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挺好啊,交趾黄檀的衣柜,柚木的梳妆台,斗柜由楠木打造,次卧那张架子床看起来像榉木的。”
上下三层全部逛完,萧妧妧可以笃定的说,这间洋房的前任主人非富即贵。
用得起煤气的家庭在海城可不多见。
苏娇娇跟着多看两眼家具,暗道一声难怪,难怪房主要求多加1000美金,说是补家具的差。
“看,还都是榫卯结构呢。”
苏娇娇绕着柜子丶床转了一圈,全方位展示给萧妧妧看。
萧妧妧要得急,她买得也急,这两天刚过完户,只苏管家派人过来打扫过两次,严格说起来,这算是苏娇娇头一回见到花园洋房的真实环境。
住不住的另说,反正她只需要一套存在于租界的房子保存文物,是以价格合适能尽快到手就足够了。
苏娇娇想起什麽,问:“我记得你那里也有很多人会买这种老式家具,而且它们用料不差,要不要给你挪回去?”
萧妧妧搓了搓手,笑容腼腆,“可以吗?方便的话我就挪。”
面上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实际萧妧妧心里美滋滋,要不是苏娇娇先开口,她还要措辞一下委婉地提出来。
这些家具肯定不能当古董卖,也远到不了古董的程度,但它们用料足够好,她舍不得留在房子里落灰,最後沦落到废品站当柴烧。
苏娇娇不知道她在腼腆什麽,说:“没人住,家具放久了是要坏的,你用得上不如挪回去。
再说,这钱都是你出的,拿点家具算什麽。”
萧妧妧摩拳擦掌:“娇娇姐,回书房去,红木的书柜我看上了,还有主卧的黄花梨梳妆台,次卧的柚木梳妆台,楠木的斗柜……”
苏娇娇似笑非笑斜睨她一眼,依言折回几个房间搬家具。
看上的名贵木料全搬走,搬不走的默默可惜两秒,而後忙着找地方存文物。
这年代的房子有个非常明显的好处,房主大多会挖地窖或者暗格,用于存储丶避难。
两人费了点工夫研究房型,几次摸索,终于在厨房流理台後面发现一间隔间。
隔间的门既隐蔽又显眼,它是一堵一米宽的大白墙,墙上挂着蒸屉等杂物,但墙壁与流理台固定,必须先推动流理台才能连带着打开隔间隐藏门。
萧妧妧第一次见这种类型的隐藏门,拉着苏娇娇琢磨好一会,然後才举着手电筒往隔间探索。
所谓隔间和地窖差不多,沿着楼梯向下是一间20平左右的密闭房间,看地面痕迹,此前应该摆放过不少箱子柜子。
苏娇娇环顾一圈,特意去找楼梯脚,那里果然空出来一块鸡肋的面积。
“砌墙我有经验,咱们就把东西藏楼梯脚吧?”
一回生二回熟,帮着藏过一次汉锦後,苏娇娇很有心得。
按照萧妧妧的说法,最多十年,这些文物便可以重建光明,藏十年和藏一百年比,难度锐减。
萧妧妧没什麽意见,反正文物交给苏娇娇安排了,一切由她做主。
苏娇娇没打算立刻动手,她们目前还在到处搜罗文物呢,粗浅商量一下方案,分配一下後续安排,两人重新回到厨房,使出吃奶力气拖动流理台,关上隔间隐藏门。
苏娇娇拍去身上灰尘浮土,擦干净鞋面,拎起包,端着贵妇人姿态回到小轿车上,出发汇司拍卖行。
汇司拍卖行同样位于租界,车程十分钟左右。
萧妧妧先是看见一栋西式风格建筑,随後看见建筑长长阶梯上等候的苏管家。
苏娇娇小声提醒她记下编号,推开车门,与苏管家一同走进这栋洋气的大楼。
汇司拍卖行按当下的话来说是洋行,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一小部分是洋人,顾客里洋人占据极大比例。
苏娇娇举起折扇挡面,低声对萧妧妧解释:“汇司拍卖行最早由英商创立,主要从事佣金代理和拍卖业务。
发展到如今已经四十年,汇司在海城有不小的名气,口碑也很不错。”
“据我所知,离开海城回海外的洋人们,大多选择汇司处理他们在海城的物品。
受局势影响,现在更多是迁往海外的富商们变卖藏品和资産,比如房屋丶地産丶机器丶厂子等,时常登报拍卖。”
“汇司在上周办过一次拍卖,邮票专场,我记得你说邮票崩盘了,便没告诉你。
今天一共60件古董藏品,有瓷器有青铜器还有书画。”
“我托人打听过,汇司的古董专场每月一次,有私人藏品,也有盗墓贼浑水摸鱼。
这些年盗墓贼越发猖狂,不知道多少文物通过汇司流向国外。”
说到这里,苏娇娇恨得牙痒痒。
萧妧妧毫不意外,在法律健全的和平年代都有人干缺德事,何况战乱频发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拍卖业务可谓野蛮生长,毫无规矩可言,盗墓贼以及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大肆借助这些洋行以各种名义盗走了珍贵文物。
苏娇娇简单交待两句,随顺着人流往拍卖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