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四合院有何讲究 > 第7章 平日里(第1页)

第7章 平日里(第1页)

“也没啥事。”贾东旭无奈的道:“你也知道我妈那人的脾气,整天唠唠叨叨的,我听着烦,这不寻思着出去透透气儿吗。”

“嘿嘿!”刘清儒走上前,搂住他的肩膀嬉笑着道:“张婶儿又在唠叨个啥?你给哥学学呗!”

贾东旭她妈,名叫张翠花,院里人都管她叫贾张氏,这位可是这座四合院里的一大乐子人。

她本人不但长得又矮又胖,还仗着自家是个带娃的寡妇,又有对门易中海的帮衬。

在这院儿里是从来都不讲道理的,撒泼打滚指着别人鼻子骂娘,这都是基本操作。

动不动就抱着贾东旭他爹的灵位,堵在别人家门口施法招魂。

嚎起丧来嗓门大得不得了,整个院子里没人愿意招惹她。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位老贾到底是死没死,还真没人能知道个准信。

“还能是个啥。”贾东旭低垂着脑门嘟囔道:“不就是嫌我只吃闲饭,不交钱呗!”

听了这话,刘清儒在心里嘀咕道:“活该。”

平日里,他这位贾家老弟,总是有意无意的在他跟前说什么,他师傅对他有多好,他妈又是有多心疼他。

那种优越感,每次都让刘清儒想要揍他一顿的冲动。

说实话,小时候他俩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但等他们慢慢长大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也许是各有各的心思了,也许是看着刘清儒家的条件太好了,他心里的不平衡在作祟。

“这有啥?”刘清儒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哥我想听我妈唠叨两句,还听不到呐!你就知足吧。”

“婶儿唠叨你,跟我妈唠叨我能一样吗?”贾东旭翻着白眼道:“婶儿那会对你有多好,当谁不知道似得。”

“得嘞!”刘清儒不耐烦的摆摆手道:“你爱上哪儿上哪去,你哥我这还有事儿要办呢,没工夫陪你瞎聊。”

话音落下的时候,他人已经穿过了垂花门。

身后跟着的贾东旭,一直盯着他握在手里的布袋子,心里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出了四合院大门,刘清儒也没有走太远,他找了个背人的地方,就开始倒腾起粮食来。

空间里的粮食都是五斤重,他直接袋口对袋口倒个个就成。

倒完粮食他也没急着回去,而是沿着巷子,好好瞅了瞅各个胡同的不同之处,领略了一番南锣鼓巷的人情风貌。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它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全长米宽米。

南锣鼓巷是条互通的巷子,它的走向独具特色。

它东西两侧平行分布着诸多胡同,宛如棋盘般规整又充满灵动。

它的东侧,是一条条胡同,从南锣鼓巷主干道有序延伸向东。

帽儿胡同像是一位优雅的长者,不紧不慢地蜿蜒向东,它与南锣鼓巷在静谧中交汇,承载着历史的深厚韵味。

宽街儿胡同则带着几分活泼,以较为开阔的姿态向东延展,与周围的胡同交织出别样的街区脉络。

西侧的胡同也毫不逊色。

蓑衣胡同犹如一条隐匿的丝带,自南锣鼓巷悄然西行,曲曲折折间尽显古朴。

黑芝麻胡同似是充满故事的小径,沿着它西行,仿佛能听见岁月的低语。

这些互通的巷子走向丰富多样,有的笔直开阔,让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青砖灰瓦之上。

有的则婉转曲折,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它们相互连通,构成了一个庞大又精巧的胡同网络。

漫步其间,时而在南北走向,时而拐进东西走向,每一次转弯,仿佛是在一幅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画卷中穿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