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事也发展的顺利,突厥如今已经一分为二,可鲁打败了几个哥哥,可终究没能消灭所有敌人。
暂时停战,是否还能再合二为一不知道,反正近些年不可能了。
明明是亲兄弟,但是已经打成血仇了。
皇家的亲兄弟一向如此,除非一个很强其他都弱,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不打的很少。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避免内斗的。
突厥分了东西,这一来更是不敢轻易对大安骚扰。
虞铮在早朝的时候听着下面的官员们将这些事说了,她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内心想独孤钺走了这些年,局面变得更好了。
她也站住了脚。
庆历七年春,陛下大婚。
皇後正是刘雨薇,同时册封了贤妃姚氏,淑妃卫氏。
皇帝大婚在元和宫,热热闹闹走完了过场。
皇後的宫殿在距离清宁宫不远的殿中,本来叫芝兰殿,虞铮叫人改成了沉香殿。
皇帝大婚後,夫妻和睦,几个月内,基本上是独宠皇後的。
这可以理解,皇後年轻美貌,皇帝基本上是一见钟情,喜欢很正常。
眼下只有两个嫔妃,陛下暂时顾不上也是有的。
虞铮并不管这件事,陛下喜欢谁,要宠爱谁,是他自己的事。
两位嫔妃倒也还算淡定,都没什麽太大的反应。
毕竟也是一起在宫里读书这些年的人,还算稳得住。
她俩稳得住,皇後却有些稳不住。
皇後如此得宠,又身体健康,自然会有子嗣。
于是转年秋日,她就诞下了陛下的第一个孩子,大皇子。
到了这时候,朝中就有了一些声音,叫太後娘娘还政。
虞铮早有准备,这个节点,肯定会有这种声音的。
陛下自己倒是说自己身子弱,经不起,还是求母後看顾朝政。
但是这话外头人听着反倒像是他也很不满,只是没法子。
瑞王和清河王并不说话,该怎麽办事还怎麽办事。
至于其他官员,多数都是稳得住,不出声的。
说句直白的,混得好的哪里想换顶头上司
也只有在本朝不太如意的人,才急着想换人。
再就是想要谋求更大的利益。
王福再一次到了太後跟前回话:“陛下倒是信得过奴婢,不过这皇後娘娘每每与陛下相处,是不需要奴婢伺候的。”
他叹口气:“皇後娘娘年轻气盛。”
虞铮笑了:“看来陛下如今也有些动摇了是吧”
王福腰弯的更低:“娘娘,陛下也是您养大的,这不还是个孩子麽。”
这话说的意味深长。
是个孩子,所以不知轻重;是个孩子,所以怎麽能亲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