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本来就瞒不住人,张婶娘和林金兰她们得了空就出去,日日拿着东西往外走,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就都知道她们在外头摆起了摊子。
“我听说,以後这林小娘子也是要出去一块做那买卖的。”
“如何就这般傻?留在咱们府里,老太太他们也都器重着,不比在外头坐那摊子强?”
“人各有志,谁和谁想的又不一样?你觉得在这府里好,人家娘从前就是被卖了来,清清白白的,自然是愿意出去,谁生下来就想做奴才秧子不成?”
闲话一堆,小厨房那边也要开饭了,这些人一看,全都冲到前头去排队。
擡出来饭的,除了胡娘子之外,还有赵嬷嬷那远房的侄女,叫做慧娘。
慧娘先前也在厨房帮忙,不过手艺没学上多少,眼见着要分家,她扒拉来扒拉去,这才找到了赵嬷嬷。
慧娘也是个命苦的人,爹娘都不在之後,是跟着姥姥一家过活。
不过姥姥他们一家对她就一般般,舅舅和舅妈有自个儿的孩子,在府里找前程的时候,也是先紧着自己的孩子来,这也无可厚非。
她到了进府的年纪,就稀里糊涂去了厨房,要说有多喜欢做这些吃食,那也是没有的。
眼见着舅舅舅妈他们都是个小管事,也回不了东府,就想着让自家两个孩子回来。
当时慧娘也想帮忙来着,表哥表姐对她还不错,又是一块长大的。
不过赵嬷嬷没答应,不想让他们骨肉分离是一回事,另一回事就是,府上也不要这种断不清关系的人。
慧娘是个心思软的,把这事同舅舅舅妈说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眼见着她是能留下来的,以後要有个什麽事,还能求到她跟前,舅舅舅妈也没说什麽,来之前还给了她一笔银子。
慧娘一来就把这笔银子给了赵嬷嬷保管。
赵嬷嬷本就有心认她做干女儿,见她这样懂事,就把钱收下来了,说要给她攒嫁妆。
来到这边之後,慧娘一开始只是帮着洗菜切菜,她们做吃食的时候,也不敢往那边多看一眼。
在西府大厨房那边,规矩严,不允许偷看,要是偷看了,那就叫偷艺,严重的可就会被赶出去!
可是来到这边,赵嬷嬷直接就让她一边看一边学:“要是有什麽不懂的,你就直接问。”
慧娘私下里还和赵嬷嬷说了一声,让她别对自己这样与衆不同:“省得其他人有意见了。”
赵嬷嬷知道慧娘在担心什麽,便同她解释起来:“这倒是无妨,咱们府里不说那麽些个规矩,且这些做吃食的法子,都是月姐儿教给咱们的。”
慧娘不止一次听到林杏月的名字,很是好奇,这世上怎麽会有这样的人,心甘情愿把自己会的东西拿出来。
“那是你没见过她,见了你就知道,她人有多好!且她会的东西可不少,怕就是做了这麽多道菜,她肚子里的东西也还多着呢!”
“即便再多,那也没有这样全拿出来的道理。”
赵嬷嬷想起之前她也问过林杏月这样的话,林杏月当时好像同她说:“若是只有我一个人会,能吃到的人总共就这麽几个。可要是会的人多了,能吃到这些好吃的人,也就会多上许多。”
“咱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层,可她已经看到了往後很多事情。别看她年纪小,可不能小瞧了去。”
慧娘把心思收回来,见来人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就和胡娘子开始一块打饭。
“今儿吃什麽饭?”
“是恭州小面。”
排队的丫鬟婆子们听了这名字,先念叨了几遍,就开始看那碗里的面条。
这红油小面看着汤色红亮,面条却是略微的鲜黄,里头还放着些蔬菜,又点缀了些葱花丶豆芽等等。
“不能吃辣的,这边还有清汤小面。”
几个怕辣的人赶紧就去看那清汤小面,只见汤体是乳白色,面条同样微微发黄,除了没有那炒出来的红油之外,倒是没什麽区别。
“我要吃这边红油小面!光闻着就能感受到那花椒带来的麻味,吃起来肯定好!”
“哎哟,我这几天火大,还是吃那清汤的吧!看这样子,里头应当是放了高汤呢!”
胡娘子点点头:“这红油小面,是用热油泼过的,香味才被激出来。那清汤小面,别看着没那红亮的红油,汤底还真是骨头熬出来的。”
【作者有话说】
谢谢各位宝子的关心,心里可开心了!谢谢你们
我去诊所看了,拿了药之後稍微好了一点,不过其他症状也出来了,可能也和最近比较忙有关系,领导又给布置了很多活,最近压力很大,抵抗力可能就不如从前了
总而言之,大家也要好好休息,好好吃饭,保护好自己,和大家在这里说说每天的状况,很开心,很感动,谢谢有你们[绿心][绿心][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