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免费阅读平步青云 > 第130章 仕途博弈(第1页)

第130章 仕途博弈(第1页)

苏正乾再次抬头看了许青云一眼,说:“知道错在哪里吗?”

苏正乾的声音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尾音轻轻扬起,却似有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许青云身子微微前倾,脊背挺得笔直,西装领口的褶皱都透着谨慎,他咽了咽口水,喉结滚动,毕恭毕敬地说道:“知道,老板,在您面前,我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该该自作聪明,随意揣摩您的意图。”

苏正乾微微点头,指节敲了敲桌上的《临江发展年鉴》,语重心长地说道:“没错,作为我的助手,在我面前就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被雪覆盖的樟树,继续说道:“此外,你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工作,尽可能挖掘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信息,充当起我在临江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阳光透过雪层洒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让那抹严肃多了几分柔和。

听苏正乾如此说,许青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的是,老板并没有怎么生自己的气,反而由此给了自己更大的权力,忐忑的是,这“千里眼顺风耳”的担子不轻。

他忙不迭应下,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老板您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做好的。”

苏正乾再次点了点头,说:“那就好,现在,你跟我说说,刘建勋同志到底有没有问题?”

这次,许青云没再犹豫,直接说道:“没问题。”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他有问题的话,别人问题只会更大。”

他这话就赤。裸裸的表现出对刘建勋的赞同。

苏正乾听了却也没怪罪,随之点头道:“那就好。现在当官的,没有一丁点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大方向上没有问题,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还是好的领导干部。而且前几天,我和锦川部长谈起水利局局长人选的时候,锦川部长也跟我说,之前市。委组织部到市水利局考察后备干部人选的时候,赵宏伟同志向市里推荐的后备干部人选是刘建勋同志,既然连前任局长都看好刘建勋同志,说明刘建勋同志的确没什么问题。”

苏正乾这话等于定下了调子,由刘建勋来取代王振涛担任水利局的局长。

许青云打心里替刘建勋感到高兴。

不过,他非常清楚,苏正乾这么做,等于动了马宝强的奶酪,依马宝强多年行事风格和霸道,他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在常委会联合自己阵营中的常委一起否决苏正乾的提议。

据他所知,临江市十三名常委中,王振涛至少能拿到五个席位。

这些天,苏正乾虽然先后接见了市。委组织部部长吴锦川和市纪委书记赵启翰,而且和两人谈的也很算投机,但两人最终会不会站在苏正乾这边,全力支持苏正乾,还是未知数。

就算两人在常委会上全力支持苏正乾,苏正乾手中也才三票,根本无法同马宝强抗衡。

因此,他语带担忧地提醒苏正乾说:“老板,王副局长可是马市长的人,而且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常委和马市长都走的很近。”

苏正乾气定神闲地说道:“这个我知道,你不用担心。”

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成竹在胸的笃定。

见苏正乾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许青云预感,老板的手中应该有后招,便不再说话。

苏正乾却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有人不按套路出牌,私下里搞小动作,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所以,你抽时间提醒一下刘建勋同志,让他最近一段时间一定要小心加小心,别被人家抓住什么小辫子。”

听苏正乾如此说,许青云暗暗佩服他心细如麻。

是的,如果有人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从刘建勋身上寻找突破口,继而借机向苏正乾发难,就会打苏正乾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他立马答应道:“好的,老板,回头,我找时间和刘局长好好谈一谈。”

回到自己办公室后,许青云立即掏出手机,拨通了刘建勋的手机。

此时,刘建勋办公室内。

刘建勋背靠真皮座椅,指尖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志在意满的笑意。

三天前的那场饭局,如同命运的神奇转折,改变了他的轨迹。

那天,一位在京都工作的大学同学因出差南下,途径临江,作为本地人的刘建勋,自然承担起了东道主的职责,邀请老同学一起共进晚餐。

席间,老同学无意间说起,自己妻子的亲侄子武镇,如今正在中央首长办公室任职,还是国家一号首长的生活秘书。

者无心,听者有意,得知国家一号首长生活秘书武镇是自己大学同学妻子的侄子后,刘建勋脑子便活络起来。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利用好了,自己就会绝处逢生,重新拿下水利局局长的宝座。

于是,他便把目前临江市水利局局长位置空缺,自己想竞争水利局局长,但苦于市里没有人支持,自己上边又没有什么关系的境况告诉他的那位大学同学,并央求他的那位大学同学和武镇说一声,让武镇出面,找东山省的主要领导向苏正乾推荐自己做水利局局长。

上大学之时,刘建勋与他的那位大学同窗关系甚笃,且他那位同学来自国家西部偏远地区的一个穷困山村,家境清寒,生活困窘,而刘建勋的父母全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家境相对优渥。基于同窗情谊,刘建勋时常在生活上接济这位老同学,两人的情谊也因此愈发深厚。

他的那位大学同学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人,对于当年刘建勋对他的恩情,他一直铭记在心,感恩戴德。

当刘建勋向他求助时,他没有丝毫迟疑和推脱,立马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一时间与武镇取得联系,将刘建勋的事情转达给他。

武镇在得知情况后,同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建勋的大学同学,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刘建勋。

就在今天早晨,他接到他大学同学的电话,他大学同学在电话中告诉他,武镇已经联系上东山省省。委书记赵长征,赵长征也已经让自己的秘书亲自出面向苏正乾推荐了他。

在刘建勋看来,有武镇和省。委书记赵长征两位大佬出面,自己做水利局局长就是板上钉钉铁定的事。

为此,挂断大学同学电话后,他心情愈加舒畅,嘴中也情不自禁哼起来曲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