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谢队今天破案了吗by余咚咚免费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近两天经常在方云身上闻到肉香……而宋池乐说人头被煮过。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

忘掉对方云的怀疑,单分析幕后凶手煮人头这一行为。凶手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将人头拿去煮了呢?

消灭证据还是丧心病狂的恐吓震慑?

如果是为消灭证据……那消灭的是什么证据?

头颅可以展现给他们什么?

或者简单来讲,尸体可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

——死者的身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等。

死者身份好确定。因为即使肉被煮熟了,但是由于DNA序列的稳定性,高温对它的破坏有限,而鉴定身份仅需一小段DNA即可。

死亡原因……如果颅骨能检查到什么击打痕迹,也只能证明那颗头被打过,能不能打死,还有待研究。

至于死亡时间……法医通常是通过人体死后的种种变化来判断死亡时间段。比如常见的通过尸温来判断,在环境温度为18到16摄氏度时,体型较瘦的尸体在十小时内每过一小时体温会下降1摄氏度。除了尸温,尸斑和尸僵两种现象也常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尸斑不仅可以告诉法医死亡时间,还能告诉她死者有没有移动过。除了身体大变化可以判断外,还可以从角膜混浊程度来推测,若死者角膜高度浑浊,瞳孔已不能透视,死亡时间常常在48小时以上。

而这次发现的人头呢……碎尸该有的痕迹,它都没有。

是以,如果人头是凶手特意处理成这样的,那他或许就打着消灭死亡时间的的主意。

循着这个思路想,凶手不说一定是个高智商的人,但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人头已经取走,谢奇致踩着板桥走到原人头悬挂处侧下方,举起手去探那一处枝桠。他身高一米八五,在晋北这座城市算比较高的。而他将手臂伸直去摸,只是能刚好触碰。

所以,悬挂人头的人要么和他高度相仿,要么爬树,要么借助外物。

方云多高来着?

他垂眸凝视地面,回想记忆中方云的身高,她应该有一米七左右。

一米七……想把一颗人头挂在这个地方仅是踮脚是不行的。那么,原地跳跃还是爬树?

等等……

他蹲下身,抬起戴着手套的手去触碰草地,感受到湿润的触感,随即又抬起另一只手碰其它地方,只感觉一丝丝露水。似乎只有这一小块地方水重。

“小谢!”

他应声回头,见是于畅,于是起身抬步向他靠近,询问道:“怎么,于队,有大发现?”

于畅点点头,隔着口罩,他声音并不清晰:“发现了辙痕……你刚刚站的那地方还有四枚浅浅的圆形坑印。”

人头下方有水,其侧前方有四枚圆形坑印,而且附近还有辙痕。

水这个东西暂时没法解释……但后面两个已经很清晰明了。想来是凶手抛尸时是拉着带有轮子的容器到树旁,然后拿出一小凳子,踩在上面将塑料袋高挂在枝桠上。

不对,谢奇致敛眉道:“没有脚印?”

于畅点点头:“没有。还有,辙痕在距离人头十米远的地方就消失了。”

后者好解释,想必是凶手将容器提起来了。前者……凶手采用什么手法才没留下脚印的呢?难道戴了鞋套?

有可能。这两日晋北没下雨,小树林的土地并不泥泞,若凶手戴着鞋套进入,没留下脚印也很正常。

晋北冬天并不干冷,而是湿冷,钻骨缝的冷。夜晚露水重,偶尔会结成霜。不过这两天室外物理温度没有低到结霜的程度。

谢奇致:“还有其它发现吗?”

于畅摇摇头:“暂时就这些。”

谢奇致:“没有打斗痕迹?”

于畅再一次摇头。

看来这个地方就只是抛尸处。

谢奇致脑里初步下了个结论,随后道:“搞得差不多了就收队吧。”

……

于畅等人是收队了,但常闻却没有。他留在原地,和赵局借来的警犬队一起对公园做地毯式搜索,看凶手除了头外,还有没有留下其它碎尸或证据。

不过他们工作刚进行没多久,碎尸没找到,倒是逮到几个违法性。交易。

常闻那边正忙着,谢奇致等人没有歇歇脚,一到派出所,新任务就立刻分到每个人手上。

现在种种线索表明方云或与案件有关,侦查的重点从查绑匪转变为了查分尸凶手,而这个凶手则初步锁定为方云、殷半夏两人,所以这两人要彻查。

同时呢,卢学名、王桂月等也不能放过。猜想始终是猜想,哪怕逻辑再通顺也并不是真相,所以侦查要考虑周全,再小的可能性也要查,不能盲目地相信自己的推理。不过根据现有线索,侦查有侧重点。

荣波和庄淑语原本就在查方云,是以彻查方云的任务就交给他们。而殷半夏,则由张宝宇和李宏远进行侦查。宋朝阳和周林易在殷半夏住处,谢奇致准备赶过去,请周林易跑一趟,把两人写的字交到市局进行鉴定,然后就由他和宋朝阳,对方云两人再进行询问。

再次来到滨江小区,谢奇致心情又大不一样。

上次来时,他揣着满肚子疑问,感觉绑架案疑点重重。这次再来,他仍有许多疑问没有答案,但总算感觉已经窥见真相一角,不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