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章
隔天一早,李卫民匆匆地吃过早饭,骑上三轮摩托前往公社大院,向罗青山和徐海涛汇报本次的学习情况。
“你小子,不管到哪总要惹出点动静。”
罗青山将其他人打发出办公室,单独将李卫民留下。
不动声色地说起印刷二厂的粮票失窃案。
老方是罗青山的老部下,李卫民助他渡过难关的事情,罗青山多天前就收到了消息。
之所以没有联系李卫民,主要担心节外生枝。
神神鬼鬼之类的事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会被揪出来做文章。
“当时情况紧急,我也只能是病急乱投医,好在结果是好的,最终找到了失窃的粮票。”
李卫民谦虚道。
“结果是好的,这关真是够悬的。。。。。。”
罗青山点上一炷香烟。
一百万斤粮票不翼而飞,落在谁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如果不是李卫民恰逢其会地出现在印刷厂。
这一关,老方无论如何也过不去。
老部下在处理方法上有失妥当,罗青山已经狠狠批评过他了。
说完这件事,罗青山话锋一转。
“卫民,你下午还去一趟县里,听候县里的工作安排。”
“主任,我只是去省城参加半个月的***,有必要搞得这么隆重吗?”
李卫民说道。
“有时候你小子聪明的,就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有时又是一副榆木脑壳。”
罗青山苦笑道:“你现在不光是公社副主任,更是受到各部门关注的青年栋梁,关于你的相关报道登上了京城日报的头版头条,你这次的学习,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协作有关部门消灭了反动分子李良斌。”
“这么多荣耀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从县里到专区,无数部门争着抢着找你去做报告。”
“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卫民恍然大悟。
立功受奖,进行巡回报告,属于年代特有的表彰方式。
一个人受到各方关注,获得了极高的荣誉,首先迎来的就是大量邀请信。
邀请你去本部门做报告,说一些心得体会。
邀请的部门越多,代表着个人影响力越大。
纵然进行巡回报告没有特别大的利益,但又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
“知道你小子不喜欢这些繁琐的安排,但是形势如此,你就算不想去,也要给我耐心将邀请部门全部走一遍。”
罗青山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大量邀请信。
李卫民粗略看了一眼。
好家伙,几十封邀请信。
凡是能数得着的大部门,通通发来邀请信。
罗青山将邀请信推到李卫民面前,说道:“留在公社吃顿中午饭,饭后带着邀请信去县里汇报,听从县里的具体安排,将上面的部门全走一遍,至于先后主次,张县首会和你一起研究的。”
昨天刚回来,今天又要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李卫民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多亏李卫民年轻力壮,怎么折腾都折腾不垮。
换成一些上了年纪的干部,一圈走下来,非得累瘫不可。
可以不理解,但绝对不能有任何抗拒的念头。
穿靴戴帽面面俱到,大批有头有脸的部门发出邀请,可以晚去,或者最后去该部门,但是不能不去。
没办法,李卫也只能随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