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刀下不留人快穿笔趣阁 > 38 三十八(第2页)

38 三十八(第2页)

王太公满面悲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谁也没想到那陈权居然如此不堪大用,不过与毕氏那女人对垒几息,就败下阵来。

可怜他王家上下几十口人命就要随风去了。

王太公仰天长叹:“时也命也,天不佑我王家啊!”

这声叹,听得卢太公心里也十分不好受,颇有种兔死狐悲之感。他这两天也摸出了一些门道来,可以说正是因为卢家人的上山,才是压死王家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细想之下心中不免恻然。

毕仁端坐于高台,回怼王太公:“王家之祸皆因你掌家不严所致,本就是逆臣却还首鼠两端,身为文人毫无风骨,屡次献女魅惑罔上,不过就一投机者尔!”

王太公被怼得又羞又愧,泪洒当场,心知大势已去,只剩认命了。

就在毕仁准备一声令下砍了他们所有人祭旗的时候,系统突然冒头,提醒她:“王琅不能死。”

“咦?”毕仁想了想,问它:“是那个美男子?凭什麽不能,他多个啥?”

系统除了一句“不能杀”再不多说。

于是衆人眼睁睁看着王琅被提了下去,在他身後王家人皆血洒当场。

此举大大震慑了人心浮动的黄龙山庄,把陈权搅乱的局面迅速平定了下来,且无形中再次奠定了毕仁的地位。

身後哭声断绝,王琅脚步一个踉跄,他被关了三日,仍不减那一身灼灼风华,纵然内心悲愤欲绝,却着实不知该说些什麽?

质问毕仁为何独留自己吗?别傻了,他可是全族仅存血脉。

其馀人也不明所以,尤其是离得近的那几个,眼神四下交流,老曹更是偷偷对贾二挤眉弄眼,程闻音也盯着王琅那张俊脸若有所思,难不成长得好看关键时刻真能保命?

绣着“毕”字旗的大纛第一次亮相就以百人鲜血为祭。

兵未出,旗浸血,注定了这支被後世称为“毕家军”队伍的凶猛无匹。

西门朔方灼烧兆龟开始卜卦,随着啪嗒一声,他举起手中龟壳大喊:“主上,大吉之兆啊!”

随着衆将抱拳齐声高呼:“旗开得胜!”黄龙大军再次集结右北平郡,开始了又一次的地盘扩张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陈权虽为前锋,但毕仁还给他配了一个副将老曹,更是大大方方地拨了两千乌丸兵用来打头阵。

中军为统领八千人的毕仁亲自率领。

贾二丶冯仑为左翼,隋氏兄弟为右翼,左右两边各令人马一千策应。

後方还有从东丶西二郡後征兵上来的人手,在姜淮的带领下殿後。

这是古代战场上较为常见的队形方阵,但贵在用兵神速,还有秘密武器殿後。

右北平郡郡守韩旺站在初得知消息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询问属下:“可是乌丸人来犯?”

属下回禀道:“回大人,打头虽是乌丸骑兵,但领兵之将确是汉人无疑。”

韩旺更加疑惑了,直到他快马奔到松亭关要塞,站在城楼上向下望,看着那副绣着“陈”字的破烂帅旗陷入沉思:这……有银钱养骑兵,没钱绣一副好帅旗吗?

实际上这正是证明谁都没把陈权当一回事儿,随便拼接大布绣几下敷衍的紧。

只能用一次的东西,谁会上心。

韩旺大声质问:“汝等何人?胆敢陈兵在此,可知这是哪里?”

老曹当然知道,那城门楼上的大字他又不是不认得。

右北平郡辖下有一要塞,名曰“松亭关”,它是关内通往草原东部和东北平原的咽喉,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进可举兵关内,退可防胡族入侵。

为了一举拿下此地,毕仁连投石机和石火弹都备上了。

她之所以敢如此大张旗鼓行事,自然是因为三天前班师回城途中接到的密报——邺帝崩。

毕仁料想若此消息当真,那正是邺帝二子争位,朝内动荡之时,此时若不能趁乱发兵夺取更多的城池,待到群雄并起,那厮杀起来只能更加艰难。

“趁你病,要你命。”这六个字话虽糙,却蕴含着古往今来最朴素的道理。

老曹也是练过的,直接一箭射出,把劝降书钉在了城门楼上方的木梁上。

韩旺拿下来一看,通篇话语简洁就两个意思:一丶劝降,降者不杀。二丶若是抵抗格杀勿论。下面落款的名字竟然是“松亭侯”三个字。

韩旺疑惑询问左右:“我怎麽不知道何时出了个‘松亭侯’啊?”

左右守备丶参军丶副将,皆摇头说不知。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了,这是毕仁提前为自己想好的,打算此战大捷之後向朝廷请封的爵位。

自己为自己请封,毕仁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既是重郡要塞当然有险可依,此地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城外还有挖掘的壕沟,引入河水护城,非吊桥下放不得入。

韩旺捋着胡子,与左右说笑:“主城墙最厚最结实,这憨货竟带队从此处入手攻城,定是那不通兵法的蛮夷无疑了。”

他的想法老曹不知道,若是知道定会高声回他一句:“你懂个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