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带着超市回古代男主 > 第一百五十章 寻找生机(第2页)

第一百五十章 寻找生机(第2页)

“可不是嘛!”老妪叹息道,“我们这里主要种小麦和玉米,这两样最怕旱,一不下雨就全完了,今年从春到夏就没怎么下过雨,麦子还没抽穗就枯死了,玉米也是,连个棒子都没结出来。”

“那往年呢?也经常这样吗?”凌煕问。

“三年两头就来一次旱灾,”另一个村民接话道,“我们这地方就是这样,雨水多了涝,雨水少了旱,种啥死啥,以前还有县令管着,虽然贪点,但总归有些救济粮,现在县令没了,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何青云听着这些话,心中渐渐有了想法。这些百姓之所以年年受灾,根本原因就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小麦和玉米确实不适合这种干旱的气候。

“大嫂,你们有没有种过其他作物?比如说薯类?”她试探性地问。

“薯类?”妇女一脸茫然,“那是什么?”

“就是长在地底下的,能当饭吃的。”何青云解释道。

众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没听说过。老妪摇头说:“我们祖祖辈辈就种麦子和玉米,哪知道什么薯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青云和凌煕又在贫民区转了一圈,情况都大同小异,百姓们靠天吃饭,遇到好年景还能勉强糊口,一旦天灾就只能饿肚子,而且由于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疾病。

离开贫民区后,三人又去了城外的农田,眼前的景象让何青云触目惊心:大片的田地里,枯黄的麦秆和玉米杆歪歪斜斜地躺在地上,土地干裂得像龟背,一脚踩上去扬起一片尘土。

“这土质还不错,就是太干了,”凌煕蹲下来抓了一把土,在手中捻了捻,“如果有合适的作物,应该还能种出东西来。”

何青云蹲在田边,假装查看土质,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她的市空间里存着不少现代改良过的土豆和红薯种子,这些作物极其耐旱,而且营养丰富,产量很高,正适合这里的条件。

“这里平时能打到水吗?”她问道。

侍卫四下看了看:“那边有口井,不过现在水位很低,勉强能打到一些。”

何青云走到井边往下看,井水确实不多,但总比没有强。土豆和红薯的需水量比小麦玉米少得多,这点水应该够用。

“煕姐,如果有合适的种子,你觉得这里能种出东西来吗?”她征求凌煕的意见。

凌煕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理论上是可以的,关键是要选对作物,小麦和玉米确实不适合这种干旱的气候,但如果换成耐旱的作物,说不定能有转机。”

“那我们回去吧,先处理疫情的问题,种植的事后面再说。”何青云站起身来。

回城的路上,三人路过一片荒地,何青云突然停下脚步,对侍卫道:“你在这里等我们一下,我和煕姐去前面看看。”

侍卫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应道:“是,大人小心。”

何青云拉着凌煕往荒地深处走去,确认周围没有人后,她小声说:“煕姐,我有个想法,但需要你帮忙。”

“什么想法?”凌煕好奇地问。

“我手里有一些特殊的种子,非常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种植,但来源不太好解释,”何青云组织着语言,“我想让你帮我想个说辞,就说是你从外地带来的药材种子,可以充饥,也可以入药。”

凌煕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你总是有些神奇的东西,从那次瘟疫开始我就现了,不过既然你不想说,我也不问,只要能帮到这些百姓就行。”

“谢谢你,煕姐。”何青云松了口气。

“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准备吗?”凌煕问。

“嗯,先回县衙,晚上我再想办法弄一些种子出来,明天就开始试种。”何青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如果土豆和红薯能在汉寿县成功种植,不仅能解决眼前的饥荒,还能彻底改变这里的农业结构,让百姓们从此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想到这里,何青云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土豆花和红薯藤,看到了百姓们丰收时的笑脸。

喜欢带着市回古代请大家收藏:dududu带着市回古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