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都乐呵地看去,就见这人的八宝粥里,除了黄豆丶花生丶肉跟萝卜之外,里面又放了些辣椒,看着便口感粘稠,味道浓厚。
“这个吃起来怎麽样?”
别的口味再离谱也还是能够接受,但是这个辣口的八宝粥,还真是没有见过。
“你们自己尝尝,麻辣鲜香的。”
才进来的人听说有辣口的八宝粥,都好奇得很,都说要尝一尝。
沈大娘他们几个今儿不用过来帮着捏馄饨,绕是这样,从一早开始就有人不断的过来看看用不用帮忙。
实在是才来帮忙了几天,一天就能挣上十几个大钱,这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不仅如此,家里的男人也不敢随意对她们呼来喝去,就是有时候不如意了,把在铺子里干活这事一说,男人便不敢说二话。
活了一辈子,还没这麽畅快过。
她们几个就聚在一块商量,等到腊八节这一天,帮着铺子里的人准备些锣鼓。
这一天,通常是要敲着锣鼓走街串巷,通过鼓声来吆喝,把疾病和一些不好的东西驱赶走。
林杏月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习俗,在府里的时候,往年这一天也都是忙忙碌碌,要帮着给主子们做各种东西,很少出来体验过。
倒不曾想东西才卖完,这些大娘们就都叫他们赶紧出去准备着:“一会儿你们几个挨着敲着鼓,从这头走到那头,敲的越大声越好。”
玉姐儿和林金兰两个人都很是兴奋,还没开始,已经拿着鼓在那里敲敲打打的玩了起来。
林杏月也来了兴致,拉着柳娘子丶常娘子他们也都试了试。
见远处已经有人敲着鼓来回走动,他们便也从铺子这里开始往前走去。
敲敲打打的声音中,好像年味也越来越近。
敲打的声音此起彼伏,你一声我一声,像是在比拼也像是在附和。
对面的人不服输,她们几个小娘子也个个要强,直敲得每个人头上丶身上冒汗,都还不愿意停下来。
“没想到这比在厨房里干活还要累人。”
冯大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催着大家往回走:“再在外面玩下去,就该着凉了。”
张婶娘也没反对,她先前已经和徐叔在那里说起话来,把这一路上发生的事都简单说过了一遍。
徐叔啧啧称奇:“什麽时候铺子已经这麽兴旺了?可比你那时候开的要好上许多。”
张婶娘点点头:“自然比我一个人开铺子的时候厉害,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几个人一块儿干呢,就这人手还不够呢。”
徐叔吓了一大跳:“就这还不够呢?都多少人了?”
“这和人多没关系,你也看到了多少人来咱们铺子里吃东西,这还只是早上呢,等晌午还有一大波的人过来吃米粉。月姐儿说等你们回来了,让你们帮着做豆腐,她再专门找个人来记账。”
徐叔一时愣在原地,挠挠头说:“这做豆腐,可都是人家豆腐坊里专门做的,咱们怎麽做了来啊?”
“咱家月姐儿就会,你别管那麽许多,她教你怎麽做,你照着做就是。”
起初徐叔还是半信半疑,直到他们歇了一天不用干活的时候,林杏月就在旁边摩拳擦掌,要教会他们怎麽做豆腐。
“咱们得挑那色泽鲜亮丶颗粒饱满的黄豆,那种圆如珠丶润如玉的最好。”
挑选黄豆也是个费劲的功夫,有虫蛀或者干瘪的则单独挑出来不用。
在他们两个人回来的时候,林杏月就已经把黄豆挑出来泡了一整天。
夏天差不多泡上四个时辰左右便可,但是冬天得泡整整一整天,大豆才能膨胀,用手指压豆,豆子能向下凹的时候,便是能用了。
再把浸泡好的黄豆和水放到石磨内,磨成乳浆。
有了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的帮忙,这一步做得很快。
再把乳浆倒入布袋之中榨取豆浆,反复两三次,等豆渣没有残留之後,便将豆浆放到锅里加热。
做到这时候,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不过他们两个人既是新奇,又觉得自己有用,在那里很是卖力地干着。
玉姐儿好不容易看到宋石头回来,一肚子的话要说,就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看着那豆浆沸腾之後,又抽出来一些柴火,保持微沸,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便可以彻底封竈。
等煮好的豆浆稍微冷却一会儿,就把盐卤倒进去,这时候豆浆液就出现了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