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郑重地将诏书收好,沉声道:“放心!我心里都明白!一定会善待你和弟弟妹妹的。”
“允熥,希望你能信守承诺。”
……
就在这时,宫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燕军开始攻城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苏宁对吕太后说:“你……保重!”
吕太后深深看了苏宁一眼,转身离去。
在她转身的刹那,苏宁看到她眼中闪过的泪光。
这一夜,南京城火光冲天。
建文帝在混乱中不知所踪,只留下那份传位诏书,成为未来朝局最大的变数。
而在燕军大营中,朱棣听着战报,志得意满。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侄子已经在最后时刻,为他埋下了一颗足以颠覆一切的钉子。
“王爷,”姚广孝微笑道,“明日此时,您就是大明的皇帝了。”
朱棣傲然道:“这江山,本该就是我的。允炆那孩子,太过优柔寡断,不配为君。”
他们都不知道,在南京城的某个角落,一个手持传位诏书的亲王,正在为下一个时代布局。
靖难之役即将结束,但大明王朝的权力游戏却换了一个玩法。
……
建文四年(o年)六月十三,南京城外的燕军大营中灯火通明,朱棣正与麾下诸将开怀畅饮。
连日来的势如破竹让他志得意满,仿佛皇位已经触手可及。
“诸位,”朱棣举杯笑道,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明日此时,我等就能在紫禁城中畅饮了!建文小儿望风而逃,这天下合该归我所有!”
姚广孝捻须微笑:“王爷神武,此乃天命所归。只是……贫僧总觉得今日的南京城安静得有些反常。”
朱能大笑着拍案而起:“哈哈,大和尚多虑了!南京守军早已溃散,就连建文帝都已经失踪,还能有什么变故?”
就在推杯换盏之际,突然大地震动,营帐剧烈摇晃!
“怎么回事?地龙翻身?”朱棣手中的酒杯一晃,美酒洒了一身。
话音未落,探马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帐,面色惨白:“王爷!不好了!南京城内……突然出现数十万大军!旗帜蔽空,装备精良,城内的靖难大军已经完全溃散,此时正朝我们大营杀来!”
“胡说八道!”朱能勃然大怒,一把揪住探马衣领,“南京守军早已溃散,哪来的数十万大军?”
然而下一刻,震天的喊杀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一种从未听过的、密集如雨的爆响,仿佛千万雷霆同时炸裂。
朱棣快步冲出大帐,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
只见南京城内涌出黑压压的大军,他们身着统一没有甲胄的玄色军服,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这些士兵行动整齐划一,踏着震天的步伐,如同一个整体在移动。
更可怕的是,他们手中持着的造型奇特的火铳,射程极远,装填度奇快。
燕军弓箭手还未进入射程,就已经在密集的弹雨中成片倒下。
“这……这是哪来的军队?”朱棣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此时,南京城头,大明吴王苏宁负手而立,俯瞰战局。
夜风猎猎,吹动他明黄色的王袍。
赵灵儿站在他身侧,望着城外战场上一边倒的战况,满脸震撼:“王爷,这些军队……”
“洪武十五年就开始布局了。”苏宁淡淡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些‘移民’,都是我从各地秘密招募的心腹精锐。他们平日扮作工匠、商贩、普通百姓,在暗处苦练新式战法,就是为了等待今日。”
阿福的声音通过微型通讯器在苏宁耳中响起:“主人,四十万大军已全部投入战场。新式步枪的威力出预期,燕军正在溃败。特种部队已经切断敌军后路,请指示。”
苏宁目光一冷,声音斩钉截铁:“杀!一个不留!尝过反叛滋味的猎犬,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
战场上,燕军确实在节节败退。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术……
敌军在两百步外就能精准射击,而且火力连绵不绝,根本不给任何喘息之机。
更可怕的是,敌军阵中还有一种特制的连军弩,可以连续射十支弩箭,专门对付重甲骑兵。
燕军引以为傲的铁骑在这等火力面前,如同纸糊般不堪一击。
“稳住!给我稳住!”朱棣亲自督战,却无力回天。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精锐,在神秘大军的碾压下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