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最新章节更新 > 第086章 案件侦结(第4页)

第086章 案件侦结(第4页)

其实他想说,还不如去黑市找唐夕呢,只不过家里人多,他没开口罢了。提上肉和点心,六人风风火火地出门,骑上自行车往西河岸赶。沿途树木都已返青,春天来了,到处生机勃勃。

周知道窝在周知行的自行车後座上,一路都在散发怨念:“等我攒够钱,也要买自行车!”

陈兴伟来了兴致,迎风问道:“那你攒了多少钱?”

周知道眼珠子咕噜噜转:“不告诉你。”

“嘿,你肯定是一分钱没攒,在吹牛罢了。”陈兴伟头昂得高高的,“我都攒了快一百块钱了,你攒的肯定没我多。”

周知道垮下脸,他攒的还真没这家夥多。不过,他立马振作起精神:“等我今年考上工人,一定能攒的比你多!”

周知行看两个菜鸟互啄,心里淡定如老狗。姜满城和陈金花也不参与年轻人的话题,六人一路轻松地来到西河岸。

姜家因着住在山脚下,院子大,樱桃树就种了快十棵。按村里的规定,只有一棵可以留给自家吃,其他都要交到大队上。只是吧,树在自家院子里,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六人进了姜家门,放下礼物,没说几句话,听说几人是来摘樱桃的,杜荷花也没拉着人一直说话,找来两个孙媳妇姚桂花和罗桃,让两人带着去院子里。

姚桂花作为长孙媳妇,当初可是杜荷花千挑万选出来的,为人十分敦厚,对新来的姜桂媳妇儿罗桃非常照顾,妯娌俩相处还是很愉快的。

“大嫂,今年家里能留多少樱桃?”姜楠拉着姚桂花,轻声问。

姚桂花笑着说:“今年樱桃长得好,咱们家里能留差不多一百斤。你想要多少?要是要的多,我再去村里问问,肯定能再匀过来一些。”

“太好了。”姜楠高兴地说,“我要给姥爷和舅舅们寄一大箱,回家还想带点儿呢。周知行也想换,大嫂,您去村儿里再说说呗,我要。。。。。。”

她想了下,说“我至少要二十斤,周知行估计能要十斤?不行,我得再要点儿,还得熬樱桃酱做樱桃酒呢。”

罗桃是新媳妇儿,一直安静地听着,此时插话道:“大妹妹要是喜欢,我回娘家要点儿。我家里人不喜欢吃樱桃,觉得酸。”

姜楠一把挽住罗桃的胳膊,笑着说:“二嫂,真的吗?那可太好了,你不知道,我可喜欢吃樱桃果酱了,每年都要熬好几瓶呢。”

罗桃羞涩地笑笑,点头道:“没问题,我这就回家去说。”说着就要出门。

姜楠赶紧拉住人,回头冲姚桂花笑笑。

姚桂花是个憨厚人,并不觉得弟妹在抢风头。姜楠见两人相处愉快,真心为杜荷花高兴。她将罗桃拉到自个儿屋里,拿出带来的一匹五尺长的棉布,递过去道:“二嫂你拿着,不能白要你家的樱桃。”

罗桃连忙摆手:“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姜楠递过去,笑着说:“二嫂拿着,不是什麽好布料,我同事他爸爸是纺织厂的,经常能买到瑕疵布。”

说着,展开布料,指着一处因保存不当,被水晕染花了的瑕疵,姜楠继续道:“二嫂你看,这里有瑕疵,颜色都花了,值不了几个钱。你拿着吧。”

罗桃脸颊微红,见姜楠坚持,轻声道谢,也就收下了。能拿着布料回娘家,她脸上也有光。谁不知道,即使是瑕疵布,没有门路,再是花高价,也是买不到的好东西。在农村,别说瑕疵布了,就是用过的补了补丁的旧布,也有的是人抢着要。这年头,农村最缺的就是布。

姜楠笑笑,知道礼物送对了,和罗桃相携着出了房门。罗桃抱着布料,喜滋滋回了娘家。姚桂花娘家不是东西河岸的,家里也没樱桃,倒没有嫉妒弟妹。每年大堂妹家都要换樱桃,那些礼物与其便宜了外人,还不如给罗桃娘家呢,起码两家还是亲家不是。

敲定了樱桃来源,姜楠挎起篮子,开始摘樱桃。姜满城是个懒的,坐在堂屋里和杜荷花聊天,陈金花坐不住,说了几句,也起身去摘樱桃了。

小姜河最幸福,谁摘到红透了的果子,就喂他两口,小家夥儿一直乐呵呵的,姜家院子上空,飘荡的笑声就没停过。

马红花这两日心情好,见到小叔子一家也没摆脸子,反而难得的边摘樱桃,边和姜楠讲起了八卦:“叶春萍叶知青,你还记得不?就是当初想嫁给小桂,被咱家识破,设计让她嫁给了魏丰年的那个。”

见姜楠点头,马红花乐出了声儿:“她被魏家赶出来了!”

马红花毫不掩饰对叶春萍的厌恶,她说:“活该!那就不是个安分的,大晚上出来偷情,被魏家赶出来了吧?!哼,当初还想设计我家小桂,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姜楠试探道:“和谁偷情?”

马红花耸耸肩:“不知道,魏家没说。不过总不过是那几个二流子呗,还能是谁。之前叶春萍没结婚的时候,他们就给叶春萍干过活。”

她撇撇嘴:“幸好没嫁进来,不然咱家就丢死人了。”

姜楠想了想,问道:“我记得她当初不是怀孕了吗?怎麽好像前几次见她,肚子没大呢?”

“小産了呗。”马红花不屑道,“她身子不好,孩子坐不住。”

姜楠:“那她现在住哪儿?”

马红花努努嘴儿:“知青院。你不知道,当初她回去的时候,好几个女知青不愿意呢。那就是个搅屎棍,到哪儿都不安生。现在更是了不得。”

她四下里看看,见其他人都在专心摘樱桃,这才压低声音道:“她如今干起那个营生了!真是不要脸,谁给她干活,给她钱,她就跟谁睡,你说膈应不膈应?咱们村儿啊,就该把这种知青赶回去,不能让这种人坏了大队的风气!大队长就是心软,等着吧,非闹出事儿不可。”

姜楠皱眉,如果是真的,那还真有可能发生‘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儿。只是村里的事儿,她可没发言权。姜楠是个很会开解自己的人,很快就把这件事放下,开始专心摘起樱桃。

可能是终于遇见啥也不知道的人了,马红花的兴致还挺高,继续说:“金花,小楠,你们知道不?村里又来了一波知青!”

姜楠想到楼里因为下乡闹出来的事情,问道:“来了几个?都是从哪儿来的?”

马红花:“六个,三个男的,三个女的。这来的都是首都那边的,傲气着呢。你们说,他们这些人咋想的,首都那麽好的地方不呆着,来咱们这种小地方,真是想不通。”

“二婶,他们就是想呆着也不成啊。下乡可是政策,首都那边执行地肯定更严格,以後知青肯定更多。”姜楠想了想,补充道,“不过咱们大队应该不会再多了,咱们这儿以後也不算农村了,下乡也不会到咱们这里。”

“那是。”说到这个,马红花就得意了。西河岸发现石油,以後就是油田的一部分了,说不定过两年,她就成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了。

还没等马红花嘚瑟,就听从娘家回来的罗桃小跑着过来,兴奋道:“小楠,嫂子,作业处死人的那个董家,来东河岸闹事儿了!听说带了可多人,要把石家砸了呢,村里好多人都去看热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