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定夷女尊 > 第45章 暮雨忽来鸿雁杳3 朝中局势 似曾(第1页)

第45章 暮雨忽来鸿雁杳3 朝中局势 似曾(第1页)

第45章暮雨忽来鸿雁杳(3)朝中局势似曾……

天刚蒙蒙亮,去往边疆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整整齐齐地停驻在承天门外。

大军和辎重在数日前便已先行,如今谢定夷统领的不过是一支八百人的小队,站在最前方的分别是忠武将军汤誉丶昭武校尉何甫江以及宁荷宁竹二人。

御驾亲征,凡在京的百官全都循礼送行,将士们的家眷也都挤在城楼上殷切地望向这边,谢持身为太子,自然也得统领百官,携着正君宋渐吾前来与谢定夷作别,见她披甲上马,便擡步走到马边,恳切道:“母皇放心,儿臣定会为您守好後方。”

谢定夷握紧缰绳,垂眼看着她脸上不似作僞的担忧,神色藏在雾蒙蒙的天色里看不真切,顿了顿才道:“希望如此。”

但谢持不知道有没有听出她话里的深意,眼中竟还溢出了薄泪,哀声道:“儿臣定会看顾好父君,不让母皇在前线担忧。”

谢定夷轻轻嗯了一声,最後嘱咐了一句,:“朝中诸事可与馀老尚书商议而行,不可专断独裁。”

谢持低头应是,道:“儿臣谨记。”

见这边言罢,紧跟在谢定夷身侧的宁荷便举旗示意,队伍立刻整肃,百官也退出了几步之外,站在队首的谢定夷目视前方,轻轻拉动缰绳,道:“走。”

晨钟敲响,城门应声而开,踏星最先一步迈上了宽阔的承天门街,百丈之外是梁安的东城门,街道两侧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见到承平帝策马而出,沿街的人群纷纷屈膝行礼,无声叩首,俯下的脊背像是起伏的潮水,一点一滴地汇聚在了衆人脚下,风吹起晨雾和旌旗,混杂着炊烟和一点风雪的气息。

这片故土一如往昔安定繁华,可自从谢定夷十岁那年随使臣去过一次燕济以後,就知道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梁安一样,幼年读史时一统天下的野心在看到那些争斗和鲜血之後率先化作了恐惧,又在命悬一线时变作对天权的渴望。

不过现在,她依旧没有多看——也有可能是不敢,野心和征伐是一个很虚无的东西,但落在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上就不一样了,她身上已经压了太多的性命,也会畏惧再多一点重量。

————————————————

随着那队人马消失在城下,立在望月楼上的沈淙也收回了远眺的目光,对着身侧的赵麟淡声道:“走罢。”

行至楼下,宫内的百官也正好散尽,沈淙回到马车上耐心等宿幕赟出来,示意赵麟喊住她。

和赵麟对上视线後,宿幕赟立刻和身旁的同僚话别,匆匆爬上马车後坐定,问:“你怎麽来了?”

沈淙没答这话,径直道:“母亲和长姐领命去澄州驻守了,我明日要回趟晋州。”

“这麽急吗?”宿幕赟蹙眉,道:“大军虽然已经出征,但也说不准会不会开战,陛下此去边关震慑西羌,说不定还有和谈的馀地。”

沈淙道:“不管最後开不开战我都得回去一趟,沈氏的仓储都在晋州,我要送一批钱粮到前线去。”

许多名门望族一到天灾或战时都会出钱出力,此次出征户部也从这些世家手中募到了不少钱粮,这些人除了想在陛下面前过过眼外也是为了积攒名望,尤其是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的,更是需要维护自己的官声。

沈氏在过往的战时也常常会往前线送粮,这几年虽然没有战事,也会每年都出资一笔用以晋州军备,这也是沈氏为何在晋州名望如此鼎盛的原因之一。

思及此,宿幕赟心中了然,道:“既为此事,我就不说什麽了,那你什麽时候走,我送你。”

沈淙道:“不用,你明日还要上朝,我自己走便是。”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在的这段时日你在朝中要多加小心,只忙自己的差事便好,不要管其它的。”

宿幕赟眼里闪过一丝疑惑,问:“怎麽突然和我说这个?”

沈淙道:“梁安不比晋州,外面看去一团和气,实则斗争严重,虽然现在陛下的膝下唯有太子一人,但朝中有不少人是不支持太子殿下即位的,尤其是馀老尚书,可如今陛下亲征,却让馀尚书协太子殿下监国,最大的可能就是希望太子能撑起来,可以得到馀尚书的认可。”

“啊,”宿幕赟认真听他说,问:“然後呢?”

沈淙道:“太子能撑住自然是好,可若是撑不住,监国事宜定然会向馀尚书肩上倾斜,届时太子只能被架空,如若这般,朝中对她的争议便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即便此战得胜,朝中的党争也会愈演愈烈,万一引发内乱,後果不堪设想。”

“你一直无事,是因为你是晋州来的,官也不算大,等到後面就不一定了,就算是一只蚂蚁也会被分属阵营,你如今背後还代表着沈氏,一定要谨言慎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