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当天,岛上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部队食堂里飘出阵阵香气。
上午,萧阳带着萧学沐和孩子们去海边钓鱼,说是要为年夜饭加道菜。
虽然魏薇他们买了很多食材,但钓鱼也是一种乐趣。
再说几个小家伙也想要去海边玩,反正得要有个大人在那边看着才行的。
现在白天还没有退潮,赶海是不好赶的,但钓鱼是可以钓的。
魏薇、姜琦和宁璇则留在家里准备年夜饭。
宁璇是个温柔能干的女性,一边熟练地处理食材,一边和两人聊天。
“我们在岛上住了五年了,一开始不习惯,现在反倒爱上这里的宁静,就是孩子们上学不太方便,得送到对岸去。”
姜琦好奇地问:“岛上生活会不会很单调?”
“刚开始是有点,但后来现岛上活动可丰富了。”
宁璇笑着说道,“部队经常组织电影放映、篮球比赛,周末还有舞会,夏天更是热闹,大家经常一起在海边烧烤。”
魏薇帮着洗菜,感叹道“这种邻里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中午时分,外出的几人满载而归。
萧学沐手里提着两桶贝类,萧阳提着两条大鱼,得意地道,“看,这是我们钓的石斑鱼,今晚可以加菜了!”
小团子和小圆子晒得通红,却兴奋得不得了,争先恐后地描述钓鱼的经历。
“伯伯钓到好大的鱼!哥哥也钓到一条!”
下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南北方的包法不同,宁璇是海南本地人,教大家包了一种当地的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财源滚滚。
“海南人过年不吃饺子,但我跟阳哥在一起后,就入乡随俗了。”
宁璇笑着说道,“现在我们家里是南北习俗都有。”
这没什么好争的,家里又不是没那个条件,一起过就行。
傍晚,部队食堂里摆开了年夜饭的餐桌,军民一家,热闹非凡。
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南北风味交融。
萧阳一家带来的海鲜大受欢迎,特别是清蒸石斑鱼,鲜嫩可口,很快就被抢光了。
席间,部队领导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贺词,然后是一场简单的文艺表演。
战士们表演了军体拳,家属们则唱起了新年歌曲。
小团子和小圆子看得目不转睛,不时鼓掌欢呼。
饭后,最令人期待的篝火晚会开始了,沙滩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围坐一圈,唱歌、做游戏、讲故事。
轮到孩子们表演节目时,萧明带着弟弟妹妹和小团子、小圆子一起唱了一。
小团子和小圆子唱得特别卖力,因为魏薇和姜琦有事没事就喜欢哼几曲,当然是现在有的曲子。
所以小团子和小圆子也学了这个习惯,非常喜欢唱歌,就是调都跑到了天上就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晚会高潮时,萧阳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了来自京的亲戚,表示欢迎。
在众人的起哄下,萧学沐、魏薇和姜琦不得不站起来唱了《北京的金山上》。
虽然有些走调,但还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篝火渐熄时就开始放烟花,但由于是军事岛屿,烟花规模不大,但孩子们依然兴奋不已。
小团子和小圆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烟花,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光亮。
回到家里,大家继续守岁。
三个大孩子已经困得东倒西歪,小团子和小圆子更是早在回程路上就睡着了。
把孩子们安顿好后,五个大人坐在客厅里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此时的春晚可是全国人民除夕夜的精神大餐,即使身在偏远海岛,也不能错过。
魏薇和姜琦也喜欢,因为这个年代的春晚还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大胆,什么都敢说。
不像后世,无非就是那几样。
姜琦拿出相机,“来来来,拍张照片留念,这还是第一次来海南过年,还是在海岛上。”
五个人凑在一起,对着镜头微笑,咔嚓一声,年春节的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大年初一,按照岛上习俗,大家一早要去海边看日出,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凌晨五点,一行人摸着黑来到海滩,海天相接处已泛起鱼肚白,渐渐地,橙红色的光晕染红了海平面。
“新年快乐!”大家互相祝福,孩子们兴奋地在沙滩上奔跑。
宁璇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是她一早准备的年糕和糖果,“吃块年糕,年年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