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和宿敌一起重生后被宠上天 > 125 第125章(第1页)

125 第125章(第1页)

125第125章

◎原谅◎

绵延不绝的灯海,将整条御街映得恍如星河倾泻。

何年独自伫立在长街中央,目送郭静姝的身影,渐渐消融在流光溢彩的人潮里。

她拢了拢身上的狐裘,转身朝着大昭寺的方向徐步而行。

除夕夜的大昭寺,笼罩在庄严肃穆的静谧之中。

正殿内,几盏长明灯在碧霞元君座前静静燃烧,将金身映照得忽明忽暗。香炉中的青烟袅袅盘旋,在经幡间缓缓消散。

而侧殿的往生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千百盏七星烛使得殿内恍如白昼,烛火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曳,将满堂人影拉得忽长忽短。

一排排灵位前,跪满了前来祭奠的家属。

他们有的白发苍苍,有的尚是孩童,此刻都虔诚地跪在那些刻满名字的石碑前。

檀香的氤氲中,一位老妇人颤抖着手,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饺子,央求道,“儿啊,娘包了你最爱吃的饺子。。。。。。你吃一口罢。。。。。。”

她粗糙的手指抚过石碑上的小字,浑浊的泪水滴落在供桌上。

一旁约莫十多岁的女童,努力将一串糖葫芦放在父亲灵位前。

“爹爹,这是你答应给我买的,现在。。。。。。现在我分给你。。。。。。”

何年擡手轻拢鬓边碎发,不动声色抹去眼角溢出的泪水。

眼前场景其实并不悲伤,甚至可以说得上温馨。

这些家属仿佛早已将泪水流尽,此刻只是带着金黄的炸年糕丶油亮的烧肉和甜品。。。。。。来和死去多年的亲人一同过年而已。

灯火将灵位上的名字映得熠熠生辉,烛影摇曳间,生者与满桌珍馐的影子投在朱墙上,与袅袅香烟交织成迷离幻影。

恍惚间,阴阳两界的界限就此模糊,生死相隔的至亲在这香火氤氲中得以重聚。

何年从疏影手中接过备好的食盒,准备供奉在李老将军的灵位前。

可当她走近时,却发现灵前已摆着几样点心,显然已有人先她一步前来祭奠。

而让何年感到诧异的是,这些黄澄澄的酥皮胡饼,撒着芝麻的奶糕,分明是边关风味,与京中精致的点心大为不同。

何年怔了怔,虽觉诧异,却也未及深思,只默默添上自己带来的几样菜肴。

祭拜完毕,她起身在寺内漫步。月光穿过古柏交错的枝桠,在地上织就斑驳的银网。远处更鼓声声,与梵钟的馀韵在夜色中回荡。

行至後院竹障处,何年忍不住停下脚步。

十几面竹障立在廊下,密密麻麻写满诗文。她凭着梦中记忆,很快寻到了李信业十三岁离京前的题诗。那略显稚嫩却已见风骨的字迹,时隔经年依然清晰可辨。

她没有告诉李信业,前世玉京城陷落前,她曾来过大昭寺。

那时她以为是自己害死了他,满心悔恨无处诉说。

圆明天师带她来到竹障前,指着一处绝命诗说:他十三岁去北境时,已将性命托付给了无常。

只是,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不是殁于凶险的战场,而是死于帝王的猜忌。

前世,沈初照曾咬破手指,在李信业的题诗旁,写下一手‘血题竹障,以代招魂’的《和将军绝笔》诗,而後随着最後一波逃难的人群,离开了玉京城。

何年凭借梦中记忆,将当时所和之诗如实写下。

“青锋蚀雪埋荒冢,铁甲凝霜泣夜台。若许来生酬故剑,不辞烽火照骸来。”

最後一笔刚落,忽觉身後有异。她正疑惑疏影去了何处,擡眼却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自月下走来。

那人戴着狰狞的狼头面具,玄色大氅在朔风中翻卷如墨,腰间佩剑与蹀躞带相击,发出细碎的金属声响。

不等他走近,何年的心已狂跳起来。那熟悉的步伐,挺拔的轮廓。。。。。。分明是李信业!

可理智又告诉她不可能,此时他应当远在北境备战才对。

男人一步步逼近,一股熟悉的雪山松木气息愈发浓烈,何年心跳如擂鼓,只觉头皮都是麻的。

等到他终于在她面前站定後,何年扶着竹障,勉强稳住身体,试探着问,“李信业?”

她声音颤得几乎打着旋,说完急忙环顾四周,生怕被人瞧见。

狼首面具下,传来沙哑的回应,“秋娘。。。。。。”

不等何年反应过来,她腰间一紧,整个人已被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卷入怀中。她猝不及防撞上一堵铁壁般的胸膛。

“你疯了?”何年浑身发抖,声音都变了调,“这个时候回来,你不要命了?”

话音未落,便被更用力的拥抱截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