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燕雀安知鸿鹄志下一句对联 > 7 反应(第2页)

7 反应(第2页)

况且皇上虽在这里三天,却并未提过免她请安一事,那女人又是凭什麽得了皇上怜惜?

宫里不比家里,容不得她这个小小宝林摔些器物发作,景宝林只得把指甲狠狠攥进肉里:“江氏,你我走着瞧吧。”

如果江书鸿能听到她这话,一定会莫名其妙:你我二人又何时需要比个高下了?

她从未对标景宝林,也未对标这一批一同进来的任何人,甚至也未曾想和高位那些嫔妃争什麽。这後宫的女人一茬接一茬,赢了一个,又怎麽保证赢下一个?她从未想过和她们斗。

她要直击重点,拿下皇上,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这不代表,别人找上门来她还要躲着。得罪过她的,也别想过得好。

说的就是你们,薛昭容和刘采女。

却说这日晚上,萧景明来到锦绣居,自是又一晚好滋味。

正当江书鸿也以为皇上要再来,准备找个理由避一避风头时,他的光临戛然而止了。

并不是锦绣居不得皇上意了,而是边疆战事又起,战报频传,绊住了皇上的脚,接下来近十日都未曾进过後宫。

大晟国的北部毗邻几个小国,如匈奴丶鲜卑丶柔然丶突厥等,时人统称为“北狄”。北狄诸国常有进犯,虽国力都不强,却因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机动性,总无法被一网打尽,是以边境常年是有兵力防着的。

然而北狄这些小国,不知怎麽突然学聪明了,竟联合起来进军大晟!

以大晟的国力,其中任何单一的小国都不足为惧,然而其联合起来,便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原本大晟的优势就在于人数衆多,如今人数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中原的士兵又向来不如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措手不及间,边境线竟有部分失守。

建国以来,大晟何时有过这种危机?若不能解决,便是永熙帝遗臭万年的罪过了。

因此萧景明这几日焦头烂额,确实没有半点踏入後宫的心思。

……

江书鸿记得,江书祺就是在这场战事中积攒起了功名。

他生来锦衣玉食,十指不沾尘沙,连马鞍都是铺了三层软绸的。

这样的哥哥在边境北部的黄沙里,面容会被朔风吹得皴裂吗?十指会因握枪持剑磨出茧子吗?他吃得惯粗粝的军粮吗?

她的哥哥退敌十二阵,斩首八百,班师回朝时被皇帝亲封左骁卫大将军。

她的哥哥放着京城的繁华和世家子弟的享受不要,自请重回边境,镇守疆土,以防北狄再犯。

于是皇帝才又封了他边三镇节度使,亲口说“有爱卿在,朕高枕无忧”。

于是哥哥每逢受人弹劾,皇帝扶额忧心之时,她都在旁安慰说:“只要皇上信哥哥就好。”

只要皇上信哥哥就好。

而如今,四年後的她,灵魂在皇上的身体里,终于得知了这些弹劾是出自皇上的授意。

还有什麽她不知道的丶皇上瞒着她的丶叫她和哥哥被耍得团团转的事吗?

江书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批阅起奏折,试图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出乎意料地,批阅奏折对她并不困难。皇帝这具身体好像带有肌肉记忆,落笔就是萧景明的字体;她又常在养心殿伺候笔墨,模仿他的语气也并不难。

“……恳请缓征钱粮,以免民困。”

不是这个,却也紧急,她批阅道:“依议。务令实惠及民,毋任吏胥舞弊。”

“……潘庭柏晓畅河务,可授总理河道,督修黄淮。”

也不是这个,但举荐这人父亲提过,是踏实办事之才,她便批复:“依卿所奏,着潘庭柏以右都御史衔总理河漕。”

“……恭惟皇上德配乾坤,明同日月,敬祝万岁万万岁。伏乞圣鉴。”

纯粹的拍马屁,江书鸿:“朕安。尔等官吏,惟当以爱养百姓为要。”

一通批阅下来,奏折中并不见她要找的内容。江书鸿思索片刻,走向了平日并不让後妃进入的养心殿小书房。

即使受宠如她,也从未被召来这里过。

翻腾一阵,终于在书桌找到一处暗格,里头是一沓密信。江书鸿随手抽出一张,上面赫然写着:

“尚书左侍郎夏氏与中书令薛氏交往过密…”

她的瞳孔骤然放大——几年前那桩旧事,她想不明白的疑点,终于找到了答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