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六零吃瓜看戏 > 第116章 潘家园淘宝(第4页)

第116章 潘家园淘宝(第4页)

周知行到底挣脱了摊主的手,呵呵笑了两声:“你看,这陶俑做工确实不怎麽样,我也是喜欢这个表情,觉得有趣,才想买的。不想卖就算了,过几天找几个朋友,我自己就能做出来。”

说着拉起姜楠的手,往最开始的胡大爷那里走。路上,姜楠低声问:“你这还价也太狠了。这是直接给了人家一个零头啊。”

周知行白了姜楠一眼:“这行就这样儿,识货的血赚,不识货的自然血亏,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放心,五块拿不下,十块钱应该可以。咱们在胡大爷那儿买完东西,估计这老哥就得找来了。他这个陶俑太大太重,今儿是必要出手的。除了我,谁都觉得那东西是假的,没人会买的。”

姜楠耸耸肩,行吧,哪行哪业不残酷呢,她这个做警察的,还有丧命的危险呢,她就别圣母了。不多时,胡大爷的摊位到了,老爷子正坐在马扎上,给两个中年大哥找连环画呢,边找边介绍:“《小二黑结婚》,当年可是在根据地大火的,我也是跑了好几处地方才收上来的。你看看,这个如今可不多了,小心着些,别弄脏了。”

其中一个大哥问道:“大爷,这本《白蛇传》怎麽卖?”

胡大爷白了说话的那人一眼:“上前来说,哪儿有这麽大喇喇问价的。”

大哥呵呵笑了两声,擡脚走过去。两人低声说了几句,只见那大哥面露犹豫挣扎之色,低声又说了几句,胡大爷始终不咸不淡,大哥只得摇了摇头,无奈地放下《白蛇传》离开了。有了空位,姜楠和周知行这才挤到摊位前。姜楠打招呼道:“胡大爷,还记得我俩不?”

胡大爷哈哈哈的笑:“这还没仨小时呢,怎麽不记得。看吧,想买什麽跟我说,大爷给你个实诚价。”

周知行冲着胡大爷点点头,拿起那本《白蛇传》细细翻看起来。画工极具古典美,就连衣饰恐怕都是考据过的。周知行突然觉得,哪怕不为了升值,单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带几本回去,培养培养美的感知能力,也是好的。

姜楠可不是也想到这里了,将胡大爷摊位上的连环画每样都挑出一本,什麽《孔雀东南飞》丶《蔡文姬》丶《风云初记》,旁边看《小二黑结婚》的大哥放下书走了,姜楠立马拿过来归拢到一处。都是目前书店买不到的小故事,两人数了数,有个二十三本,周知行上前低声和胡大爷商量了几句,最终以四十块钱的价格成交。

见两人拿的东西多,胡大爷从三轮车里找到一个小篮子,递过去:“拿着吧,以後出们可不能这样,连个篮子都不带,买东西多不方便。”

姜楠点头道谢,两人正往出走呢,卖陶俑的大哥抱着陶俑人过来了,他对着姜楠尴尬地笑笑,拉过周知行到一边儿聊去了。

姜楠等在边儿上,心说我在的话他还能收敛些,你俩单独在一块儿,他才坑你呢。

但显然,人家摊主不是这麽想的,觉得这小老弟真心不错。他这陶俑不值什麽,小老弟还肯看在他不容易的份儿上,从五块提到十块,够意思!

拿过钱,摊主狠狠拍了把周知行的肩膀:“好兄弟,哥哥谢谢你。放心,以後有好东西,哥哥第一个找你,走了。”

周知行揉了揉肩膀,心说你这样没轻没重的,下次我还坑你。面儿上却笑着告别:“好说,大哥慢走。”

第一次逛鬼市,两人算是收获满满,离开时已经六点多了。有篮子,两人将东西都装进去,姜楠拎着篮子,周知行则抱着陶俑,一边听姜楠嘀咕:“咱们去吃老京城的早餐吧,听说有什麽炒肝儿还是灌肠的,好不容易来了,去尝尝鲜。”

周知行晃了晃陶俑:“还是先把东西放回去吧,你没发现京城闲逛的人多了?估计这两年治安都不好,也不知道让爸妈丶茶茶他们过来对不对。”

姜楠想起後世的严打,知道必是乱到了一个地步,才会出狠手打击的,她点点头,轻声道:“没事儿,这里可是京城。哪里都能乱,京城肯定乱不起来。走吧。”

周知行小声道:“希望吧。”通过高考,知青看到了回城的希望,就是赖,也要赖在城里不回去的。可城里哪儿有那麽多岗位安置。没工作,小年轻们肯定要出来乱逛,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姑娘大小夥子的,能干出什麽好事儿!

不过又能苛责什麽呢,一个个在思想没定型的年纪,早早不受教育下乡,在农村能学什麽?恐怕淳朴没学到多少,印象最深的,还是村里人为了庄稼,争抢水源化肥什麽的,相互之间逞凶斗狠吧!

两人都沉默了,良久说不出话。姜楠的心情出奇的沉重。两人都是警察,七八年入学,毕业的时候是八二年,到时候要直面八三严打,也不知会出什麽事儿!

周知行拍了拍她的手臂:“没事儿,你学的是刑事科学,是技术岗,危险性不大。”

姜楠嗯嗯嗯的点头,却明白,周知行恐怕是要从外勤做起的。他这个专业,升值空间大,但升职做领导之前,怎麽都得在基层干一段儿时间吧?偏偏不巧,毕业之後,碰上了最危险的时间段。

两人没再闲聊,一路警戒着,总算平安回到了招待所。为了保险,姜楠特意将东西放进空间。之後的几日,两人又去了几次潘家园鬼市,不过都没有第一日这麽幸运,只入手了两方砚台,其他什麽都没买。

买了这麽多,周知行可算是过了古董的瘾了,接下来就得干正事儿。家具入场前,怎麽都得在家里来个大扫除吧?除虫之类的也得操持起来,两人在房前屋後撒满了耗子药丶雄黄粉,还买了老艾每个屋子的熏,彻底将院儿里这些恼人的小东西消除干净。

一大早,周知行正将这些小东西的尸体归拢在一处,准备找个地方烧了,房门突然被敲响。

姜楠正蒙着头脸扫灰呢,听到声音哎了一声,边爬下梯子去开门,边对周知行道:“你这儿不干净,别动了,我来。”

说着扬声问道:“谁啊?”

只听一道威严的女声道:“街道办的。”

“来了。”姜楠小跑着打开门,只见一名身穿灰蓝色女士中山装,年龄在四十多岁的大姐站在门外,脸色十分严肃地问:“你俩是新搬来的?街道办登记了吗?”

姜楠哎呦一声,双手合十,连连道歉:“大姐,真对不起,我们这刚搬过来,还没来得及去呢。登记需要什麽材料?我们准备下,这就去。”

大姐脸色这才没那麽难看,她说:“户口本丶房屋産权证明丶粮油关系丶结婚证,能带的都带着。街道办就在前面那栋楼的二楼。”

说着,她转身指了指东面一个五层楼高的建筑,道:“去了找我,我姓方,记住了。”

姜楠笑:“谢谢您,方大姐,您放心,我这就进去找证件,找到了马上去登记。”

方大姐矜持地点点头,睨了姜楠一眼,转身离开了。等人走远了,姜楠才关上门,对周知行道:“走吧,真是糊涂了,连登记都能忘!怪不得人家态度不好。”

这年头人口流动少,两人进进出出这麽多次都不去登记,人家可不怀疑嘛,工作也算是尽职了。虽然跟人说话的态度不是多好吧,至少人家工作是认真做了的。

两人在行李里找到带来的资料,锁上门,携手去了街道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