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放蜂的最佳时间 > 第六十二章 金鸟笼(第1页)

第六十二章 金鸟笼(第1页)

第六十二章金鸟笼

思虑再三,温夕岚决定说实话。然而她刚要啓齿,忽听着有人敲门,没等温夕岚说出“请进”,房门已经被推开了,馀玉音捧着一盆苹果进来。

“哎哟,我进来的不是时候吧?你们不要只顾着说话,讲得嘴巴都干了,来吃点水果,这苹果又甜又脆。”

她看似热情,其实笑容诡谲,大有含义的眼神四处乱飘,让温夕岚吞苍蝇似的难受,只庆幸自己话头缩的快,否则要被听去一言半句。

“舅妈,我们不吃苹果了。”温夕岚起身道,“城南办有要紧事,谷冰是来通知我回去的。”

“这麽晚了还要回去呀?你们都不下班的啊?”馀玉音眼珠一转,又向谷冰笑道,“下次再有要紧事嘛,打个电话来就行了,不必亲自跑一趟。”

谷冰听出客气里含有警告,于是赔笑道:“晚上行路不安全,杨专员特意让我来接温秘书。”

这说法勉强能过去,但馀玉音不相信。没等她继续刁难,温夕岚已经不耐烦道:“舅妈,苹果我们不吃了,你端下去吧,别浪费了。”

她说着拿了薄大衣和皮包,向谷冰打个眼色,率先向门口走去。谷冰客套着冲馀玉音点点头,跟着温夕岚快步出来,等出了家门,温夕岚才道:“图纸没给她看见吧?”

“没有,亏得我手快,门一响就收起来了。”

“这麽重要的事也不该在家里说,”温夕岚懊恼道,“我们一早就该出来,找个清静地方。”

“我急着想看见图纸,这才直接找来了。”谷冰感到抱歉,“没考虑到你家里人的想法,是我疏忽了。”

温夕岚摆了摆手,表示与他无关。但她也着实发愁,这样大的秘密,不知道去哪里讲才好。夜晚的咖啡馆不时受日本人骚扰,孙照野死在四方城,这时候的城南办还不知道闹成什麽样子,回去了也没办法静心商量,然而大事不等人,细菌战已经成为荼毒同胞的手段之一,时不我待,能破坏一处是一处。

“要麽去我家吧,”谷冰提议,“虽然乱,至少没有耳朵偷听。”

温夕岚想,眼下这是妥当的去处了。

话讲到这里,他们正经过电车站,最後一班车刚好来了,两人跳上电车,并肩坐在黑沉沉的车厢里,电车的铃铛慢慢摇晃着,掠过初春的夜景。

等到了谷冰家,温夕岚想,她两次来都是晚上,没看清这一片究竟什麽模样,如果没有谷冰领路,她也找不到谷冰家住何方。相似的木板房很容易让人迷路,只有长时间生活在这里,才知道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

谷冰家相对好认,因为门前有空地和大树,一盏马灯悬挂在树上,谷满大弯腰整理今天收集的破烂。谷冰唤了声爹爹,他仓皇地回头,看见来了客人,又扎着手站起身,说要去借茶叶。

温夕岚刚要说不必,却感觉到谷冰碰了碰自己。她明白,谷冰想让谷满大去借茶叶,这样他们能从容说话。她于是不再客气,等谷满大往弟弟家的板房走去後,这才跟着谷冰回到他屋里。

谷冰不常回来,他的小屋被各类纸板报纸占去一半,只有一床一桌仍旧摆着,收拾得整整齐齐。

谷冰请温夕岚在唯一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坐在床边,两个人接着商量如何捣毁基地。温夕岚坦率道:“自从罗老师走了,我和组织上断了联系,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干成这件事吗?”

两个人?

捣毁细菌基地可不是从晴川家盗取枫林晚,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谷冰愣了会儿神,不由叹道:“如果能找到刘良就好了。”

提到刘良,却提醒了温夕岚。罗一平给刘良留下遗言,说到刘良有许多警察学校的爱国同学,他们是是可以发展的力量。而且,刘良在浦口车辆车参与醒东会的活动,也认识不少车厂的工人骨干,如果能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

她正在思忖,忽听着谷满大在板房外头喊:“谷冰,茶叶拿来了,你出来冲杯茶,请客人喝。”

谷冰答应一声,慌张着出去了。温夕岚独自坐着,打量着谷冰的小天地,这里收拾得过于干净,除了生活必需品,没有一件多馀的东西。

温夕岚又转过目光,借着昏黄的灯光看向另一边堆到天花板的旧物,泛黄的报纸有股子霉味,收藏这麽多,也不知道最早的能追溯到哪一年。

出于档案员的职业敏感,她忽然有了兴趣,于是起身走到报纸堆前,想随手拿一件来看。谁知她抽报纸用力过猛,弄得旁边一摞牛皮纸袋子滑下来,稀里哗啦撒了一地。

温夕岚暗道失礼,连忙蹲下去捡。那些牛皮纸袋都装着东西,厚墩墩的,甚至封口上盖着红色的火漆,虽然年月久了,红漆逐渐发灰,但仍然能看到上面印着字。

把纸袋重新码回去之後,温夕岚一时好奇,拿了一个凑到灯下去看,火漆上模糊钤着几个字:第一监狱封。

第一监狱就是老虎桥45号。全面抗战爆发前,许多“政治犯”都关在里面。温夕岚意识到这是城破後没来得及带走的档案,她不及多想,立即撕开了火漆封印,从里面掏出一只粗白线装订的卷宗,封面写着:逆犯张周。

这名字很陌生,温夕岚没听过,她于是翻开卷宗,一页页看了下去,原来这个张周是中共地下党在南京的交通员,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之後熬不过刑讯,交代了与自己单独联系的高级潜伏人员“金鸟笼”,他们每周六的下午两点,在白鹭洲春茶社的七号桌见面,届时桌上会放一支金箔制成的书签,是一只鸟笼。

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联系方式。

口供的落款时间是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温夕岚算了算,正是1937年的11月,再有一个月,南京保卫战就要开打了,而这时候的国民政府,已经陷入慌张迁都之中。

她在牛皮纸袋里找到一份备考表,被印证了想法,上面由档案员记录着:封存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转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