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楼上影影绰绰出现几个黑影,探头看了两眼下面的人,立马就躲了回去。
苟柔拿手一指,没好气道:“瞧瞧,里面分明是有人的,咱们又不是来打家劫舍,至于一句话都不敢回嘛。”
她也随上官校尉们喊了几声,吃了满嘴风沙不说,嗓音都有些沙哑。
事出反常必有妖,元祯也觉得这座坞堡古怪,气氛肃杀,便道:“人家见咱们骑马带剑,许是害怕了。”
“嘁,胆子这么小。”苟柔让死士将车掉个头,回去投宿寺院,“庙里的山门薄的跟纸一样,我们多给些香油钱,保准一敲就开。”
元祯脖颈上挂着一尊白玉观音像,贴着肉挂在衣内。路上的日子,没有佛经与佛像,她常拿出来凝视摩挲,求得片刻心安。
这时元祯又取出玉观音,白玉温暖了指尖,焦躁的心却未能平息。她道:“这座坞堡的主人不肯开门,许是因为常遭流民强盗打劫。寺院距此处不远,恐怕也是一样的光景,我们趁着天色还没暗下来,尽快远离此处。”
上官校尉赞同:“来时路边的田埂垄得整整齐齐,前头一定有人烟聚集,咱们去那里借宿好了。”
他们又走了半个时辰,没有看到市镇,只见到零散的几座茅屋,元祯还想赶路,无奈天黑马匹容易踏空,只好停下寻找歇脚的地方。
透过几颗桑树,她看到一座大院的屋顶半瓦半草,门外又有栓马石,想必是个大户人家,就命上官校尉去敲门。
上官校尉耐心敲了半响,始终无人开门,她扒着门缝看里面,黑不隆冬连只油灯都没点,就干脆用宝剑削断门闸,将元祯的车迎了进去。
进院一瞧,水缸里还剩半缸水,马厩虽然没有马,但马草却是新铡的,满满的堆在马槽中。
死士们在灶下做饭,苟柔每间屋子转了一圈,回来道:“家具虽都在,粮食金银却都带走了,想来主人家刚走不久,奴婢摸着他们的床,半点灰尘也没积下。”
元祯喝了死士送来的温水,可算缓解赶路的困顿,身子好受些才叮嘱:“能让他们舍家弃业,不像是天灾,肯定是人祸。喂饱马早早歇息,明日天亮咱们就启程,夜里叫人警醒着。”
上官校尉也知此地凶险,自去安排人手。
果然到了半夜,元祯觉浅,听到急促的敲门声,睁眼看到苟柔领着上官校尉进来,两人脸色都不大好看,“大娘子,白日路过的坞堡燃起大火,咱们的死士偷偷潜去看,发现是流民们在攻堡。”
他们心中都生出侥幸,倘若白日真歇在寺院,不论流民是赢是输,恐怕都得被波及到。
昏睡中惊醒,脑门还有些胀痛,元祯长大双臂让苟柔给她更衣,隔着床帐,她问上官校尉:“流民有多少?”
上官校尉道:“约莫不到千人,手中拿着锄头镰刀,没有弓箭和马。”
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不清楚坞堡中兵力如何,若是有足够的弓箭,扫射几圈下来,流民就会四散逃走。
元祯简单束起头发,她心中有了数,让上官校尉聚集众人,带着马刀和软件,去助堡主人一臂之力。
苟柔吓了一大跳,忙劝道:“他们打他们的,关我们什么事?”
不如趁着后头乱糟糟,他们悄摸摸打着火把逃走,就是天黑路坎坷,也好比主动去乱军中凑热闹强。
“流民大多由北向南流窜,他们有胆量去攻打坞堡,其中应该是有流民帅领导,就算被打散,也能重新聚起。夜黑咱们走不快,万一被他们大群人追上,可就麻烦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火而生,用他们的马帮助坞堡冲散流民,再用流民的脑袋,做进入坞堡的投名状。
元祯道:“你们把我跟车壁绑在一起,这样就不用担心我被甩出来了。”
或许是出宫后身子一日好过一日的缘故,第一次出入刀光剑影,她不仅没害怕,反倒跃跃欲试。
苟柔打心眼不愿意元祯跟着冒险,但他们人少,又不能分兵两路,只能跨上马,叮嘱死士们:“若是苗头不好,先护着殿下走。”
死士们出生入死惯了,笑道:“流民们打了大半夜,早就没力气厮杀,见到咱们来,趁乱逃走还来不及,哪还有胆子反击呢。”
他们轻车熟路原路返回,果然见到尸横遍野,流民们在箭雨中苦苦支撑,不远处火山冲天而起,更引发了他们的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