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唐女巡按百度百科 > 第 38 章(第1页)

第 38 章(第1页)

第38章

长安城灯火通明,站在云头仿佛能听到百姓的欢笑呼喊声。长蘅和白琼在僻静处下了云头,走入人群。

街巷张灯结彩,帷帐飞舞,丝竹悠扬,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行人熙熙攘攘。

白琼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景象,更让她新奇的是那行人之中竟然有不少异域之人,甚至还遇见几个昆仑奴。

白琼看得目不暇接,手里都是新买的小玩意,有泥人丶风车丶香囊……整个人都快拿不下,幸好借着大袖衫的掩饰,装入了储物袋中,最後手上只提了个莲花灯笼。

她转头对长蘅笑说:“你以前见过如此繁华的场景吗?”

长蘅想了半日,道:“凡间无可比拟,或许只有王母娘娘的宴会方可媲美。”

瑶池宴会也是张灯结彩,仙家云集,佳肴美馔,琼浆玉液,热闹繁华,应有尽有。

谁知这话被旁边一人听了,笑说:“这位兄台当真去过王母的宴会?“

长蘅闻言望去,只见那人容貌清俊,身形瘦削,眉目温润,胳膊挽着一位红妆绝艳的女子。

那女子容貌亦是非凡,方额广颐,龙瞳凤目,面如满月,色若春华,身姿妩媚。

两人都隐约有几分面熟,仔细一想,原来是故人之子和故人。长蘅笑了一声,点头承认道:“是。”

那男子正是当今天子李治和他的爱妃武昭仪。李治年少登基,大权握在舅舅长孙无忌手中,颇受压制。

随着李治年纪渐长,君臣舅甥的矛盾愈加激烈,他心中不畅快,因而元宵宫宴还未结束,便和爱妃武昭仪出宫散心。

武昭仪原是先帝才人,李治为父侍疾时,一来二去与她有了私情。先帝去世,还是武才人的武媚娘出家为尼,先帝周年忌日,李治前来进香,二人旧情重燃,借助宫闱矛盾武昭仪重新进了宫。

如今武昭仪诞下一子,地位渐稳,不再忧惧不安,再加上得皇帝宠爱,容貌更是焕然一新,比天上仙子更觉妩媚风情。

李治见这人气度非凡,风姿超逸,又听他承认去过王母的宴会,面上信以为真,心里想找个乐子排解烦闷,便道:“兄台当真去过?莫不是诓人的。”

武昭仪一直留意皇帝的神色,见状笑道:“这位郎君,奴家见识短浅,你能说说王母宴会,让奴家也开开眼睛,长几分见识。”

说着,就近选了一家酒肆,便请二人进去详谈,她笑道:“我夫家先祖据说也是神仙,血脉流传至今,不知夫君与我有几分仙缘。”

长蘅和白琼对视一眼,会意一笑,觉得与二人有缘,便随他们进了酒肆,後面紧跟着一群侍卫。

武昭仪看见後,笑道:“家中不放心,让两位见笑了。”

掌柜见是贵客,忙迎上来,又请几人去二楼的上座。四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周遭用屏风和腊梅盆景与旁人隔开,倒也僻静清幽。

四人坐下,武昭仪看了一眼李治,就迫不及待问道:“那王母娘娘的宴会当真如此热闹?宴会上都有什麽?参加宴会的都是什麽人?”

武昭仪连珠炮似的问了一串,白琼听了笑起来,回道:“王母的宴会确实是天庭难得的盛会,宴会上玉液琼浆,香醪佳酿丶佳肴珍馐,应有尽有。”

李治突然好奇问:“凡间都说美味不过龙肝凤髓,王母宴会难道没有这个?”

长蘅瞧了一眼李治,突然笑了,摇头道:“没有。”天子自称真龙,这小子还真敢说。

李治道:“这个都没有,算什麽盛宴,莫不是你们骗我?”

白琼笑着解释说:“王母宴会邀请的诸客中亦有凤女龙子,若真有龙肝凤髓岂不是打了他们的脸?

没这个也好,若真有这个,以後那些妖怪仙家说人肉好吃,难道还真要煮人肉不成?”

李治听了,身上一寒,往武昭仪身上靠了靠。武昭仪转头朝他笑一下,安慰似的拍拍他的手,然後朝白琼笑说:“这位妹妹说的有理。妹妹哪里人士?

我是并州人士,娘家姓杨,这是我的夫君,排行第九,家里人都唤他九郎。”

白琼不知两人身份,但对这位落落大方的杨夫人有好感,遂道:“杨姐姐好,我是蜀中人士,姓白,这位是……我的夫君,排行……第五。”东西南北中,中排第五。

长蘅纠正道:“第三。”

李治诧异地看过来,打量两人。白琼轻咳一声,说:“他们是三胞胎,出生时比较乱,又长得一样,你们懂的……”

李治特别懂这个,他就是因为排行靠後,一直不被两兄长放在眼中。最後即便当了太子,别人只当是他捡了漏,一些年高德勋的老臣常在朝廷倚老卖老,令人烦不胜烦。

若他是老大,又怎麽会有这些麻烦?

长蘅没有再说排行的事情,接着白琼编道:“我姓风,幸会。”

“幸会。”李治颔首道,心里思索,京师并南北无姓风的世家,再擡头瞧了眼风清骨秀的青年,一看就是满腹才学的模样,不由得起了招揽之心。

他道:“朝廷求贤若渴,我瞧兄台气度不凡,何不去朝堂一展身手,也算不辜负了往日所学。”以後这事若是传出去,史书上定会记载他慧眼识人的美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