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我也能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这么多战俘集中在一起,万一、万一……”
“诸位,万岛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一手一脚建设起来的,我不会让这个万一生的,如果真的出了纰漏,那我就以项上人头赔罪。”
“……”
这下子好,杨锋直接就杀死了异议……
一场并不愉快的会议结束了,所有人都离开了会议室,只剩下杨锋在那猛揉自己的太阳穴。
苗苗的问题算是暂时给压下去了,但是看唐大他们的神态,显然是并不服气。
这个事情太难办了,因为他们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观点、角度不同,偏偏又谁都说服不了谁。
暂时来说杨锋的影响力足够,不会出什么纰漏,只希望三年五载之后,万岛的建设成就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万岛那边,oo万战俘的确是太多了,杨锋唯一欣慰的就是川地的移民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抵达,而且随着万岛宣传片、影响力的扩大,其他省份的移民也在不停的增加。
特别是沿海,他们自古就有下南洋的传统,现在一批一批的过来,也就成功抵消了战俘太多的这个隐患,至少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隐患。
于是杨锋就直接拿出了详细的安置计划。
亲日分子、有家庭的日桥,这些全部送到新岛,这么做既是一种稳定的措施,也是充分利用女人、孩子,帮忙开辟新的城镇与乡村。
孤身战俘则分为三个大部分,比较温顺的送去苏岛希望城,主要完成支线铁路、港口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不太服气的那部分,就送到哇岛的椰城等地去,加快哇岛环岛铁路的建设,这样即便是有什么意外,本地人和日军战俘,他们谁杀谁杨锋都不会太过伤心。
最后就是威胁性、反抗性最高的那一群了,他们必须由重兵看守,也是管理成本最高的,那么杨锋就安排他们去各个岛屿上苦役。
这样既让战俘之间无法联络,又在必要时可以将他们全部抹除,一丝一毫的消息都不会泄露出去,完全不会影响万岛社会党的风评。
说干就干,杨锋中途甚至赶回万岛一趟,终于是把战俘的事情给弄得稳妥了,这才有精力转向其他的方面。
关于该区域工厂的拆卸和搬运,有香肉在是简单多了,民间几乎没有什么消息。
鉴于城市中没有生计的居民太多,杨锋就一边主导万岛的粮食过来支援、一边开始把人往村庄疏导,给予他们开荒的必要支持。
另外那些日产,杨锋也是毫不犹豫的开始转卖,随即就遭到了山城国府的强烈抗议。
甭看打仗的本事不行,但捞钱却当仁不让。
国府路的政务院甚至正式向万岛外交部出文件,要求万岛把手上的日产全部无偿的转交给中华民国。
对此杨锋就让何贵樵回敬了一份文件,在文件中详细列出了七色师在该区域作战的各种消耗和损失。
人员、车辆、弹药、粮食、药品……
别说山城国府没有了,即便是有,他们也绝对不会支付,这么一来他们索要日产的理据就更站不住脚了,只能是讪讪的撤回了无理要求。
关键是经过这件事,就连万岛和中华民国之间的谈判扯皮就顺畅了许多。
地盘是肯定要还的,先明确了这个大前提,何贵樵就要求山城把杨锋手中的o吨黄金的日产给买走。
可山城不想也没有这个钱,那么何贵樵就要求岛上用木材和矿产来支付。
万岛愿意做出的最大让步就是不算利息,还有就是允许国府的部队即刻登上该区域,宣布那里重新回到了中华大家庭的怀抱。
这一系列的条件,总体来说山城国府并不算吃亏,于是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下来,不等协议签署就迫不及待的用报纸、广播往外宣传。
当四万万同胞知晓,离别祖国数十年的游子回来了,顿时就让国府的声望大涨,甚至于还促进了沪上未完的战斗。
据说国军弟兄是一边呐喊、一边朝日军控制的街区猛冲,哪怕是遭到日军的扫射也寸步不退,强大的士气与殊死一战的决心是震慑敌心。
只是这个时候,杨锋却不得不出了,乘坐舰船赶到琉球,在这里参加了老滑头召开的盟军作战会议。
先是一段没什么营养的寒暄。
杨锋一直在被所有人注视,毕竟在这种场合下,他还坚持戴着绿色骷髅头套,实在是叫人想忽视都忽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