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六零吃瓜看戏 > 第114章 时光匆匆(第1页)

第114章 时光匆匆(第1页)

第114章时光匆匆

可不是,因着转悠的老人太多了,大家纷纷在房子里守着,睡不安稳啊,不少人就向上反映情况。反应的人多了,领导特意派人去核实,很快出了方案。很简单,将父母的表现和子女的升迁丶评级丶绩效工资等挂鈎。通知上午贴出去,下午去转悠的老头老太太就消失了,抓住七寸,事情很快解决,十分的简单高效。

等家具入场,朝阳油田下了一场大雪,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新房里暖意融融,家具是一水儿的米黄色,配上白墙和墨绿色的花砖,瞬间高大上起来,姜楠都想立刻搬进来了。

“爸,你这地砖从哪儿找的?真好看!”姜楠忍不住惊呼。还真不是姜楠夸张,这地砖就算放在後世,都不过时。六十乘六十的方砖,居中是八瓣花,中空,花瓣是黑色的,小小的一朵,再往外,是米色粗线条的四瓣花花纹,四瓣分布在方砖的四条边上。单看花里胡哨,但因为家具和墙面都十分朴素,倒是相得益彰,给整座房子增加了活泼明媚的意味。

“好看吧?”姜满城十分的自得,“这还是总部的招待所重新装修,我去找人一起进的货。放心,就用了人家的进货渠道,钱咱们自己出,没事儿。”

姜楠高兴地直蹦,就连其他来参观的,都忍不住赞美,有那冒酸水儿的,忍不住嘀咕:“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不等着你问呢嘛,姜满城将一项项钱说明白,连发票都随身带着,不是说我们家乱花钱嘛,都来看看,我们四个人的工资是多少,装修又花了多少,做家具多少,加起来总共是多少。都瞧瞧,真的超出我们家的支付能力了吗?

没有吧,既然没有,那你们就闭嘴。钱是我们自己挣的,光明正大,想怎麽花就怎麽花。怎麽,工人阶级老大哥,连自己的工资都没有权利支配了嘛?

这就不好让人家说话了嘛。就这麽着,堵住了大家的嘴。晾了大半个月,十一月中旬,姜楠和周知行收拾东西,准备搬过来。搬家肯定要温锅啊,西河岸姜家一群人丶曹老太和周大伯一家丶陈兴伟等,都过来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房子了,来了还是新奇的四处看。谁见过装修成这样的房子啊,哪次见不得惊讶一回。这个说“等我分了房子,也请小叔买地砖”,那个说“尹大叔手艺就是好,这柜子打的结实又漂亮”,你一句我一句的,叽叽喳喳,热闹到不行。

快吃饭了,姜桂才找到机会,趁着端饭的功夫,小声跟姜楠和周知行道:“方南山是一号院的吧?我记得你们还是住一层的。”

见两人点头,他才道:“前两个月我调到修井队,和方南山一个大队,你们知道吧?这小子不老实,偷着去杏花巷!”

姜楠张大嘴,杏花巷可是暗门子一条街,油田的人哪个不知道,苦于里面的人太警觉,抓不住现行,派出所一直拿那些人没办法。方南山年纪轻轻的,怎麽就去这种地方?为了这种事儿,前程都不要了?

惊讶半天,姜楠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低声问:“哥,你怎麽知道的?”

姜桂翻个白眼儿:“你以为队里那麽些男人,晚上一起值班的时候能聊些啥?还不是那些事儿!好些人都去,我是听着方南山这个名字熟,跟你们说一声,你俩心里有数就成了,别的我可不管。”

说着,小跑去客厅抱儿子了。罗桃年初生了个大胖小子,算是在姜家二房站住了脚。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只觉得一号院又要起风了。两人甩甩头,先顾着温锅宴吧,一号院那些狗屁倒竈的事儿,以後再说。

这麽些人,在客厅里支了两张桌子,上的是十个菜的席面,体体面面的招待了大家。自这日後,两人算是在新小区定居了。

也不是不回一号院,四人是这麽安排的。中午丶傍晚下班,姜满城和陈金花来新小区做饭。中午吃完睡午觉,然後去上班。傍晚呢,一家子吃完饭,小夫妻溜达着,送父母回一号院,顺便唠嗑儿。大概九点多吧,再溜达回新小区,算是每日能去一次一号院。要是刮风下雨,那就不去了,姜满城和陈金花在新小区歇下,第二日再回。

就这麽着住了半个月,省里的领导下来视察,新小区被命名为向阳小区,彻底摒弃了之前“一号院”丶“二号院”这种简单粗暴的叫法。又是半个月,方南山事发。因着成父的面子,没被开除,却被打发去扫厕所,彻底告别了体面的前线工人的工作。

成美娟倒是不离不弃,一直跟着方南山,大家感慨成美娟是个好女人,却不知道,方家内部的分工,完全掉了个个儿。如今,成美娟彻底当了家,方南山的工资全部上交,她会养两个小叔子,但方南海和方南笙十六岁高中毕业後,她是不会花钱给两人买工作的。有能力考进厂子,那就去工作,没能力?那对不起,该下乡就下乡。她这个嫂子将两个小叔子养到十六岁,供到了高中毕业,够仁至义尽了。

孙巧莲更好说,想改嫁,她成美娟不拦着。不想改嫁,那就得改了勾三搭四的毛病,不然别怪她不给养老!成美娟恶人做到底,在家直接说了,她得为牛牛的将来考虑,得让牛牛能擡的起头做人,不能站出去被人戳脊梁骨,觉得比别人低一头!

儿子说这个话,孙巧莲不会当回事儿。儿子嘛,做母亲的再过分,老了,都得伺候着。可儿媳妇这麽明晃晃的说了,孙巧莲还真就怕了。儿子还得看老丈人的眼色过活呢,她孙巧莲有什麽啊,这一年年的,年纪越来越大,姿色也快没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吧。

这麽着,孙巧莲老实了。袁建设呢,没了姘头,日子更苦了。又因着夫妻俩都没工作,被知青办盯上了,一天天的上门做工作,又是劝又是半威胁的,没办法,夫妻俩最终下了乡,去的还是最苦最累的大西北。

时光攸乎而过,七二年,警察集体换装,换成了熟悉的白衣蓝裤,跟《便衣警察》里的样式一样一样的。派出所的装备也随之升级,更多的挎斗摩托装备起来了,日常巡逻威风极了。姜楠和周知行拿出早早买的相机,穿着新警服,和挎斗摩托合影。此时,姜楠二十一岁,已经怀孕三个月。

这一年冬季,姜楠産女,姜满城取名姜茶,小名茶茶。起完名字,偷看周知行的脸色,见他没有半点不满,心里才放下。不是他非要闺女的孩子姓姜,当初说好的,只需要一个孩子姓周,那就不能反悔,是吧。

醒过来的姜楠好笑:“爸,你那是什麽表情。周知行要是不愿意,不会跟你说嘛。都一起过了这麽多年了,你还信不过?”

陈金花逗着小孙女,说姜楠:“你别管,翁婿之间就这样,有的斗呢。快看咱们小茶茶,多可爱的。这小胳膊小腿儿,怎麽就这麽招人稀罕呢。”

那自然是自家的孩子好呗。第一次做母亲,姜楠一切都新鲜着,在老房子里做足了月子,好消息插着翅膀似的飞来。姜满城打听到,钻井大队的大队长退休,正寻思给两个儿子分家,准备将一百二十平的房子,换成两套,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他们老两口则跟着大儿子养老。

姜满城第一时间找到人,拉着人就去看自家的房子。你瞧瞧,一个五十八,一个六十二,加起来不是妥妥的一百二十平?!你再看这环境,是不是贼拉合适?

那还有什麽说的,消息还没扩散出去呢,两人就把手续办好了。等姜楠出了月子,正好去新家住。

如今的一百二十平,那是妥妥的套内使用面积。一共是三室两厅一卫的格局,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藏间,不到八平米,放杂物可以,布置成简单的书房也成。这麽大的房子,住四个成年人加一个小婴儿,妥妥的。

因着换的急,房子就简单铺了花砖,墙面粉刷了大白,没时间打配套的家具,只得将旧房子里的两套家具搬进来,先这麽住进去。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姜满城忙安慰闺女:“别看现在看着难看,住一段儿就好了。已经去找尹大叔了,家具早晚换成新的。主要是换房子的机会难得,咱们得先占住。”

是挺难得的,房子位于领导院,三楼,一层两户的格局,跟後世也不差什麽了。出门的时候,姜楠浑身上下,只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此时正脱围巾呢,闻言点头道:“我知道,爸。没事儿的,如今刚生下茶茶,咱们就能住一起,老天都在帮咱们呢。”

可不是这个话嘛,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住进新房。茶茶是个安静的小姑娘,特别好伺候,吃好喂好,一天都能乐呵呵的。如今産假有三个月,姜楠是生産前十天请的假,还能在家再呆一个多月,心里格外的轻松。

这周日,姜槐和姜桐带着各自的对象过来看姜楠。两人去年陆续结了婚,一个娶了同事的闺女,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一个嫁给了一起入职的同事。

两对儿都是双职工,按说能申请房子的,只不过因着这两年建房的申请不好批,大家都在等呢。为了工作方便,姜槐和媳妇儿万秀兰住在万家的房子里,每个月给万家交生活费。姜桐和丈夫雷和平住在姜家,两人都在西河岸大队附近干活,住那里更方便。

“姐,茶茶真可爱,才这麽一点点大,就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了。以後肯定嫁得好。”万秀兰是个话多的,销售员嘛,嘴皮子利索,不过话虽说得亲密,却没有抱茶茶的意思。

姜楠看了一眼她的肚子,这是怀上了?那还是别抱了,小孩子腿脚没轻没重的,再踢了人。

姜楠没放在心上,姜槐却听得直皱眉,弯腰熟练地抱起茶茶,哦哦哦的哄着:“咱们茶茶要学本事。女孩子不仅要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有本事,是不是?跟你妈似的,做警察,抓坏人,好不好?”说着还颠了颠,小丫头咯咯咯的笑,清脆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