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哑嫁作者Ms.腊肠 > 第70章 账册疑云(第1页)

第70章 账册疑云(第1页)

第70章账册疑云

毕竟是奉旨行事,哪怕晋王再交代济州知府刘文胜只需陪着顾陵川演戏,那也得把戏演全。于是他又让主簿把之前的账册呈到了顾陵川面前。

顾陵川轻笑道:“这本账册,本官已然翻阅,另一本呢?”主簿当然心知他说的是哪本,可知府大人没发话,他又怎敢拿出那本真的呢,于是小心地答道:“大人,下官只是个做事的,知府大人不发话,小的不能自作主张。”

很好,顾陵川本就没指望能在这里看到那本摆在暗处的账册,他只是归附,并未让晋王彻底安心,晋王不会蠢到现在就让他看到那些秘密,换句话说,他还未通过考察。

因此他这一番只是试探,看来这招以官身压制的招数对这位小主簿十分管用,没几句便已试探出他亦知晓阴阳账册之事。而且,看他的反应,那本账册十有八九就在他的手中。

才说完,便听到外面闹哄哄的,刚才来粮仓之时,他便看到已搭建完毕的粥棚,想是灾民已经听说了施粥的消息。

果不其然,知府遣人来告知:“顾大人,定国公府小姐一刻钟後便会前去粥棚施粥,知府大人让我传话于您,您若是得空,烦请一道前往。”

那日梁玉娇高热晕厥,他出于仁心前去探望,本想着待大夫一到便离去,谁知竟然等到快子时,知府大人才带着大夫匆匆赶来。犹记得梁玉娇醒转後,看到他时的满眼依赖,他觉得还是保持些距离为好,于是便以公务为由拒绝了邀请。

见其馀人等都退了下去,顾陵川把孟青召至身旁,吩咐道:“粮仓就那麽几间公房,这几日趁着查账之机,盯着那个主簿,伺机查找账册。”

孟青领命。

也就片刻後,得了消息的刘文胜居然亲自来请,还说的头头是道,让人无法拒绝:“顾大人,今日是施粥的第一日,您代表的是圣上的恩宠。若是缺了您,这场赈济又怎能彰显皇恩浩荡?”

顾陵川无可推脱,只好起身前往,只是留了孟青在公房,并且当着刘文胜的面,嘱咐道:“你无事就在这粮仓四处走走,记下各仓的规制规格。这回,若是连个新说辞都没有,陛下看了,岂不觉得我们只是走个过场?”

刘文胜只当是顾陵川怕前去施粥,耽误皇帝交代的事,心知那都是做做样子。于是附和顾陵川,对孟青说道:“随便走,随便看,若有不懂的,尽管去问主簿,本官定会确保顾大人这次圆满完成圣命。”

自那日吴嬷嬷暗示之後,刘文胜便隐隐觉得,这是自己更进一步丶稳固地位的良机。他本就是定国公与晋王的人,如今若能借着顾陵川与梁玉娇的这桩姻缘,攀附得更进一步,待晋王登基,定国公势必更是朝堂之中的半壁江山。那麽他岂不就能以曾经撮合定国公府小姐姻缘的近臣自居?因此,梁小姐一到,吴嬷嬷便又向他递了几分暗示,他当即心领神会。无论如何,都要将顾大人引去粥棚。

怎奈何顾陵川此时的心思都在账册之上,一时没注意到粥棚是为他而设的局。

果不奇然,顾陵川刚至粥棚,排队领粥的灾民便闹了起来,似乎有人在刻意煽动,说什麽:“你们世家贵族吃好的喝好的,怎麽接济个粥都如稀汤水一般!”

此时梁玉娇正双手吃力地握住大木勺,一勺一勺地将粥从临时支起的锅台中舀出,谁知在灾民在煽动之下,争先恐後的往粥棚涌来。

“不要汤水,要稻米!”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活命!”

场面一时失去控制。

说也奇怪,守在粥棚的护卫,竟比平时驻守驿馆贵客院的还少,连维护灾民秩序的护卫也没几个,顾陵川眉头微蹙,冷冷扫了一眼刘文胜。随即抢过梁玉娇手中的大勺,扔回锅中,紧接着又一把拉住她的手腕,准备从粥棚侧方撤离。

然而,就在此时,吴嬷嬷趁乱,从後推了一把梁玉娇,梁玉娇一个踉跄,脚下一崴,身子猛地往前扑去,连带着拽着她手腕的顾陵川也随之一顿。

十分不巧,梁玉娇这一崴竟扭伤了脚,她挣扎了几下都站不起来。而身後的灾民骚动已然加剧,人潮开始涌动,眼见着就要失控。

“顾大人,您快带小姐先走,我来挡!”吴嬷嬷忽然高声喊道。

这一句话,令场面更显危急,衆目睽睽之下,顾陵川无暇多想,果断弯腰,将梁玉娇抱起,快步撤离粥棚,避开人群。

看着顾陵川抱着小姐撤离,吴嬷嬷自不会再逞勇阻挡人群,而是迅速地跟着他们往同一方向逃去。

直到脱离混乱,顾陵川便毫不迟疑地放下梁玉娇。

待吴嬷嬷姗姗来迟,他仅留下一句:“照顾好你们家小姐。”随即转身离去。

吴嬷嬷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下暗松一口气,皇贵妃交代的任务,已完成大半。

粥棚生乱,顾陵川也没再回到粮仓公房,而是回到了驿馆。

一番思虑之下,眼底冷意骤升,他恍觉自己被人下了套,只是不知做套之人是一个还是两个。

期间梁玉娇曾派人送些小厨房做的点心,一律被他婉拒。他不愿再与梁玉娇更生瓜葛,哪怕之前的一切均不是出自她的本意。

不久後,孟青带回了两项重要线索。

第一,临行北地前,尽管章韵竹再三保证无须担心她的安危,顾陵川仍在征得二皇子同意後,特意留下一条暗中联络的线,修言馆旁的医馆。

此刻,孟青送来的第一件物件,正是来自京城的信件。信上虽未署名,但那刻在心底的字迹,让他心中一暖。原以为对方只是报个平安,未曾想信中竟是预警:“军械运送,疑,需查。”

这一刻,他真的很想立即返京。

短短几个字,便让他清楚察觉到韵竹的处境。他不禁握紧了双拳,脑海中回想起她曾提及的四皇子诊断一事,瞬间明白,她必然是借着定期医治四皇子的机会,从梁景成处察觉到了什麽。她不愿让他担忧,所以有所隐瞒,可事已至此,她还是选择向他传递讯息。

见公子神色凝重,未因京城来信而有丝毫舒缓,孟青便提醒道:“公子,账册。”

趁着粥棚混乱,粮仓的主簿与管事们纷纷赶去协助知府维稳,孟青悄然翻入主簿的公房,顺利找到了那本另藏的账册。

“办得好。”

尽管顾陵川忧心章韵竹的安危,但此行若不能查清账册漏洞,便无法安然返京。他强行压下不安,接过账册,开始翻阅。

简单查阅後,他便执起笔墨,开始誊抄可疑记录,同时吩咐道:“明日天亮前,务必将此册放回原处。”

若账册遗失,他势必首当其冲受到怀疑。唯有让账册完好无损地回归原处,才能确保对方不生疑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

账册显示,几乎每月都有五百石粮食被运往一个名为“边境屯粮处”的地点,而负责运送的,竟是一家名为“福源商行”的私人商队。

疑点之一,济州的粮仓确实负责北地三州的粮储。但边境乃定国公军营驻地,按规制,地方粮储与军粮不能混淆。那麽,这每月固定调拨的五百石粮食,究竟是被私吞为军粮,还是另有用途?

疑点之二,官家粮食向来由官家商队押运,岂容私人商队插手?更何况这“福源商行”居然能畅通无阻地将粮食送至边境,究竟是谁在庇护?

誊抄完可疑记录後,他迅速写下一封信,命孟青连夜送出。

他心知,此行在北地恐怕还要多待些时日,宇文涣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彻查疑点,搜集证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