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韬略成语 > 第6章 夜宴刺客 皇帝沉湎酒色丶中秋夜宴抓刺(第1页)

第6章 夜宴刺客 皇帝沉湎酒色丶中秋夜宴抓刺(第1页)

第6章夜宴刺客皇帝沉湎酒色丶中秋夜宴抓刺……

随着昭华公主入嫁北狄,边境退兵,领兵的大将军回朝後,被皇帝封为云麾将军,不过衆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虚衔罢了。

一同班师回朝的还有萧长则,萧家次子,萧伯瑀的弟弟。

萧长则,十六岁随军出征,如今已有三年,虽然他的背後是萧家,但因资历浅薄,又或是其他缘由,他在军中职位并不高,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主簿。

主簿是个文职佐官,并不直接冲进沙场厮杀,这让渴望建功立业的萧长则郁闷不已。

回长安後,他又被调任到执金吾底下的一个小小坊正,管理长安城百姓的治安。

这日,已至酉时。

萧长则已经回长安好几天了,萧伯瑀却因公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没来得及为他接风洗尘。

今日是休沐日,但宰相府的文书堆积如山,很多事情需要他的准许。

原本萧伯瑀打算继续留在相府处理政务,然而,萧母已派田安来宰相府催了好几次。

无奈,萧伯瑀才起身回府。

刚进入府中,一道身影便快步迎了上来,来人剑眉星目,束发高扎,额前几缕碎发随风飞扬,眉目间扬着笑意,“兄长。”

此人正是萧伯瑀的弟弟,萧长则。

萧伯瑀拍了拍他的肩,笑着道:“几年不见,你长高了不少。”

“那当然!”萧长则眉梢一挑,下颌微微扬起,少年意气风发。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

…………

永顺二年,六月,甘泉宫毕工,役止于辛巳日。

皇帝沉湎酒色,越发不理朝政之事,又设立嗅香使,搜罗民间美人。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皇帝大肆封赏美人的家亲,或赏金银首饰,或加官进爵。

近些日子来,後宫中最得圣宠的是一位名为胭脂的女子,皇帝封她为贵妃,冠宠六宫。

胭脂出身于江南,与後宫端庄雍容的妃子不同,胭脂更像是江南烟雨里浸出来的一株虞美人。

腰肢纤细,行走时如弱柳扶风,偏又带着一股慵懒的媚意。

她嗓音软糯,带着江南的吴侬软语,轻轻唤一声“陛下”,便能让皇帝酥了半边身子。

皇帝宠幸无度,更是将胭脂的父亲封为荣安公,破了大晟王朝几百年无军功不得封侯的祖制。

宰相府。

萧伯瑀坐在书案前,相比于平常,面前堆叠的奏折多了一倍有馀。

长史王横又捧了一堆奏折进来,小声翼翼道:“大人,这些……都是百官进谏的奏折……”

这一个月来,特别是荣安公之事後,上谏的奏折愈来愈多,有的言辞激烈,以辞官相胁;有的委婉含蓄,以祖制为据,恳请三思;更有甚者,暗指胭脂祸国,若不制止,恐酿大祸……

萧伯瑀神色不变,轻声道:“放下吧。”

待王横放下奏折出去後,萧伯瑀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些奏折递上去会是什麽结果,皇帝不会看。

或者说,即便看了,也只会随手丢进炭盆,任由火焰吞噬那些逆耳之言,若恰逢龙颜不悦,上谏的官员恐性命不保……

可即便如此,他仍得批阅,仍得整理,仍得……将这些谏言,呈递御前。

萧伯瑀缓缓展开一卷奏折。

‘陛下此举,坏祖宗之法,开佞幸之门,恐致天下离心!’

笔墨如刀,字字刺目。

萧伯瑀沉思良久,终于提笔蘸墨,在奏疏上轻笔修改,将“坏祖宗之法”改为“有逾旧制”,将“开佞幸之门”改为“恩泽广施”,又添了一句“陛下圣明,望稍加斟酌”。

笔锋婉转,锋芒尽敛。

待这一部分批阅完毕,窗外暮色已沉,他唤来王横,低声吩咐道:“将这些奏疏重新誊抄一遍,再呈递御览。”

王横接过奏折,目光一扫,便知其中深意。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未必会听。

若是盛世明君,臣子直言进谏,能为百姓造福,使国家昌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