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他也没措辞好改如何开口。
关于承端郡王父子和丁劳的死。
想到这些事,他又没了胃口,好在之前多少用了些饭,不至于真的一点儿没吃。杜知津收拾完碗筷,看着院中人的身影暗自苦恼。
要怎麽才能说服阿墨多吃点呢?
用过饭,应见画照例把院中翻晒的草药收起来。琉璃京在北边,有许多锦溪城不曾见过的药草。他一见到就走不动道,医师的本能作祟,忍不住这买一点那买一点,囤起来研究。
横竖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杜知津和他一起整理。他们租的是一进的屋子,院子不算大,被井占去一块地,能铺晒草药的地方更少了,因此,有些草药是晾在屋顶的,非她去收不可。
杜知津第一次用轻功上屋顶的时候没注意时间,正好是买菜的点,不少人看到她“唰”地飞上去,又“唰”地飞下来,很是惹了一小阵风波。从此,总有孩子拿着一颗糖请她摘风筝,或者谁家的腊肉被猫叼上屋顶,也会有人提两棵白菜请她帮忙。
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杜知津一一应下。次数多了,应见画问她,要不要他出面替她拒了。
“拒了?为什麽?”她问。
“你不觉得,做这些事很浪费时间吗?你以前降妖除魔收的报酬很高吧。”
杜知津想了想,回答:“可是就算受人之托除妖,我所求的也不是报酬。”她又问,“那阿墨你呢?你明明可以进太医院,为什麽甘心在这里替小孩看病?”
自从应见画一针把袁小宝扎好丶甚至扎乖的事情流传开後,带着孩子上门看病的人就多了。应见画来者不拒,最多的时候,杜知津半个时辰做了二十个马扎,就为了让人有地方坐。
他们不收钱,于是大家或提肉或挎蛋,总之都不空手来。原本也有人捉了鱼送来,被杜知津婉拒了。
鱼在他们家的地位可不一般,只能是她亲自捉的。
扯远了,杜知津记得当时她问出那个问题後,应见画沉默了好一会,仿佛连他自己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最後,他只说,也许是和她沾染了江湖气。
因为和她在一起,使他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轻盈而动人,于是不自觉地一次又一次向其他人伸出援手。
这算什麽?由于道侣是正派所以我弃暗投明了?
应见画捧着新买的话本如是想。
大暑後,昼渐长,夜渐短。杜知津抓住最後一缕霞光,把屋顶上的所有药簸收完。
她翻身跃下,在应见画的惊呼中行了个漂亮的身法,落地时不停朝他眨眼。
应见画忍俊不禁,故意假装不懂她的暗示,兀自翻着药材。
杜知津不高兴了,凑到他身侧小声哼唧,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阿墨,如果我和药材同时掉进水里,你救谁?”
应见画:“。。。。。。少听婶娘们东扯西扯,你又不是不会水。”
此话一出,假伤心顿时变成了真伤心。杜知津受伤地捂着胸口,满脸不可置信,眼角压成委屈的弧度。应见画手上动作一顿,不知道她怎麽今天反应这麽大,立刻道:“我说错话了,你别生气。”
“哼。”她拿醉岚戳了一下药簸。
他抿抿唇,讨好地喊道:“剑仙?淮舟真人?”
“哼哼。”双剑齐发,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药架戳翻了。
晒了三天药的应见画:“。。。。。。”
杜知津:“。。。。。。咳咳,其实丶我就是想和你一起去逛夜市!”
她听袁小宝说了,夜市上有很多新奇又美味的小吃,这样阿墨总愿意多吃一点了吧!
应见画拿她没办法,半推半就地同意了。杜知津兴高采烈地换上了外出的衣服,特意把“舟”字玉佩挂上。
见此,他也不动声色地将“墨”字玉佩摆正。
两人出门,国丧不久的缘故,此时的夜市规模并不大,但杜知津还是被各色的小摊小铺吸引了目光。她买什麽都买两份,美其名曰“有福同享”,应见画只能接受,不知不觉也吃了八分饱。
“那边有卖祈福河灯的,我去问问价。”
他点点头,寻了个摊子坐着等她。天色已暗,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花市灯如昼。
也不知道卖河灯的老板会不会听她是外地口音故意擡价。。。。。。怀揣着淡淡的忧虑,他打开刚买的油纸包,拿了一块点心慢慢吃。
忽地,他于熙攘的人潮中看到了一个熟悉但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身影,身心如坠冰窟。
那是丶陆平?!
【作者有话说】
平平淡淡才是真,想写种田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