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麻雀 同人文 > 第15章 人情回报(第1页)

第15章 人情回报(第1页)

第15章人情回报

◎军统袭击的是中储行,打的是谁的脸?◎

陈深看过来的眼神并不友善,俞璇玑知道他也并非真的有什麽恶意。把事故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是潜意识的第一反应。沈秋霞被捕了,而和她接头的俞璇玑安然无恙。这件事本身就充满着疑点。

76号既然有所动作,那麽陈深应该已经知道是谁出卖了沈秋霞。

俞璇玑对此,问心无愧。

她拍拍椅子,示意陈深坐下:“你知道的,我不该和你说这些。”

陈深点点头,又摇摇头,笑了,他笑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满不在乎的神气,仿佛一切难题在他面前都没什麽大不了的:“我也不该问……确切地说,我们根本不应该认识的。我早该想到的,除了负责整理情报的书记员,没人能猜出我的身份。”

俞璇玑皱眉:“她告诉你了?你这样冒险和宰相接触,肯定引起毕忠良的怀疑了。你要万分小心。”

陈深挑起大拇指往窗外指了指:“不然刘二宝怎麽跟踪我跟得这麽紧?我的事情,你别操心了。回到刚才的话题!你真觉得可以用军统的人?”

“锄奸队的人可用!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我也不建议你出面。你手下有可用的人吗?去找唐山海谈笔生意——”俞璇玑慢慢地说,“我实际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我可以给的交易添一个砝码。梅机关针对军统的行动动静应该不小,我大概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得到消息,到时我会马上通知你。”

陈深近乎惊讶地看着她:“你居然连梅机关的情报都能搞出来?”

“我不能,”俞璇玑无奈地笑笑,“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个消息卖给锄奸队,因为他们可以在梅机关行动的路上搞伏击……”

“会走哪条路?情报确切吗?”

俞璇玑勾着手腕去拉扯再生衣上的线头,慢慢地说:

“陈深同志……如果说我在工作中学到了什麽,那就是,从来都没有什麽确切的情报。所谓的情报,是千万条线索汇集在一起,是从无数蛛丝马迹中一点点提炼出来的。

梅机关和特工总部的当务之急都是要给重庆一个教训,而且是具体针对金融领域。这场战争一定会在上海打响,目标就在上海。那麽,现在大家可以从哪里兑换出法币?只有中央丶中国丶交通丶农民四大银行的上海分行。交通银行的上海分行很小,抢兑风波的时候很多储户根本挤不进门,而且这家分行和重庆政府要人的联系不够紧密,拿它开刀没有任何好处。中央银行的牌子最响亮,适合留在最後,或者彻底杀掉重庆政府的威风,或者当作和重庆谈判讲和的筹码。

结果是什麽?第一批受到冲击的就一定是中国银行和农民银行。

军统袭击的是中储行,打的是谁的脸?想想吧,当初动手强制商户接收中储券的是特工总部——陈队长,你也一定做过这件事对不对?所以李默群不能让梅机关先出手!在梅机关出动前,你们肯定已经打掉一个目标了,如果让我猜,我会猜是农民银行。中国银行,当然要留给日本人打掉。

梅机关会走哪条路?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要卖给锄奸队的情报,只需要一个时间和一个目的地,足够了!银行职员来得及转移,锄奸队还能在路上伏击一票,成果报给重庆,绝对有嘉奖!”

陈深慢慢靠在椅背上,那是一个极为放松的姿态。

“我不应该和你说这些的。”俞璇玑重复了一遍,才接着说下去,“但是我希望你能救出宰相,借锄奸队的手救出她是最佳方案。毕忠良不会怀疑你,但是你用的这个人,和锄奸队接触过的人,肯定不能再在上海呆下去了。你应该知道情报买卖的行市价,让他要价高一些,算是搬家的路费。”

陈深嗤笑出声:“刚想夸夸你,女人那点过日子的小心思又冒出来了。”

“你不用夸我,”俞璇玑终于从袖口拉出了那条丝线,再生布稀薄的编织终于还是暴露了问题,“打探情报或者和人接头,已经超出了我的工作范围。我希望这件事能够顺利完成,然後……我们之间,”她提起一根苍白的手指,在她和陈深之间比了个来回,“就只剩下76号不学无术的陈队长和写文章的俞璇玑之间的简单的联系。”

“我看毕忠良刘兰芝夫妻俩对你一点都不简单……不过,”陈深从沙发上站起来,“如卿所愿,我不会当着76号那帮豺狼虎豹叫你‘俞璇玑同志’的。”

俞璇玑没有回话。她低着头送陈深下楼。陈深站在门口说再见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回应,陈深又说了一遍,她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突兀地交待了两句:“毕忠良有一个暗桩,你们都不知道的,是一个腿脚不便的狙击手。让锄奸队选择周围遮挡比较多的地方动手,不要让宰相曝露在空地之类的地方。”

陈深闻言回头,大门几乎拍到了他的鼻尖上。他耸耸肩膀,吹着口哨离开了。

俞璇玑在回忆,考虑自己有没有什麽遗漏的细节,以及如何探听情报更能顺理成章。之前的拜年并非全无收获,松岗太太透露了军部後勤对进口油料采买的难处,俞璇玑顺手把张翻译老婆挂在嘴皮子上的,那个不学无术丶没着没落的的小舅子,介绍给了松岗太太。

日本军人想要统治中国,然而他们的胃口太大,身躯又太小。进入内陆後只有战争和屠杀能让他们暂时忘却恐惧,在其他的时间里,他们只要多看一眼地图,或者看看身边的人群,就会感觉受到了威胁。听说在华北很多县城,他们只能派驻一两个军人进行管控,为此不得不尽量多地发展汉奸,然而汉奸招募得多了,又会混进民间反日志士,以至于军部自己也并不能十分确切地判断,到底哪些地方的统治是稳固的,哪些地方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军部派遣的都是自视甚高的士官,他们不大看得上摇尾乞怜的汉奸,又不得不用使用这些人打打下手,发展“亲信”就成为首选。大部分汉奸在立场上都是摇摆的,然而日本人这种习惯,导致他们不得不拖家带口地一起卖国,注定就没有回头的路了。

松岗太太并不认识张翻译,但既然张翻译能为大日本帝国服务,想必他的亲戚也必是忠心耿耿的良民。正月初十还没过,张翻译的小舅子就走马上任了,专管油料采购,进库出库。俞璇玑自然不会拐弯抹角去找这家夥打探消息,不过外行担当重任,总会被业务熟练的人架空。

俞璇玑凑巧就认识这麽一个业务熟练丶獐头鼠目的供应商老范。老范年轻时曾经跟着俞掌柜学生意,後来离开俞掌柜出来跑单帮。俞璇玑小的时候,每年都能看见老范上门拜年,那时他已经在上海干起了洋买办,只要是海上来海上去的行当,就没有他不熟的。俞璇玑从北平搬到上海,除了出版界朋友的帮忙,其实也承了老范的人情。老范是个老滑头,各种关系都走得通,就是跟日本人莫名合不来。早几年,关东军征用他的船只运粮食,不仅没给运费,还照他小腿打了一梭子。子弹拿出去了,只是走路有点吃力。老范拄上了根手杖,看着倒是比过去有派头了。他不说不和日本人做生意,也不去捧日本人臭脚,专门等着日本人的生意上了门,他偷摸下个绊子,让对方吃个暗亏什麽的。赚军部的钱,他最积极,给的货也最心黑,但是他有办法搞定汉奸的私囊,又有办法找人顶缸,所以至今仍是滑不留手的大买办。张翻译的小舅子哪有什麽买油料的门路,拐了八道弯找到的那些小公司,最後还不是要从老范的码头仓库往外出货?老范故意压着油料不出手,非说给军部的油是进口的高档货,抢手得很。军部自然死命囤货,宝贝一样只给特高科敞开了用,梅机关反而每次都要写申请,再从老范的油料库临时调货。

要说梅机关哪天用油,用多少,连梅机关的头目都未必知道,可是老范一定清楚得很。

俞璇玑跟老范开了口,老范眯着眼看了她半晌,笑着骂:“老俞那麽老实的人,怎麽养出你这鬼精灵的小鱼儿来了?”他打开俞璇玑拜年的点心盒子,拈了一块皱着眉大嚼,转头吐到一边,又数落起来:“我当初每年给老俞上供,那都是顶好的法国面包房的蛋糕,入口即化有!入口即化呀!老俞都藏着给你吃了,当我不知道?结果你看看你拿出来这东西,中看不中用!”

俞璇玑笑着回嘴:“这是和果子,东洋货!你没吃过吧?”自从认识了佐藤,她和日本商会的关系也走得更近了,现在家里最多的就是日本货,拿出去送给僞政府的人真是极有面子的,连毕忠良都得承情得不得了。老范那麽有“外面儿”的生意人,偏偏不给她面子。越不给面子,她才越放心。

老范把点心盒子当着她的面掼到了垃圾筐里,翻着白眼不屑地说:“送礼这种事儿,多跟你范伯伯学着点儿吧!等我这里司机送货时,给你带个点心盒子过去,你也尝尝!”

司机送货,送什麽货不言而喻。俞璇玑起身,正正经经给老范鞠了一躬:“那就谢谢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