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卿卿想起她有个师父一般亲传的先生,又问道:“要不要给先生带些东西,可有什么喜欢吃的?”
小书生将书整理好,放到箱子里,想了一下,才回道:“下酒菜?”
“啊?”陆卿卿不由疑惑,这是个什么先生?喜欢下酒菜,该不会还喜欢酒吧。
“行,我知道了。”虽然觉得这位亲传先生不靠谱,却也知道了该送什么。
陆二爷伸着脖子,看着小侄女为书生忙忙碌碌,再看看自己跟前,只有一片枯黄的树叶飘过。
内个,要不好歹送一下呢?
陆二壮站在旁边,白了他爹一眼。
陆卿卿跟着二婶长大,对二婶可比对二叔好多了。
她看陆二爷推诿着,连顺路去给二婶送银子都含糊着不肯,估计心里正计较着呢。
这般只顾着小书生,半点不理他这叔叔,指不定就是故意的。
只是为什么姐姐也不理他?
陆二壮心里还是有点儿失落,果然都怪那个脆皮书生。
姐姐还警告她,不许招惹那个弱书生,他想着更气了。
瞧着这边准备得差不多了,陆二壮出声喊道:“姐姐,我们准备走了。”
“哦,路上小心。”陆卿卿这才出来说了一句。
“就这?”陆二爷心里有点凉,上趟出门不是这样的,还把厨房里的吃的全带给他了。
陆二壮白了他爹一眼,心想着,不然呢,你还想怎么样?我都被你牵连了。
这时明月从厨房里出来,提了一个大包袱给他。
“二爷,姑娘让我做的干粮,你们路上吃。”
小明月的眼里满是希冀,这是姑娘又信任她了啊,特意让她做吃的。
陆二爷却是一脸的菜色,有些不想接那个包袱,明月的厨艺是比小喜子好点,可她做的干粮,也真的只是很“干”的粮食了。
陆二壮替他接了过来,心想着,有得吃就不错了。
他们一行车马很快就走了,没一会儿,小书生也上了马车,领着宝珠回了书院。
陆家的院子一下静了下来,大家顿时有些不习惯。
这日吃饭时,陆大娘子忍不住问道:“卿卿,青禾可有说她什么时候回啊。我想再给她买些料子做几双鞋。”
“娘,鞋子他们书院也发的,要不您给我做几双呗。”
“你不是有新的吗?”
“我给宝珠她们了。”
“哦,好,我再多做些。”陆大娘子对下人向来大方,女儿的决定她也不会说什么。
陆卿卿看她突然这般勤奋,劝道:“娘,你还是歇歇吧,别把眼睛熬坏了。”
“唉,我哪歇得住,还不如忙点,最近总有些夫人婶子的跑来咱家打听,攀交情。哼,前几月时,我从她们门前过,都要把门赶紧关上的,我看着她们那假惺惺的样儿就烦。”陆大娘子心中烦躁,她并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只求一家平安。
这等结交的机会,她只觉厌烦。
陆卿卿听着,不由也皱起了眉头。
自从她回到镇上,也有些原来的小姐妹纷纷来找她,又做出一副好闺蜜的模样。
似乎不管什么年纪的人都一样趋利避害,他们家被陈家打压时,这些人躲得可远了,只有小书生像个呆头鹅一样闯进来,非要入赘。
想到小书呆,她想着那人已经回去几日了,也没说要回来。
一家人才吃过早饭,又有小姐妹来找陆卿卿一起玩。
“我昨个儿得了一个好看的绣样……”小姐妹试图说些什么拉近两人的距离。
这姑娘就住他们隔壁,*姓庄,小名柳儿。小时候也是心心念着想和陆卿卿交朋友,可回回都是失望地哭着回去。
陆卿卿正拿着一本医书在看,两人间的话题和小时候一样尴尬,她从小习武,女红这些并不善长。别家姑娘平时谈论那些绣花、戏子之类的,她也不感兴趣,也怪不得她没有贴心的小姐妹。
庄姑娘很努力地想和陆卿卿拉近关系,可这次依旧一样,忍不住就想哭出来。
她努力了一番,把眼泪憋了回去,又拿出一枚银钗说道:“我家前阵子出了一批梅花钗,姑娘们都说好看,你可喜欢,我送你。”
“谢谢,我不太喜……”陆卿卿正要拒绝就见庄姑娘红着眼睛真要哭给她看了,她只得改了口问道,“你有云朵模样的绣样吗?”
庄姑娘听她主动问话,眼泪立即收了回去,“你要什么样云朵模样的?不会是祥云图吧,那种我们一般人家不兴绣的,都是官服上用的,普通人家穿着会招人笑话呢。”
陆卿卿想到元青禾袍角上滚边的绣着的祥云纹样,不由疑惑问道:“那些书生不也穿吗?”
“啊?那我就不知道了。”庄家开着首饰店,懂得也不太多,她很努力地搜刮着脑袋说道,“可能厉害些的也能穿吧。”
“哦。”陆卿卿淡淡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话题顿时又冷了下来,庄姑娘少不了又哭唧唧地回去。
陆卿卿看着有些无语,怎么好像我欺负了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