驴技穷的标志,群众无需恐慌。
越往西情况越严重,欧洲各国顿时又产生了新的一轮集体性恐慌。
随着大规模核爆带来的通讯干扰一起发生的,是西亚北非战区,对各大海面舰船目标,以及港口目标的高超音速轰炸。
很显然,对方蓄谋已久,对基地、海港这样的固定目标的打击,完全是奔着核心目标去的,比如机库,油库等,海面目标则直奔军舰,不管是航母、两栖舰还是驱护舰,凡是能进行制海作战的舰船,都是打击的目标,而民船则被过滤掉了。
跟着漫天核爆而来的,是环地中海地区遭到的大规模高超音速攻击,各军事系统内部都发生了短时间的混乱,各地都在同时收到了大量的遭到打击的汇报,战报如雪片般上报,经由人工智能快速处理后上交参谋部。
在EMP效应的严重干扰之下,各国部队的上传下达都多少出现了暂时性的混乱和停滞,遭到直接攻击的基层部队则更加艰难。
而在此同时,虫群的大规模反击,则是迅速开始了。颇有点冷战时期苏联制定的战术核武器开路,装甲洪流发动核突击的精神。
PS:今天就一章了,最近需要略作休息和调整了,太劳累了,昨晚又只睡了六个小时_(:з」∠)_
第305章惨重的损失和虫群最后的疯狂
企业脸色乌黑地看着自己的舰装,在刚刚的核爆中,她操控的拦截机群和停留在舰队锚地的巡游机群,加起来一口气损失了11架阔剑和2架长剑,剩下的战机也多少遭受了一些损伤,而且身上估计都已经可以给盖革计数器开演唱会了,回去估计少不了有返厂大修的机体,这是她很久没遇到过的大损失了。
同时,在杀伤距离边缘被拦截的核弹,也对舰队造成了一定影响,企业感觉自己的肚子像是挨了一记重拳,痛的眼冒金星,非常不好受。
虽说看舰装的和状态,自己的舰体基本是完好的,除了损失了一些部署在舰体外部的精密侦察设备之外,其实没什么损伤,但是这就像挨了一个大逼兜子一样,不见得多伤,但是很难受,而且这些设备换起来都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的,这些星际舰船用的精密设备,国内还远没有做到白菜化量产。
同一时间,轨道上的卫星群损失也非常严重,核弹毕竟是AOE伤害,而且在核心杀伤范围之外,辐射对电子设备杀伤力是很强的。这一轮不要钱的进攻下来,轨道上目前的主要卫星资产损失了超过3成,考虑到很多设备可能损伤还没评估,也许无法正常运作了,后续的损失恐怕还会上升。
而这些损失主要集中在战役及战略打击卫星,这是对方主要针对的目标,至于大量的小型战术卫星,根本不是对方针对的重点,这些东西就算损失了补充起来也很快,不符合虫群发动大规模反击,削弱共和国轨道火力压制力的诉求。
与此同时,整个环地中海地区,大批的重点军事目标,包括停在拉塔基亚外海的登陆舰队,都遭到了大规模的高超音速武器打击,损失也非常惊人。
企业目光所及,自己所在的登陆舰队,作为共和国军援的精锐海军力量,防御拦截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在刚才的密集打击中,依然当场被击沉了4艘054AI,1艘052DI,还有意军自产的的里雅斯特号两栖舰,也没来得及规避,前部甲板遭到了一发重创,高温等离子爆炸瞬间融化了甲板和下面的大量舱室以及设备,动力系统也遭到了一定损失,主轴输出马力严重下降。
只能说幸好不是第一天和虫群交战了,各国的海军舰艇都做了大量的防高温殉爆的设计,弹药库和油库,当然能载机的还有机库,都是重点,甚至不惜斥重金从共和国引入耐高温的装甲板和涂料,不然光是殉爆就足够让过去这些年的舰艇损失翻倍,世界的大洋上不知道要诞生多少胡德小姐的小迷妹。
其余受损的船只就更不用说了,小型舰艇面对这些霸道的电浆爆炸,就算没有被一发入魂,上层建筑也非常难以完好,比高爆弹洗甲板可厉害多了,观瞄设备、雷达设备等等都是重灾区,而且很难做针对性的强化防御,只能尽可能将这些设备做成模块化容易更换的设计,并尽可能降低设备生产成本,拼产能拼消耗。
企业的两艘水面舰体也不例外,特别是老舰体,虫群格外照顾,一艘三万吨左右的老船改造舰体,被六发超高音速弹头从各个方向锁定,好在周围的驱护舰拦截系统都拼命拦截,加上企业自己的拦截和规避,才避免了竖着来地中海战区,横着回国,然后还要挨cortana和贝法的数落。。。⑦,⑨⑦。④⑨,④③Ο⑦
但是舰桥也遭到了严重损失,右舷的装甲板大面积熔毁,和刚出场时,崭新船体加上新技术改造的优美外形完全不一样,就像是刚从泥巴地里被提溜出来一样。
总而言之,企业现在非常不好受,肚子像是挨了一脚,好悬没给外装甲踹掉了,后脑勺像是挨了一闷棍,晕晕乎乎的。
而耳边的战报,则是听的更加令人烦躁。
在刚刚的这一轮疯狂的战略反击中,除了共和国方面严重的技术装备损失,环地中海战区的盟军也损失了大量的装备,还有人员,仅目前意军方面初步统计到的直接阵亡和失踪就有800多人,而且可以想见,这样的打击目标之下,损失里基本都是宝贵的技术人员居多。
估算下来,德、意、法后续加起来的人员损失恐怕要超过三千以上,当场沉没的舰艇超过11万吨,其中军舰为主,含少部分征用的民用船舶,需要大修的舰艇还在统计中。。。
更严重的是物资损失,毕竟这些储存物资的地方又不能跑,而防御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在饱和的高超音速打击下基本很难守住。各处上报损失的舰船重油就超过140万吨以上,还有大量的弹药和设备储存仓库,12个重要海港都被严重炸毁,需要大规模的抢修才能在48小时内恢复基本战备能力。。。
在西亚严重沦陷,大西洋航线被封锁以至于美洲燃油无法运输的情况下,舰船重油的宝贵性就更加凸显了。
不是没想过去采购共和国老大哥的能源模块,但是一了解下来,共和国现在要么用高浓度的氢能源,要么就是核聚变模块,这对于别的国家来说,维护和保养实在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军用装备,可靠性甚至要排在先进性前面,共和国的技术团队又不能跟着部队各个战场跑,自我维护又搞不定,因此就只能继续用传统的化石能源作为军用燃料,加一些综合全电力推进之类的技术进行升级就差不多了。
这样严重的损失,可以说是给西亚和北非的UNSC盟军造成了重创,特别是北非沿线,本就吃紧的战斗这下就将面临后勤中断的危险了。因为这意味着虫群在地中海低调了很久的海洋力量,现在又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虫群的目标显然不是这么一块地区。
随着大规模北大西洋方向发现超大规模的虫群导弹群急速奔向英伦三岛的尖锐警报,刚刚解除了核危机的英国群众,立刻被绝望地告知,十年来未遭到战火的欧洲最后一块“净土”,即将面对疯狂的虫群的全面进攻。
同时接到警报的,还有东欧的黑海以北方向,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
因为大规模的登陆,就这么在核打击引发的横扫西欧的EMP的掩护下,趁着西欧国家的通讯发生严重瘫痪的情况下,正式开始了。。。
PS:今晚也一章,明天比较忙,我得早点休息了。
第306章最后的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