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小人物漫画 > 第 56 章(第1页)

第 56 章(第1页)

第56章

“但……”纪崇州的声音响起,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奇异的丶决定性的力量,“方向没错。”

他按在舆图上的手并未移开,反而微微用力,将那承载着无数机密和杀伐的皮纸,向姜雨的方向,更推进了一寸。这个细微的动作,却如同推开了一扇沉重无比的门户!

“从明日开始,”纪崇州的目光牢牢锁住姜雨因震惊而微微睁大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辰时,到这里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丶军报丶以及那幅巨大的兵防图,最终落回姜雨脸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授权:

“看你能猜出多少东西。”

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墙壁上,交叠在一起。巨大的舆图在两人之间铺陈,朱砂与墨线勾勒的江山杀伐,仿佛成了他们无声角力的新战场。

姜雨站在原地,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她看着纪崇州按在舆图上的手,看着他那双深不可测丶却首次向她展露一丝“可用之地”的眼睛,巨大的冲击让她几乎无法思考。

允许她……参与政务?

允许她……接触核心军机?

这比任何惩罚或赏赐都更惊悚,更……充满诱惑!这是她梦寐以求的知识,是撕开囚笼的利刃,却也是将她更深地卷入权力漩涡丶绑上纪崇州战车的致命绳索!

纪崇州收回了按在舆图上的手,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许可只是随口一言。他不再看她,转身走向堆满卷宗的书架,背影冷硬如铁。

姜雨却依旧僵立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那幅巨大的兵防图。烛光下,那上面代表纪崇州势力的朱砂标记,鲜艳得如同凝固的血。她缓缓擡起方才差点触碰到舆图的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皮纸粗糙的纹理和……纪崇州掌心残留的温度与力量。

一个全新的丶更危险的囚笼,或者说……角斗场,在她面前轰然打开。

而钥匙,是纪崇州亲手递来的。

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刺入肺腑,却点燃了眼底那簇几乎要焚毁一切的丶名为“机会”的火焰。

辰时。

她记住了。

“辰时。”

这两个字如同烙印,刻在了姜雨混乱的思绪里。纪崇州的身影消失在书架後的阴影中,留下她独自面对那张巨大丶冰冷丶又充满致命诱惑的兵防图。书房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剩下烛火不安地跳动,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她最终没有触碰那张图,只是深深看了一眼砥石关的位置,仿佛要将那山川河流的走向丶那朱砂黑墨的符号,连同纪崇州按在皮纸上那修长手指的轮廓,一并刻入脑海。然後,她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门扉合拢的轻响,隔绝了那个充满硝烟与权力的世界,也将一个全新的丶更危险的未知,关在了她的身後。

翌日,辰时。

姜雨几乎是踩着第一缕穿透云层的晨光,准时出现在书房外。守卫的士兵显然已得到命令,眼神锐利地扫过她,并未阻拦,只是在她推门而入时,那紧绷的氛围无声地传递着此地的不同寻常。

纪崇州已在案後。他换了一身深青色劲装,更显肩宽腰窄,正伏案疾书,笔走龙蛇。听到门响,他头也未擡,只擡手随意一指桌案一角堆放的卷宗:“那里,三天内看完。”

没有寒暄,没有解释,甚至没有看她一眼。仿佛她只是一个被允许进入特定区域工作的工具。姜雨的心定了定,这种熟悉的丶冰冷的命令感,反而让她从昨夜那种巨大的冲击中找回了一丝脚踏实地的感觉。她依言走过去,指尖触到卷宗冰凉的封皮——是几份关于北境边关粮秣转运丶军械损耗以及历年冬季防务疏漏的详细报告。

她深吸一口气,摒弃所有杂念,坐了下来。翻开卷宗,纸张特有的气味混合着墨香扑面而来。这一次,她的阅读不再是为了逃避或证明什麽,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理解丶分析丶甚至……找出问题。她强迫自己沉浸在那些枯燥的数字丶繁琐的流程和冰冷的描述中,如同一个真正的幕僚。

书房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翻阅卷宗的轻响。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纪崇州搁下笔,捏了捏眉心,似乎被某个问题困扰。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姜雨。她正伏在案上,专注得几乎忘记了周遭的一切。晨曦透过窗棂,勾勒出她纤细却挺直的脊背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的手指偶尔在卷宗某处停下,指尖无意识地轻轻叩击桌面,眉头微蹙,陷入沉思。那份专注,那份沉浸于难题时的纯粹,竟让这冰冷肃杀的书房,生出了一丝奇异的宁静。

纪崇州的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不同于暖阁里那种带着审视与玩味的打量,此刻他的目光更深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他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寂静:“雁回谷去年的粮草损耗,高出定例两成。原因?”

姜雨猛地回神,思绪还沉浸在那些复杂的转运路线里。她迅速在脑中调取刚刚看过的数据,几乎没有停顿地回答:“主因有三。其一,去年冬雪早至且异常酷寒,冻坏驮马百馀匹,导致运力骤减,部分粮秣滞留途中,损耗剧增。其二,雁回谷守将陈德贪墨,虚报损耗,中饱私囊,此点在监察御史的密报中有提及。其三……”她顿了顿,指向卷宗上一处不起眼的标注,“谷中用于储存新粮的仓廪,选址不当,靠近山阴湿冷之地,通风不畅,导致部分粮米霉变。”

她的回答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甚至点出了连卷宗都语焉不详的贪墨细节和仓廪隐患。

纪崇州的眼神微动。他并未对她的回答做任何评价,只是拿起手边另一份更厚的卷宗,随手丢到姜雨面前:“这个,也看看。”

那是关于西线几处关隘军械维护的冗长记录。

姜雨没有多问,默默接过来。挑战变成了常态,沉默成了交流的方式。接下来的日子,她成了这间书房里一道固定的影子。辰时来,有时待到日暮,有时甚至更晚。纪崇州似乎将她当成了一个效率极高的解读者和问题发现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棘手丶繁琐丶甚至晦涩难懂的军务卷宗丢给她。

姜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山川地理丶奇巧机括,而是深入到了这个庞大军事机器的内部——後勤的臃肿丶吏治的腐败丶边关的困苦丶将领的得失……那些冰冷的文字背後,是无数士卒的性命和疆土的安危。她开始理解纪崇州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冷酷背後的沉重。这份理解,并未带来同情,却滋生了一种更复杂的东西——一种近乎同类的丶面对庞大难题时的专注与较劲。

偶尔,当她的见解足够刁钻或发现的问题足够关键时,纪崇州会停下手中的事,听她说完。他的目光会变得格外锐利,像鹰隼锁定了猎物,那审视中开始掺杂进一丝难以言喻的东西——是认可?是惊奇?还是更深沉的丶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兴趣?

一次关于西南边陲土司问题的激烈争论,成为了微妙的转折点。

姜雨根据卷宗和地方志的记载,指出一味弹压只会激起更大反抗,提出“以商路换安定,以学馆易人心”的怀柔之策。纪崇州起初嗤之以鼻,认为她过于天真,不懂蛮夷之地的险恶。两人针锋相对,姜雨引经据典,分析利弊,言辞清晰有力,毫不退让,甚至激动时,指尖重重戳在舆图上那片争议之地。

“强弓硬弩能压服一时,压不住世代的仇恨!商路带来的是盐铁布帛,是活路!学馆教的是礼法规矩,是归化!”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执拗的穿透力,眼神亮得惊人,直视着纪崇州,“将军要的只是边境一时安宁,还是长治久安?”

纪崇州被她眼中那份近乎灼热的信念和毫不掩饰的锋芒钉在原地。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两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看着她,这个被他囚禁丶轻视丶又不得不承认其价值的女子,此刻竟敢如此尖锐地质问他治边的方略。怒火在胸中翻腾,但奇异的是,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压过了怒火——一种棋逢对手的丶被挑战的兴奋,以及……一丝被那耀眼锋芒刺中心脏的悸动。

他猛地一步上前,高大的身影瞬间笼罩了她,带着强烈的压迫感。他并未发怒,只是俯视着她,距离近得能看清她因激动而微微颤动的睫毛和鼻尖渗出的细小汗珠。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像砂纸磨过:“你以为,怀柔就不需要铁血为後盾?没有足够的力量震慑,你的商路和学馆,只会成为豺狼眼中的肥肉!”

他的气息拂过她的额发,带着一种属于战场的丶混合着皮革和冷冽松香的味道。姜雨的心跳骤然失序,被他强大的气场逼得几乎窒息,但骨子里的倔强让她没有後退,只是倔强地仰着头,迎视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那里面翻涌着她看不懂的暗流。

“震慑是手段,不是目的。”她稳住声音,却控制不住微微的颤抖,“将军的铁血,难道不是为了最终能放下铁血的那一天吗?”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纪崇州心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涟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