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赤眼蜂的发育过程 > 第四十八章 望故乡(第1页)

第四十八章 望故乡(第1页)

第四十八章望故乡

杨时文伤势渐好,谷冰也有一阵子没回家了,这晚上,杨时文准他回家看看,只让萧戈接自己回去。

路上,杨时文道:“昨晚只顾着同谷冰说话,倒忘记问你,刘良安排得怎麽样?老商没说什麽吧?”

“商厂长并没二话,只是车辆厂最近不太平。”萧戈道,“在闹罢工。”

“哦?为什麽事情?”

“说起来又是日本人讨嫌,压榨工人也就算了,有些事不上路子。”萧戈愤愤道,“厂里有个吕技师,手艺数一数二的,每次日本人送铁壳车来修,都由他带班主持的。上个月又送了一批来,吕技师大半个月吃住在车间,好容易快完工了,他抽空回了趟家,才知道老婆和女儿被日本人糟蹋了!老婆还好些,女儿疯掉了,光着身子到处跑,又哭又笑的!”

杨时文心里咯噔一下,暗想又是这些事。

“吕技师找日本人理论,结果被揍了一顿,他又去找商厂长。商厂长能有什麽办法?只能安抚他,说是去给他讨公道的,其实不过拖时间,想着混过去!”萧戈又道,“结果吕技师受不了,拿了把杀猪刀,把老婆和女儿都捅死了,又放火烧了房子,一家三口就这麽……”

他说到这里说不下去,长叹一声。

“为了这事,厂里工人闹罢工?”

“工人说吕技师一心一意给日本人修铁壳车,到头来换这个下场!当狗都没有活路啊!”

铁壳车指一种能架机枪的越野轻甲车,开出去清乡和镇压游击队。中国人替他们修车,修好了去打中国人,这事情实在是……

“结果怎麽样呢?”杨时文接着问。

“工人罢工,修车进度完成不了,日本人只能妥协,将犯事的几个绑起来,一人抽了三十鞭子,赶出了车辆厂。”

“指望中国工人干活,也舍不得杀几个日本脑袋来赔罪。”杨时文冷笑,“我不明白日本人,他们是想在中国长待下去,还是想干一票就走。”

“长待是待不住的,不过是看能耗多久。”

杨时文意外,连萧戈都看出日本人不长久,也难怪朱长乐急着找退路。枫林晚算是把退路接上了,现在,只剩如何走上去。

“你很果断,能把刘良抢出来。这人很重要,落到孙照野手里就麻烦了。”杨时文转过话题,“车没什麽事吧?”

“被枪子儿撞了两个瘪坑,在车辆厂顺手修了。”

“那就好。另外,刘良的下落不要告诉谷冰。”

萧戈答是,并没有问为什麽。杨时文许多事都不告诉他,他也从不打听。

******

那天之後下了一场大雪,南京进入数九寒冬。

对那时候的南京人来说,冬天是凄惨的记忆,因为南京沦陷在十二月的第二周,正值隆冬。而接下来的六周地狱,让南京无比寒冷,是无家可归丶无处可藏的冷。

到了十二月下旬,这家那户的都开始烧纸钱,虽然日子不同,但每天都有人烧。有说法纸钱不能躲着烧,过世的拿不着,要到大马路上烧,最好迎着风口,风把纸灰扬上天了,那就是拿着了。

在满街焦煳味的日子里,南京人情绪不好,不要讲老百姓,汪政府的官员也心情低落。物伤同类,烧纸钱的焦煳味提醒每个中国人,日本人太狠了。

当然也有不肯面对现实的。馀玉音算一个,她半个月不出门,说外头味道难闻,影响心情,叫她想起提心吊胆的日子。

大屠杀的六周,赵思泉躲在一个意大利人家里。那人同南京政府做生意,常去财政部结款,因此认得赵思泉,也把他当朋友。日本人给意大利人面子,没来骚扰他们,赵思泉得以保住一家老小,但也吓得够呛。

馀玉音最怕被唤起这段回忆,她五心烦躁,只想拿人作法,于是抱怨温夕岚嫁不出去,要赵思泉再探乔次长的心思。

赵思泉被念叨的烦起来,说:“乔次长有人选了!”

“什麽!被人抢掉了!”馀玉音睁大眼睛,“是什麽人?”

“说起来你认得,以前办公室的秘书小田,田荷。”

馀玉音先是吃惊,接着将两手一拍:“我就讲,论到有眼色会来事,温夕岚提不上筷子!你看好玩吧?有这个舅舅保驾护航,她抢不过没背景的丫头!”

“小夕不肯巴结!她要是肯的,哪里轮到别人?”赵思泉叹气,“她也不知在想什麽,过了年可就三十岁了!”

“仗着有几分姿色,东挑西拣,可不就是这坏毛病?这麽拖下去,难道要我们养她到老?赵思泉,我不肯的哦!”

“你又瞎说!”赵思泉啧一声,“又不是只有乔次长一个男人,错过就错过了,天塌不下来!”

他说罢开会去了,馀玉音的恼火无处发泄,只能找温母的麻烦。当然,温母受委屈也不会告诉温夕岚,免得叫她心情不好。

受烧纸钱影响的不只有馀玉音,还有晴川气的厨娘慧子。

自从九石被炸死,她成天以泪洗面,整个人憔悴了许多,眼窝凹了下去,皮肤也变得蜡黄。入冬之後,熟悉的烧纸味让慧子想起来,这是中国古老的祭奠仪式,能让逝去的亲人在异世有钱花。

慧子想,九石是在中国死的,他的魂和中国人的魂混在一起,他也需要花钱。她于是买了些黄表纸,到江苏路菜场边的巷口烧,那里留着焚烧过的痕迹,想来是能“拿到钱”的好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