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魔族的小殿下 > 第六十四章 润物细无声(第1页)

第六十四章 润物细无声(第1页)

第六十四章“润物”细无声

永和宫的熏香,日复一日,袅袅不散。

那是一种昂贵的丶名为“九和香”的贡品,沉郁馥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腻,仿佛要将这深宫所有的腐朽与秘密都包裹丶掩埋。

然而,无论香气如何浓烈,也驱不散拓跋岚心头那层化不开的寒冰。

她的日子,如同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幕都围绕着那紫檀木龙榻上日渐衰朽的老皇帝展开。她依旧是那个温婉柔顺丶眉目间与逝去“贤妃”肖似得惊人的德妃娘娘,一个被精心雕琢的影子。

清晨,微光初透。

拓跋岚已梳洗完毕,乌发一丝不茍地绾成云髻,只簪一枚素雅的玉簪。

她换上一身月白色绣缠枝莲的宫装,颜色清浅,更衬得她弱不胜衣,惹人怜惜。

贴身宫女紫苏捧来温水与帕子,她仔细净了手,每一个指节都洗得泛白,仿佛要洗去某种无形的污秽。

“去御药房。”她的声音平淡无波。

“是,娘娘。”紫苏恭敬应声,心中却为娘娘的“爱”而感慨,日日如此,风雨无阻。

御药房内,弥漫着浓郁复杂的药草气息。巨大的铜药炉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深褐色的药汁,蒸汽缭绕。当值的太医和药童丶太监宫女们见到德妃亲临,纷纷躬身行礼,脸上无不带着敬佩与讨好。

“参见德妃娘娘。”

“免礼。”拓跋岚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正由一位老御医斟酌的药方上。那是皇帝今日的“安神养心汤”方子,汇集了十几味名贵药材。她莲步轻移,走到药柜前,纤纤玉指精准地拉开几个装着顶级补品的抽屉。

“王太医”她声音轻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思,“本宫昨夜翻阅古籍,见有方云,百年老参之须,取其至精之气,最能固本;天山雪莲花瓣,生于极寒,性却温润,可涤荡脏腑沉疴;深海珍珠粉,乃水之精魄,安神定惊尤胜寻常。陛下龙体沉疴已久,虚不受补,然此三物,性极平和,或可添入陛下的药中,徐徐图之,以助龙元?”

她语气恳切,引经据典,神情专注得如同在探讨一门高深的学问。王太医捋着花白的胡须,仔细看着拓跋岚取出的那一点点参须丶几片薄如蝉翼的雪莲花瓣丶一小撮细若粉尘的珍珠粉。

这些东西确实都是千金难求的极品,药性也确实如德妃所言,平和滋补。他心中暗赞德妃娘娘不仅情深,更是用心,竟如此钻研药理为陛下分忧。

“娘娘思虑周全!此三物皆是温补圣品,添入主方,君臣相佐,确能锦上添花,于龙体大有裨益!”王太医连连点头,示意药童按德妃娘娘的指示添加。

拓跋岚唇角勾起一丝极淡丶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像是欣慰,又像是某种更深的嘲讽。

她亲自看着药童将那几样“珍品”投入沸腾的药锅中。然後,她便在御药房一角的紫檀木椅上坐了下来,手捧一卷医书,安静地守着那炉药。

时间在氤氲的药气中缓慢流淌。两个时辰,她纹丝不动,目光时而落在书卷上,时而落在翻滚的药汁上,专注得仿佛那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只有她自己知道,袖中那个紧贴着手臂肌肤的羊脂玉瓶,冰冷刺骨,时刻提醒着她真实的使命。

药汁渐渐收浓,颜色变得如墨般深黑,散发出更加苦涩浓烈的气味。在药童准备熄火丶滤药前的最後一刻,拓跋岚放下书卷,款款起身。

“本宫来试试火候。”她拿起长柄药勺,轻轻搅动着粘稠的药液。动作优雅而自然。

就在这一搅之间,无人察觉的瞬间,她宽大的袖袍巧妙地遮挡了动作。袖中那冰冷的玉瓶瓶口悄然滑出,一滴丶两滴……无色无味丶粘稠如露的“牵机引”毒液,精准地滴入滚烫浓黑的药汁中心。

那毒液遇热即溶,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玉瓶的分量,在她感知中,又轻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陛下,药熬好了,温度正合适。”

拓跋岚亲自端着那碗盛在极品白玉药盏中的“安神养心汤”,步履轻缓地走进皇帝的寝殿,殿内弥漫着更浓重的药味和老人身上衰败的气息。

龙榻上,老皇帝形容枯槁,眼窝深陷,浑浊的眼珠转动着,在看到拓跋岚时,才勉强聚起一丝微弱的光。

她跪坐在龙榻边的锦垫上,姿态卑微而虔诚。用银匙舀起一勺药汁,放在唇边,极其轻柔地吹了吹,才小心翼翼地递到皇帝干裂的唇边。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琉璃。

“唔……”皇帝费力地张开嘴,吞咽着那苦涩至极的液体。强烈的药味让他眉头紧锁,喉间发出嗬嗬的声响。

然而,眼前这张酷似他魂牵梦萦丶早已香消玉殒的爱妃的容颜,那低眉顺眼的温婉,似乎将这难以忍受的苦涩也冲淡了些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