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杨桃冬天怎么保存方法 > 第22章 熬糖(第2页)

第22章 熬糖(第2页)

胡鹭没什麽自信,硬着头皮开火熬糖。贵舜雷厉风行,连一点缓冲的时间都没留给胡鹭,胡鹭不免有些紧张,连擦拭矽胶垫的动作都显得有些僵硬。

而不知何时,唐兰山站到了制作台周边,他静静地看着,也不说话,视线紧盯着小锅中正缓缓融化的糖浆,看不出在想着什麽。

回想《糖塑道》第一章,熬糖要讲求配比丶温度丶调色。

胡鹭静下心神,时不时用手遮在小锅上方试探糖浆温度,直到糖沙融化为糖浆,在锅中冒出小泡,又逐渐翻滚为大炮,他挑中一盒用过大半的食用色素,缓缓向锅中滴入两滴。

只需要两滴,粉色随着糖泡席卷整锅糖浆,用一根搅拌棒,顺时针缓缓搅动,让色素充分融入糖浆,一锅‘粉糖’便成功诞生。

超过百摄氏度的糖浆需要倒在矽胶垫上降温,刚一到出锅,便在矽胶垫上四散开来,眼看要流出垫外,贵舜没忍住出声提醒:“先倒一半就行了,不然你要被烫死。”

胡鹭忙收手,将小锅重新放回电磁炉上,顺手打开烤灯,戴好手套丶凝心聚气,静静等待着糖浆降温。

传统的糖塑中,由于未引入烤灯,制作者必须赶着时间将烫拉出形状,但凡迟了慢了,糖便无法塑型。如今有了烤灯,糖艺师们有更多的时间打磨细节,中式糖塑也逐渐向翻糖类糖塑的真实感和高精度靠拢。

等待降温的时间,胡鹭回想着《糖塑道》中第二章的内容。

吹丶拉丶塑,三种不同的技法,能做出大不相同的形态,最适合入门的无疑是拉糖,胡鹭打算先拉朵简单的牡丹花。

糖浆降温後挪至烤灯下让其保持温度,从中取出一小块仍旧滚烫的糖块,胡鹭被烫得暗暗咬住後槽牙,即使隔着手套,也难以适应这样的温度。

贵舜心知大多初学者都有这道坎,也就没有出声。开始是克服糖浆的烫,到後来,不仅仅要适应这份烫,还得直接捏着精细的部件放在酒精灯上烤,火苗稍不注意就会烧到手指。

做糖塑的,手上胳膊上总会有烫疤,即使再小心也避免不了,更何况小心也会让心不静,若一门心思都想着怎麽不烫手,那还捏什麽糖。

胡鹭一声不吭,好在戴着手套,温度稍微降下些许,他也能忍着烫开始拉糖。

想让糖呈现金属的光泽感,需要快速反复拉伸,将空气拉入糖中,这是一项不需要多少技术的活,只要手够快就行。

然而胡鹭手中的糖,中部越拉越细,两端却大块堆积,始终保持着原样。无奈,他只能将整块糖都团成一团,重新开始拉伸,这样一来一回,虽然光泽感勉强拉出来了,但却并不顺滑,期间掺杂着些许颜色的断层。

已经拉到这了,胡鹭也没法重来,他直接将拉好的糖分成小块,一个个分开在操作台上。为了不让块与块之间粘连,中间间隔很大,空气便在这些间隔中快速流通。

一小块粉色的糖放在掌心,用拇指单独揉捏,拉伸後将其压在手心,使边缘呈现出花瓣的褶皱。

做花瓣的难度不高,但很费时间。中式糖塑不像翻糖那样能直接用模具压出花瓣的形状,只能通过手的操作,不断重复拉花压褶的过程,有时一朵牡丹甚至要做百来片花瓣,十分考验耐心。

做好第一片花瓣後,胡鹭听见杨陶小声地鼓励他,夸他花瓣做得十分好看,他顿时干劲满满,拉花瓣的动作也逐渐熟练了起来。

然而新的花瓣还没拉完,方才分开的糖块已经有了凝固的趋势,逐渐变得韧性十足不好拉伸。胡鹭只好将它们重新放在烤灯下加热,但烤灯下还有一滩没拉过缎光的糖,凝固的糖块融化後,不出意外地和它们粘在了一起。

胡鹭忍着烫,手上动作慌乱起来,焦急地想将两种不同质感的糖分开,却越忙越乱,反倒让它们混得更厉害。

“不要管那些了,这些花瓣够用,先拼出来再说。”贵舜将烤灯台挪走,点燃酒精灯,推到胡鹭面前。

胡鹭手心里还有最後一坨用作捏花蕊的糖,他这时才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给花蕊调上别的颜色,但现在再用色素也来不及了,只能破罐子破摔,粉色花瓣配粉色花蕊,虽然颜色相同,但好在质感有异,配色不算太难看。

将凝固後一片片花瓣的根部对准酒精灯的火焰,微微融化些许,再轻轻拼在花蕊之上,虽有些粗糙,但大体上看,已然是一朵漂亮的牡丹花。

胡鹭将花捧在手心,整个过程中始终憋在心头的浊气,终于随着牡丹的完成缓缓呼出。即使这朵花在他掌心显得十分小巧,甚至从他的视角来看,花瓣拼接的有些歪斜,但这仍然是一朵完整的牡丹,是他生平第一次亲手做出的糖塑。

贵舜从胡鹭手里接过这朵粉白色牡丹,快速拉糖时融入的空气为花瓣镀上金属般银白色的光,让这朵牡丹看起来像是银做的一般。

“不错,挺好的。”贵舜勉强满意地点头,“你以前学过?”

“没有,只看书,今天第一次做。”

“那还挺好,很多初学者第一次连拉光泽都拉不好。”

正当杨陶准备扑倒胡鹭身上好好吹吹彩虹屁时,始终沉默不语的唐兰山却忽然开口:“你看的哪本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