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刀下不留人快穿笔趣阁 > 64 七(第2页)

64 七(第2页)

相同点是当时三位候选继承人的排位也如此,以皇长女为首。

不同点是当时并未册立皇储,还属于三人互竞争诸的时间段,现在嘛……

“时局多变呐……”宰相文颂捋着胡子在心底感叹:“朝堂之争怕是要改换新的格局喽!”也不知道这长平公主入朝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日的朝会议的还是昨日未完之事,有关辽东边境问题,派遣谁为主将领兵作战?

关于青州安抚灾民的措施,派谁去督导赈灾安抚百姓?

国库空虚问题,没有钱怎麽办?仅剩的银子先可谁花?充做粮饷还是先救急灾民?

盛王首先出列:“父皇,儿臣愿领兵辽东,东征夷狄,扬我大周国威!”

昭德帝看二儿子的眼神很是欣慰,这似乎是一种无形的激励,让盛王率军出征的心思越发热切,他得意的扫了一眼太子那边。

太子岂会容他这位二哥抢了风头,也出列跟着表决心:“儿臣愿亲下青州赈灾,代父皇抚恤黎民百姓。”

盛王心中不屑:难道他不知道此次下青州有油水?可捞一时的银子哪有掌握兵权重要。若是自己这次能大败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运气好也许能顺道再收服一二猛将,到时即便是太子也无法与自己抗衡……这可是昨晚与府中幕僚商议了许久才得出的最优选择。

昭德帝:“太子仁善,盛王骁勇,朕心甚慰!”

毕仁眉头轻轻挑起,心道:光说两句话,随便表表决心就能看出仁善和骁勇啦?那这两种品质也太不值钱了呵。”

她向前踏出一步:“父皇,儿臣有几句话想问盛王和太子。”

昭德帝点头。

毕仁:“问题有三,一问盛王丶如对辽东发兵,何时为宜?领兵多少方能有胜算?如若兵马与粮草出现不能及时供应该怎样解决?”

“二问太子丶青州赈灾刻不容缓,即便朝廷现在马上拨发赈灾粮款,今年土地也耽误了播种,明年百姓们以何为生?以何为食?难道还等着朝堂再次下拨救济粮?”

“三问户部丶国库空虚暂时不可两边兼济,如果用兵就得耽误赈灾,请问户部诸位大人有何良策兼顾?”

这三问不虚且务实,问出了当下最难办的地方,也切到了症结要害。

把问题抛给盛王和太子的同时也是在向满朝文武要答案。

盛王的得意之色还未褪去,就被毕仁当头一棒敲醒了头脑,他有些不太高兴,很讨厌有人故意拆自己的台。

“发兵多少当然是看父皇给我多少兵喽,至于粮饷……这个不归我管。”潜台词就是,户部是干什麽吃的,还要老子来操心?那就不是本王该考虑的事。

“还有皇姐所谓的从幽州三郡征兵之事,本王以为不如直接从青州征,反正当地百姓受灾过後已经食不果腹,与其等着朝廷救济不如参军谋得一份生路。”

让受灾百姓直接从军?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只不过……

此项建议有点太过,呃……怎麽说,就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当地受灾百姓的心情。

粮食欠收吃不上饭,那不要紧,都来参军吧!为朝廷打仗不仅管你吃喝,还有银子拿,弄不好还能博得一个前程。

好一个受灾地区青壮年再就业的好法子。

毕仁思索了一下,也不是说不可行,就是这个操作上吧……一个弄不好容易搞出事端来,去干此事的人身上担得干系可不小啊。

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一鼎延误军机的帽子。

这样一来盛王就把兵源问题连带灾後安抚事宜一齐踢到了太子那里。

打了胜仗,被淡化为後勤保障的太子功劳绝对比不过盛王显眼。

若是败了,太子也很容易跟着吃瓜落。

毕仁又把目光看向太子,他也同样回望过来,眼神清澈中带着茫然,茫然中又透露出希冀,真诚发问:“皇姐觉得应该怎麽办?”

这个问题抛的好,一句话就把皮球又踢回了毕仁这边。

合着这就是个圈。

百馀年过去了毕氏血脉智商提升不见得高了多少,踢皮球玩政治的手段倒是人人精通。

盛王:你问了,我答了,解决问题方法也提了,但是具体实施压力给到另一个人身上。

太子:你问了,我答不出来,那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嘿!都是人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