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1957渔猎大兴安岭 > 第329章 全公社第一台(第2页)

第329章 全公社第一台(第2页)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老吴头手里的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他顾不得捡,掰着皲裂的手指头算账。

他家三个劳力,这么一算的话,今年比去年能多分将近三十块钱!

“破百了!俺家破百了!”老汉蹦起来,咧着缺了门牙的嘴直乐。

“咱们全屯今年大丰收!破百的家庭,有四十多个!”

陈和平拿起铁皮喇叭,大喊道,“最少的家庭,也比去年多分二十七块六!最多的,能多分四十三块八!”

“能买个收音机啦!”

丁大山攥着工分本,手指头在上面戳得哗哗响,“‘红星’牌的,带两个旋钮那种!”

他媳妇在后头直扯他衣角:“傻样儿,得先给娃扯布做棉袄!”

“哎呀,够够够!绝对够了!”丁大山咧着嘴笑道。

赵婶儿挤在最前头,红头绳都快甩散了:“二十七块六!都够给俺家柱子娶媳妇下聘了!”

旁边几个老娘们儿哄笑起来。

这个说“得添床新被褥”,那个说“要买双红皮鞋”,七嘴八舌闹成一团。

李满仓蹲在粮囤边上,粗糙的大手在地上划拉着。

突然“嘿”地乐出声,扭头就往家跑,半道又折回来,原来是乐昏了头,忘了领钱。

“静一静!”

陈和平把铁皮喇叭拍得震天响,“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今年咱们实行基本口粮供给加工分分配的办法。每个成年社员每月可领30斤口粮,儿童20斤。工分部分,下面念到谁家,当家的就上来领钱和物资啊……”

“啥物资啊?”有人喊道。

“开仓库!”

陈和平一嗓子喊出去,保管员立刻掀开仓房门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嚯——”

人群齐刷刷倒吸口凉气。

新打的锄头镰刀排成钢铁阵列,刃口在晨光里泛着冷森森的蓝光;

搪瓷盆摞得比娃娃还高,“奖”字红得晃眼;

那几匹蓝布在朔风里微微起伏,像把裁下来的蓝天直接铺在了晒谷场上。

可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那个用红布蒙着的大家伙——

足有半人高,轮廓方方正正的,隐约能看见底下露出的铸铁底座。

“啥宝贝啊?”有人踮着脚往前挤,踩了王寡妇的脚。

王寡妇竟没骂人,只顾抻着脖子张望:“莫不是……”

陈和平一把扯下红布。

“缝——纫——机——”

这三个字像炸雷般滚过晒谷场。

锃亮的“工农牌”标牌晃得人眼花,镀铬的针杆亮得像根银簪子,黑漆机身上还印着金灿灿的“上海制造”。

“老天爷!”丁大山瞪起眼珠子,“这得值多少张狼皮啊?”

“俺可听说,县里百货公司要两百张工业券才给换!”

赵婶儿喊道,“陈队长,这是发给谁家的啊?”

“先保密啊!”

陈和平卖个关子,笑道,“下面开始发钱!”

头一个喊的是老张头家。

老汉哆哆嗦嗦上前,接过几张钞票,手指头蘸着唾沫数了三遍。

临了突然“扑通”跪下,朝着毛主席像“咚咚”磕了两个响头。

“使不得!快起来!”

陈和平赶紧去扶,却被塞过来个热乎乎的布包。

打开一看,是俩染红的喜蛋。

纳斯塔霞站在外围,看着乡亲们涨红的脸。

异色瞳里映着晒谷场上的热闹:小媳妇们凑在一起比划着要扯什么花布,半大小子们学着收音机里的腔调“哇啦哇啦”怪叫,几个老汉蹲在磨盘边,把钢镚儿数了又数。

最逗的是张瘸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