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厄金船破开冥河最后一道粘稠的浪涌,如同挣脱淤泥的巨鲸,猛地将船扎入了某种截然不同的“岸”。
没有坚实的土地触感。
船身撞上的,是一片在绝对黑暗中顽强撑开的、散着昏黄微光的“膜”。
这光膜看似脆弱如气泡,触之却坚韧异常,带着一种沉淀万古、沟通地脉的浑厚之力,无声无息地接纳了金船。
嗤——
金船外层的佛光、星辉与这昏黄地膜接触,出轻微的消融声,并非对抗,更像两种本源力量的短暂交融与界定。
船帆上流转的星河图卷微微波动,光域悄然收敛,适应着这片被守护的领域。
粘稠刺鼻的冥河腥气瞬间被隔绝在外。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气息——湿润泥土的腥气、草木根系的清苦、山岩的冷冽…还有一丝若有若无、令人神魂为之一清的异香。
如同久旱龟裂的大地深处,顽强渗出的一缕甘泉气息。
“万寿山…五庄观…”
如来头颅在陆渊手中低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叹:“地仙祖庭,终究未绝。”
船身彻底穿过光膜,稳稳停住。
眼前景象,让船上三人一头心神为之一震。
身后,是依旧沉沦在无边黑暗、粘稠死寂的冥河,如同无底的深渊巨口。
身前,却是一方被昏黄微光笼罩的奇异“净土”。
光,来自脚下的大地。
并非阳光普照,而是这片土地本身,连同其上生长的一切,都在由内而外地散着那种沉淀的、厚重的昏黄光芒。
山石嶙峋,覆盖着厚厚的、散着荧光的苔藓,勾勒出起伏的山峦轮廓。
巨木虬枝盘结,枝干上同样流淌着微光,如同凝固的琥珀脉络。
更远处,隐约可见殿宇飞檐的暗影,沉默地矗立在山势之间。
空气清冷,带着浓郁的泥土和草木气息,那丝异香混杂其中,时隐时现。
“这…就是万寿山?”
哪吒吸了吸鼻子,魔躯本能地绷紧,他感觉不到丝毫温暖,只有一种被古老山石包围的、沉甸甸的压抑,“比冥河还闷得慌!那香味…闻着更饿了!”
杨戬天眼眼扫视着这片微光大地,沉声道:“生机被极致压缩、封存于地脉,草木山石皆成阵基…好大的手笔!
镇元大仙的‘天地宝鉴’大阵,以整座万寿山为阵眼,自成天地,汲取地脉之力,隔绝内外!”
就在这时,那死寂的微光深处,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踢踏…踢踏…踢踏…
声音清脆,节奏单一,由远及近,打破了绝对的寂静。
昏黄的光晕中,几道身影从嶙峋山石后转出,沿着一条散着微光的苔藓小径,向金船走来。
为两人,身着样式古朴的青色道袍,梳着道髻,面容竟有八九分相似,年青俊秀,忘之不凡。
一个眼神灵动些,嘴角天然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
另一个则神情略显沉静,眼眸清澈。
正是清风、明月。千年之前是他们,千年之后依然是他们,只是如今这打扮,不再是童子模样,而是青年模样了。
他们身后,跟着数名同样身着道袍的弟子,有男有女,形容各异,但个个面色红润,气息纯净,行走间步伐轻盈。
“来了!来了!贵客临门,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那嘴角带笑的清风人未至,声先到,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股自肺腑的热情。
他快步走到岸边,对着船上众人深深一揖,笑容灿烂得如同春日暖阳:
“大尊,佛祖,三太子,清风在此等候多时了!”
明月也随之行礼,声音平和,礼数周全,“师叔感知天地异动,知有贵客将渡冥河,特命我等清扫山门,备下清茶素果,虚席以待。
诸位一路辛苦,快请下船,入观歇息!”
他们身后的弟子们也齐齐躬身,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真诚而热烈的欢迎笑容,异口同声:“恭迎贵客!”
哪吒则歪着头,鼻子使劲嗅着空气中那缕异香,嘀咕道:“素果?什么素果这么香?好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