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平步青云的推荐 > 第121章 处理贿金(第1页)

第121章 处理贿金(第1页)

如此一来,蒋涛不仅会对郑琳心怀不满,在工作中处处刁难她,对自己也必然会心存芥蒂。

而对方是大权在握的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得罪这样的实权人物实非明智之举。

然而,若不将钱款退还,一旦被纪委查到,或者有人向纪委告发,就会被认定为收受贿赂,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触碰的红线。

要不,主动把这钱交给纪委。

在客厅来回走了两圈,他心中突然冒出这一想法。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猛地摇头。

在他看来,把钱交给纪委,这是官场大忌,同样不可取。

他深知官场规则的微妙,一旦将这笔钱上交纪委,纪委就要立案,就要对蒋涛展开调查,不出意外的话,蒋涛大概率是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名义送出这笔钱,以此来模糊资金的用途和目的

而且纪委调查时,蒋涛肯定也不会承认这笔钱是他送给自己的。

毕竟他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将这笔钱与蒋涛直接关联起来,他也确实拿不出铁证来证明这笔钱是蒋涛所送。

如此一来,这场调查最终极有可能以无法对蒋涛立案调查而告终。

更为关键的是,不管是纪委,还是市。委,都有着自身的考量,断然不会因为这样一件缺乏足够证据的事情,去大动干戈地调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

结果可想而知,蒋涛毫发无损,而自己却会因此彻底得罪蒋涛,成为他眼中的死敌。

不仅仅是蒋涛一个人,整个临江市官场的人都会将他视为不懂“规矩”、爱出风头的异类。

这样一来,日后无论是工作上的交流,还是晋升发展的机会,他都将面临重重阻碍,甚至会被彻底孤立,陷入官场孤舟。

这就如同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明确的、摆在明面上的行业规则,这些规则是行业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石,是不容触碰的底线。

然而,在规则之外,行业潜。规则也如影随形。

行业规矩关乎大是大非,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一旦违背,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但同样,行业潜。规则也不可小觑,它在暗处发挥着作用,破坏潜。规则的人,往往会成为整个行业的公敌,被众人排挤。

许青云深知,自己身处官场这个特殊的“行业”,必须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规则与潜。规则之间,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于是,他又想到把这笔钱捐给红十字会。

可念头刚起,他便想起了“郭美美事件”。

那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负面新闻,让他对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那些善款被挪用、滥用的报道历历在目,他实在无法保证这钱捐给红十字会后,能百分之百交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被捐助人手中。

经过一番权衡,他又打消了这一想法。

于是,他继续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苦苦思索,如何处理这笔钱。

突然,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当初在水利局办公室担任副主任时,与他一向交好的另一个局办公室副主任李芊墨曾曾经跟他提及的一件事。

李芊墨老家星澜县左山口乡有个叫乔家峪的小山村,整个村子都在大山里头,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与外界相连,出入非常不方便。

由于地处偏僻,出入不方便,村里自筹资金办了个小学,聘请村里几个初中毕业生做老师,负责教孩子读书识字学文化。

然而,就在今年暑期雨季,村里的小学校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大雨侵蚀,十二间教室全部坍塌,村里的孩子只好翻山越岭来到与他们村一山之隔的另外一个村子上学,但他们村与那个村之间相隔十好几公里的路,而且都是山路,山路崎岖,孩子们上学都是早起晚归,而且有三个孩子在上学的路上跌进了山谷,摔折了腿。

鉴于如此,村里决定重新筹措资金办学校,但由于村里人家都太穷,好不容易才筹措到了两万多元的建设款,根本不够重新建教室的,于是村长带着一伙村民来到了乡政府和县教育局,让乡政府和县教育局无想办法给他们解决一部分建校资金,乡里和县教育局的资金也都捉襟见肘,分别给他们批了二万元钱的维修款,这样一来,他们的建校资金依然有一个很大的缺口,于是,他们想到了在市里工作的李芊墨,就跑到市水利局找李芊墨来化缘。

李芊墨因为不分管资金,也是爱莫能助,但家乡人找到她,她又不能直接拒绝,便答应村长,给他们想想办法。

事后,她四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帮乡亲们从市财政局争取到了十万元资金。

可即便如此,修复教室的预算仍有五万元的缺口。

想到这里,他心道,何不把这笔钱捐给乔家峪村呢?

这笔钱捐给乔家峪村后,一是能够减轻李芊墨一直以来的愧疚之情,让她不再为无法彻底解决家乡的问题而自责,二是实实在在地为乔家峪村做一件大实事,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早日重返校园,三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这样做既妥善处理了这笔烫手的钱,又避免了因处理不当而犯错,正所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他拿出手机,准备给李芊墨打电话。

但现在都已经十一点多,估计李芊墨应该已经睡了,这时候打电话过去,会打扰她休息不说,很可能还会引起她丈夫的误会,于是,他立马收起了电话,准备明天抽时间再联系李芊墨。

收起电话后,他走到沙发旁,看着仍一脸纠结的郑琳,耐心解释道:“郑琳,我已经想好办法了,我们把这笔钱捐给一个贫困山村的小学,他们的教室在大雨中全部坍塌了,孩子们现在上学非常困难,我们的这笔钱可以用来修缮倒塌的教室,让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解决了钱的问题,又能帮助那些孩子,多好啊。”

郑琳虽然心里有万般不舍,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只好无奈地点点头:“行吧,既然你都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不过,往后咱们可得更加努力工作,争取早点换个大房子。”

许青云点了点头,安慰她说:“放心吧,只要我们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