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六零吃瓜看戏 > 第118章 顺利入学(第2页)

第118章 顺利入学(第2页)

见姜楠和周知行看过来,陈金花介绍道:“小任是我和你爸的同事,也住这附近。好像就和那个王校长一个院子。”

一家人又说了几句话,这才各自分开。翌日,姜楠和周知行拿着报道要用的材料,去公安大学报道。学校门口是巨大的横幅,上书“欢迎七七级校友入学”九个大字。学校并不大,进去没走五分钟,就看到新生报道处。

与上辈子的大学不一样,公安大学十分的安静,校内行走的,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踢着正步,一副军事化管理的架势。

因着专业不一样,两人的住宿地点肯定不同。好在离得不远,先去了姜楠的宿舍,远远望去,老旧的筒子楼似的,五层的建筑,姜楠被分在413,打开门,只见房间内是四个床铺,高低铺,一共能住八个人。窗台放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除此之外什麽都没了,连柜子都没有。

三个下铺已经被占了,此刻都坐着人,两位中年人站在一个床位前,女人唠叨着坐在下铺的女孩子:“这条件不错了,囡囡,你也是大孩子了,得学会照顾自己。。。。。。”

巴拉巴拉的,坐在床上的女孩把玩着衣角,全程不说话。看样子十六七岁大,脸颊鼓鼓的,十分清秀的长相。

听到二人推门进来的声音,衆人均望过来。触碰到大家的目光,姜楠顿了下,介绍道:“那个,大家好,我是分配到这个宿舍的姜楠。这是我爱人,周知行。”

周知行笑着跟大家打招呼。那被母亲唠叨的女孩儿,像是终于找到了事儿做一般,一下子跳起来,搭话道:“你好,我叫黎红英,这是曾倩,这是莫云,我们三个都是法学专业的,你呢?”

姜楠愣了下,她这是被分到法学专业的宿舍了?片刻後,她道:“我是刑事科学专业的。”

黎红英哦了一声,赶忙道:“我知道了,你就是那个全专业只一个女生,然後跟我们法学院的女生安排在一起的那个?我听老师说了,原来是你啊。”

她一把挽住姜楠的胳膊:“听说你当了近十年的警察,是不是?说说呗,都查过什麽案子?有没有特别离奇有趣的?”

姜楠示意周知行去收拾床铺,之前就说好了,她要住靠暖气片的上铺。见周知行领会到了意思,她这才和黎红英道:“案子可就多了,咱们以後有时间再慢慢说。”

说着望向黎红英的父母,点头致意,又和曾倩丶莫云两个都打了招呼。黎红英这种孩子她做警察的时候,接触得多了,无非是青春期叛逆,拒绝和父母交流。她现在忙着呢,没时间做知心姐姐。

收拾了床铺,又和几人说了一声:“我爱人也在这个学校读书,我们还要去他宿舍看看,就先过去了。”

直到走出宿舍楼,周知行才道:“没想到刑事科学女生那麽少。”

姜楠是有心理准备的:“女警察本来就少嘛,干外勤和技术的就更少了。估计你们治安学也不多。”

可不是,到周知行的宿舍一瞧,好几个都是结了婚带着媳妇儿过来的,和周知行也都是一个专业的,其中一个叫邢凯的道:“咱们专业一共十个人,咱们宿舍八个,还有两个是女生。”

这还比刑事科学好些,着实让姜楠意外。开学後,除了要出操训练,平日军事训练的课程更多之外,和後世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有的人,学习都格外认真。

早上五点,大家就陆续起床,不是背英语,就是刷数理化自学丛书。是的,高考前的书,上大学了还在刷。刚开学,专业课的课本还没发,大家又自觉地开始了早自习,能看什麽呢,还不是手头有什麽,就看什麽呗。

等第六道开门声响起,姜楠才不得不起床,再懒就说不下去了,她可是想留在京城的人,在校期间的表现一定要好。

读什麽呢?站在路灯下,姜楠拿出英语词典,开始背诵单词。时不时还要跺脚搓手地取暖。正月的京城,北风呼呼吹着,贼拉冷。

上辈子姜楠的大学也是名校,学习氛围十分不错,可也没有像如今这般,每个人都如饥似渴的,一个个仿佛化身成努力吸收知识的海绵,拼搏着,奋斗着,似乎要把十年来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四年的大学时光找补回来。

姜楠十分感动,却也十分无奈。大家这麽积极,也意味着,她要更加努力才行。

上专业课时,姜楠的出现,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实在是这届刑事科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工作过的警察,很少见到这麽漂亮的女警。举手投足间,尽显英气。

开课前,老师让自我介绍,惊艳的劲儿还没过去呢,就听姜楠第一个起立,自我介绍道:“姜楠,二十五岁,已婚已育,基层民警从业九年,完毕。”

好嘛,小火苗立刻被浇灭。心哇凉哇凉的。他们不知道的是,隔壁的治安学专业课上,周知行如法炮制,第一时间浇灭了两名女生希望的火苗。

两人是冲着留京来的,可不能有什麽花花事儿。也许是两口子够果决,之後的日子,上学丶休息日回家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平顺。

不是没有插曲,姜楠和周知行都是出色的人,不只样貌,学习能力和为人处世都是比很多人强的,两人又有近十年的工作经历,在小年轻面前,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姜楠宿舍那个黎红英,就曾经对周知行表示过好感,说什麽结婚了又如何,爱情是不分年龄不分条件的,爱上了就是爱上了,和任何事儿都无关。

既然无关,你说出来干嘛?周知行懒得不搭理这种人。你既然说了无关,就不要食言,我只管过我的,总行了吧?如此这般,周知行直接来了个赤裸裸地无视。

见面不识,跟周知行搭话,他也故意不理,来个彻头彻尾地无视。黎红英脸嫩,几下下来,总算是歇了心思。

姜楠这边呢,自然也有人示好,不是送情书,就是跑步的时候帮着买水,听课的时候帮着占座位。都是小事儿,人家又没表白,你总不能直喇喇地说不喜欢他吧?

怎麽办呢,两人在一次自习时商量,只能在学校也做连体婴了。只要是课馀时间,他们夫妻俩就黏在一起,总行了吧?

这麽着,才让那些小幼苗失去了滋养的土地,渐渐枯萎了。

七九年末,升入三年级的茶茶仍然占据着第一名的宝座,政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区丶引进外资等新政策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开始。

八一年夏天,京城的夏季格外炎热,在青云胡同住了三年多,姜家和周围邻居早混熟了。这日周六,吃过晚饭,一家子带着孩子出门,遛弯儿的同时消消食儿。

刚出门,茶茶作为社牛选手,已经开始社交了,一会儿和这个邻居打招呼,问一句“马爷爷,您今儿和牛奶奶吵架终于赢了一回?不然怎麽敢一个人出来溜达。”

一会儿和那边的老太太说:“孙奶奶,您养那下蛋母鸡还下蛋吗?怎麽好久没听咯咯咯的声音了,别是被谁偷了吧?”

还和小朋友说话呢:“凌凌,明儿咱们去少年宫滑旱冰啊,别忘了。”

整个一胡同串子,青云胡同就没有她不认识的。就连小枳和小烨两个六岁的娃娃,也这个招呼那个问好的,比茶茶还熟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