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杨桃是冬天的水果吗 > 第83章 墨兰(第2页)

第83章 墨兰(第2页)

杨陶困得眼角挂着泪珠,像抱着巨大的玩具熊那样,抱住胡鹭,小声哼哼:“放心吧鹭鹭,我只喜欢你。”

胡鹭睫毛颤动两下,很快又平静下来。

两道呼吸声在房间内纠缠不清,乃至心跳都同频共振。晦暗的天色下,晨曦探出地平线,给漆黑的夜幕点上些白颜料。

梦里的人们拿起笔刷,搅和开亮白的晨曦,逐

渐涂出新一天的色彩,永远明亮的色彩。

世糖赛二轮赛

褚健时带来的命题单上详细解释了第二轮命题“墨与糖”的意义,当水墨与糖艺结合,做出的雕塑又该是何等模样。

二轮赛不再要求参赛者将糖塑架构在蛋糕之上,自由度再次放开,能做的题材也更加广阔。

胡桃队选择用糖艺制作一副立体水墨画,这次的竞赛压力不像一轮赛那般沉重,胡桃队抽到的队伍是半路出家的业馀爱好者,一轮赛表现平平,综合实力也一般。

这次比赛依旧有云端投票环节,现场也邀请来了八百名观衆和几十家媒体,观看直播制作结束後的创意阐述。

胡桃队的制作间换了个位置,离公用工具台非常近,一出门就能拿到要用的工具。这次他们离冠军队和从复活回来的黄金百香果队都很远,整场比赛平静无比,只有熟悉的主持人在场地内游走,时不时来和各个队伍聊天。

此次胡桃队的作品名叫《墨兰》,大小不过一块四十厘米高的长方形画框。用糖制作出的画框二次上色做成胡桃木的样式,画布薄如蝉翼,用薄薄一层糖拉出,冷却後一根手指都能戳破。

由于画布太薄,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用镊子夹起一条条墨色的糖条,微微融化连接处,再挨个拼在画布上。

在大多数人眼中,糖画就只是路边小摊卖的便宜的零嘴,那些焦黄色的糖稀在白石板上拉出抽象的形状,再用一根竹签粘住。

画生肖丶写名字,糖画大概就是这样的形象。

但在世糖赛里,没有人会用一只简笔画的生肖插个竹签就上去比赛,这里的每支队伍,哪怕是最业馀的队伍,也可以用糖作画。

颜色丰富丶线条流畅的作品,不同于简单的街边糖画,更像是栩栩如生的石塑浮雕。糖艺师用糖模拟绘画时的笔触,绘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水墨图。

《墨兰》的制作,仅仅花了四个小时。

墨色的兰草垂落在画布之上,叶片凸起丶栩栩如生。金线几乎成了胡桃队的代表,这次也将数条金线藏在了兰花细长的叶脉中,正如藤缠树的树根处那群金灿灿的苔藓。

展示台上肉眼可见的一切都是用糖做的。

无论是看似像木头的画框丶褪色的画布,还是与画框连接的整片透明‘玻璃板’,全都是用糖做的。

墨兰亭亭而立,叶片长势狂乱,肆意生长丶恨不得穿透画框。在个别叶的末尾,还做出了断墨的效果,活像是一株水墨画里的兰,托生在人间。

《墨兰》赢的轻松,拿到了六张评委的晋级票。

新的作品被送进展区後,一轮赛的作品便统统移到了展馆二区。新作摆在展厅最中心的位置,一幅幅用糖做成的水墨画,每天都吸引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到场观摩。

这甚至引起了不小的热度,衆多媒体争相报道,世糖赛决赛声势浩大,已经远超前几届的总和。

杨陶也喜欢混在看展的人群中,默默欣赏着墨兰和藤缠树,就像看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满眼都是骄傲和自豪。有时听见身旁的路人赞叹墨兰做得美,他甚至会傻乐一整天。

不为别的,就因为墨兰那透亮的糖玻璃,是他拿着打火机一点点消掉气泡才做出来的。所以在路人夸赞这玻璃做得跟真的似的时,他的喜悦都快溢了出来。

自二轮赛结束到最後的决赛,中间有十五天的间隔,留给选手们充足的时间休息和准备。杨陶并不是每天都来展馆,他说的常来,也只有三四次。

站在墨兰面前,杨陶自言自语地感叹:“希望接替你这个位置的,还是我们的作品。你知道不,我们憋了个大招,决赛放出来能吓死所有人。”

墨兰连叶片都不曾抖动半分。它自诞生之初便万衆瞩目,坐落在展厅的最中央,每一个看展的观衆,都绕不开这朵狂放的兰花。

杨陶独自一人,与墨兰相对而立。

今天胡鹭去世糖赛开会,杨陶便待在展区等他结束,正好再和墨兰‘腻歪腻歪’,它自从被送上展台,就不再属于胡桃队,而是冠上了世糖赛的名字。

这是世糖赛的规矩,每件进展的作品,都归属世糖赛管理。也就是说,从晋级的勋章戴在墨兰的展柜外那一刻起,这朵兰花就已经易主。

想到这,杨陶有些唏嘘。他依依不舍地看着墨兰,似乎在做最後的道别。

身後是喧闹的人群,在纷乱的人声中,一道熟悉的声音忽然响起:“小陶……是小陶吗?”

这声音无比清晰地落进杨陶耳中,他顿时浑身僵硬,整个人如坠冰窟,久久不敢回头。

那是他记忆中的噩梦才有的声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