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湖边找了最佳位置,互相为对方拍照,努力拍出完美的倒影。
看着这美景,姜琦想到了一个点子,“薇薇,你做一个假摔的样子,我给你拍一个。”
魏薇虽然不理解这样有什么好出片的,但还是照着姜琦说的去做。
但这举动可把后面跟着的人吓坏了,他们没有听到魏薇和姜琦的对话。
因为魏薇和姜琦离得特别近,声音就不大,所以后面的人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口型,还以为魏守真的要摔湖里去了,魂都吓没了。
上前才现是假摔,看到这一幕,他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之前他们还觉得暗中保护魏薇和姜琦这工作也太轻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魏薇和姜琦的生活很规律,就是家里、工作的地方,连逛街都很少逛的,可以说是三点一线了,非常容易保护。
但现在看来,原来那个只是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时间罢了。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魏薇和姜琦出来后是这样的,和在京市的时候区别太大了。
也就幸好两人都是老师,只有假期的时候能这么出来玩。
不然天天这样他们真的有些扛不住,不仅是运动量有些难扛住,这经费也是在燃烧。
他们在暗中保护魏薇和姜琦的人一共有八个,其中六个是保护魏薇的,两个是盯着姜琦的。
八个人出行,这么多地方,单车费和住宿费以及伙食费就不便宜了,不要说这些景点还要钱了。
晚上魏薇和姜琦就住在村里,住在老乡家改建的简陋旅社里。
木头房子,隔音不好,但能听到清晰的虫鸣蛙叫。
吃着地道的美食,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在日记本上写下见闻。
在这里,两人的节奏稍微慢了下来,为这一趟特种兵式旅行缓了一口气。
不过也就缓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离开了,到达了新的站点。
西递牌坊更为古朴和庄重,胡文光刺史牌坊矗立在村口,昭示着过去的荣光。
她们跟着导游,穿梭在青石巷弄里,参观那些雕刻精美的民居,听讲解员讲述徽商的故事和家族的历史。
在“大夫第”的绣楼上,姜琦还假装大家闺秀凭栏远眺,被魏薇抓拍下来,还调侃她“戏精附体”。
姜琦就是这样,放松的时候还是挺戏精的,不过也是穿越好几年后才有的。
在徽州,魏薇和姜琦尝到了地道的臭鳜鱼和毛豆腐。
初闻味道,魏薇直皱眉,姜琦鼓起勇气尝了一口后,立刻被那独特的酵香味和鲜美肉质征服。
我以为还是有些受不了他可以接受臭豆腐但不能接魏文还是有些受不了。
她可以接受毛豆腐,因为她喜欢吃臭豆腐,但不能接受臭鳜鱼。
毛豆腐煎得金黄,蘸上辣酱,外酥里嫩,风味独特。
这些“怪味”食物,成了她们旅行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玩过之后并没有休息,两人马不停蹄的就登上了从安庆开往武汉的江轮,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二等舱虽然狭小,但干净整洁,有独立的舷窗。
白天大部分时间,她们都待在甲板上。看江水浑黄,波涛滚滚,看两岸的城镇、田野、山峦缓缓后退。
江风很大,吹乱了头,却吹散了所有烦闷。
偶尔能看到庞大的船队,或者孤独的捕鱼小船。
在武汉,两人感受到了与江南、徽州完全不同的都市气息。
对于武汉,魏薇还是挺熟悉的,这地方没少来。
不过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魏薇有些迷茫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后市展太快了的原因,这些地方全部整改过,所以这些地方虽然有种熟悉感,但还是非常陌生的。
魏薇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登上重建不久、气势恢宏的黄鹤楼,极目远眺。
这种感觉和后世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少了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多了一种古朴的气息,人也少了很多。
对于吃货,出来玩主要还是要吃,玩了几个景点俩人就一头扎进户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