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皇帝封陈伦为上将军,率八万大兵夺取冀州。
冀州边境,烽火连天,百姓弃田而逃。
陈伦攻势极猛,八万大军压境,先锋营以火矢开路,箭雨如蝗,黑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
尉迟诀占据险要之地,坚守不出。
几轮攻占下来,陈伦不仅没有讨到半分好处,营中弟兄更是士气萎靡。
更重要的一点是,朝中粮草并不足以支持他们僵持数月。
在这个时候,一封讽刺陈家背信弃义的信迅速传遍了军中。
信上是尉迟徽与陈威早有约定,双方互不打扰,可陈家现在背信弃义,早忘了几年前的约定。
“无稽之谈!”陈伦怒喝一声。
又召州郡各地的兵马包围冀州,势必要斩下尉迟诀的头颅,以正人心。
而尉迟诀的对策就是死守不出,并派人在州郡各地散布谣言。
不出意外,消息自然也传回了长安。
病中的赵从煊挣扎着起身,亲自写了一封安抚军心的诏书,大意是:这都是反贼的离间之计,朕相信太尉,相信上将军。
有了这话,军中犹如吃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皇帝还下令,命朝中几位沙场老将相助,凡事听取上将军之意,不可擅自行动。
陈伦为了尽快拿下冀州,行事往往过于鲁莽,虽攻下了两座城池,却也损兵折将後,实在称不上大胜。
随行的老将纷纷称赞陈伦,只道自己数十年的征伐,不足上将军半个手指头。
陈伦面色自傲,便随口问了几人对战事的看法,那几人道:“末将全听将军之令。”
听从陈伦的结果便是,一场以多打少的战役,陈伦大败,退兵十里。
皇帝没有降罪陈伦,只不痛不痒地贬黜了他身边的属官。
八月,陈伦集结大军再度攻城,几方兵马压境,尉迟徽现身城中表明身份,以此来证实,他尉迟徽没有死,是陈威欺瞒了天子。
顿时,军心浮动。
“他是假的!”陈伦厉喝一声:“尉迟徽早就死了,今天,尉迟诀我要杀,你这个假的尉迟徽我更要杀!”
朝中并没有多少人认识尉迟徽,有皇帝诏令在前,衆人很快便相信了陈伦的言辞。
尉迟徽皱了皱眉头,随即又令人将另一个人带出来。
而这一个人,正是陈威幼子,陈易。
陈易全身被绑着,口中还塞了一团布条,尉迟徽取下他口中的布条,命他开口说话。
即便不用尉迟徽下令,陈易便已嚷着道:“二哥,救我!”
陈伦紧皱着眉头。
尉迟徽又道:“陈伦,你该不会以为,这小子偷偷给你们传书信这件事,我们什麽都不知道吧?”
“我什麽都没说!”陈易慌张道。
他的书信只是报平安罢了,还有……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与军情无关。
尉迟徽当然知道,陈易的每封书信都是在他眼皮底下送出去的,他要的只是陈易这句话。
有了这句话,便能证明,他陈家的确与反叛军有来往,至于书信的内容是什麽,已经不重要了。
陈伦冷着脸,他弯弓搭箭,将箭尖指向了城上的身影——陈易。
“二……二哥,你要做什麽?!”陈易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我是易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