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上京指的是何处 > 10不平(第2页)

10不平(第2页)

回了马车,崔玉窈闭目坐着,久久不语。

她感到怒气在心头萦绕盘亘,迟迟不散。胸腔里的怒火几欲冲破胸膛。

“人命便这般不值钱吗?那些为恶之人不需要付出代价吗?”崔玉窈在心中反问。

“小姐,你没事吧?给你快擦擦手。”绛雪看崔玉窈一手血迹,却半晌不动。将自己的手帕递过去,担忧道。

崔玉窈深深呼出两口气,将内心翻滚沸腾的情绪压下,接过手帕,慢腾腾地擦拭干净每一根手指。

“张护院。”崔玉窈喊道。

“小姐有什么吩咐?”张护院在外面道。

“今日之事不必告诉家里,不要让父母担忧。”崔玉窈道。

“小姐放心吧,我们一个字都不会乱说的。”张护院连声应是。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禀报了也不会落一个好,说不准还要受罚,自然不会有人去多嘴。

--

一转眼已经过去好些天。

这些日子崔玉窈都被拘着在家学规矩。

来教规矩的是一位姓黄的教养嬷嬷,听说早年是从宫中放出来的,又能识文断字,还是陈夫人厚着脸皮从以前交好的世家里借来的呢。

估计是陈夫人说了什么,开始几天黄嬷嬷很是严厉,总得从早到晚整整折腾一天。

不过这几天下来,黄嬷嬷心里实在称奇。明明听说是养在乡下,没见识的野丫头。学起礼仪的时候,却别有一番气度。

行走坐卧,举止言谈像是世家贵胄出来的样子,一举一动有种刻在骨子里的端庄。

叫她想挑些错处却也挑不出什么。

日头西斜,绛雪站在门边,看黄嬷嬷还在让小姐一遍遍地重复端茶的动作,不着痕迹地狠狠剜了一眼。

“今日就到这里吧,小姐天资聪颖,奴婢也实在没什么可教导的。”

黄嬷嬷皮笑肉不笑:“今日小姐还得把刚学过的《女训》夫妇第二、敬慎第三两则抄过,明日奴婢再检查。”

“知道了,嬷嬷辛苦。”崔玉窈面不改色,好像完全没有察觉黄嬷嬷的为难,“春桃,好生将嬷嬷送出去。”

“是。”春桃引着黄嬷嬷去了。

--

另一边,府里正厅,陈夫人正在会客。

“哪阵风把您吹来了。”陈夫人说着将茶盏递给对面的妇人。

“嗐,我这不是听见你要给家里女儿说亲,才来多嘴问一句。”妇人接过来呷了一口道。

“怎么,您这边可是有什么好亲家?”陈夫人眯了眯眼。

“好不好可不敢说,还得先问一句,您想说个什么人家?是要模样好还是家世好?”妇人问。

“老姐姐,不瞒您说,我这丫头虽说不上多么金尊玉贵,可从小也没让她吃一点儿苦。我想着自然要家世好一些,才不委屈了她。”陈夫人说道。

“这倒是正好有一家。”妇人道。

陈夫人眼神催促。

妇人这才接着道:“窦太仆家三老爷的独子,去年丧妻,一直没说上合适的。”

“窦太仆家啊……我似乎隐隐约约听过些什么传言。”陈夫人转了转眼珠,假装迟疑。

“都说传言无稽,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会信了这些呢?不过是以前娶的两位不走运,嫁进这么好的人家偏没那个福气,染了风寒病故了。”妇人道。

又接着游说:“若不是因着那些流言,以窦家的家世也不会这么久说不上续弦。

而且我听说,如今便是家世不好的女孩子,只要性情贤淑模样好,她家也不挑了。”

“这样啊,那我得同老爷商量一下。”陈夫人纵然心中乐开了花,也不愿意表现地太上赶着。

窦老太爷的太仆寺卿可是正三品实职,若是能攀上这样的亲家,那真是再没有更好的了。

“五月十八是窦家老太夫人的生辰,到时候大家都去拜寿,你趁机带着姑娘去相看相看。

若是能同窦三老爷夫人搭上话就再好不过了。”妇人出主意道。

“过了这个村儿可没这个店儿了。先去看看,总不是坏事。”妇人催促。

“还是你明白,是这个理,我刚才糊涂了。”陈夫人笑着道:“天色也晚了,不如留下用了晚饭再走。”

“不了不了,家里事情也不少,我也是好心,抽空和你说一嘴。”妇人道。

陈夫人这才寒暄着千恩万谢送走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