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今·冬奥自由滑
◎全部选手完赛了◎
她此刻已经错失了一个旋转,爬起来也挽回不了什麽。
但她仍旧有点一瘸一拐地滑动起来,速度明显不太够,无法完成原定的难度。
她用後脚蹬地,顺势擡起。
“燕式旋转。”解说连忙跟上。
这算是旋转力最简单最基础的几种旋转了,能站上冬奥赛场的选手几乎都不会选择这种低分动作。
但米哈伊洛娃的脚显然阻止了她做更难的动作。
她本想做一个跳接进入,滑行时艰难移动的脚踝阻止了她继续在冰面上出更大的丑。
这本来是一只很有风格的节目,米哈伊洛娃像海妖,像船长牢牢控制这个起伏的音乐,稳稳立其上,带领大家从情绪的波涛里越过。
本该如此,如果她不曾失误。
“到底是十五岁才升组适应不了,成年组和青年赛多少有些差别的。”顾贝曼偷偷和尹宓议论。
低头玩手机的一姐想了想,“倒不是年轻的问题,俄罗斯的女单最厉害的时候不就是她们年轻时吗?”
“那你觉得?”
尹宓想起克拉拉之前的言论。
明面上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俄罗斯人死活的居然是美国人。
错位的荒唐让她感到一阵无言,最终还是回答,“我也不知道。”
米哈伊洛娃完成了她最後的旋转,没有贝尔曼。没有风车转。她仰头将手举成九十度,身体向後仰完成了最後的动作。
观衆们陆陆续续响起掌声,然後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一直到有谁含着哭腔喊了她的名字,在场馆里造成一阵回音。
顾贝曼向後靠在椅背,并没有吝啬自己的掌声。
都说真正的勇士是看透生活後还能热爱生活,那麽在比赛场上真正的热爱与尊重是即便知道无法夺得奖牌,也坚持以最佳的状态完赛。
米哈伊洛娃从摔倒那一刻起就注定无缘奖牌,她本可以就是躺倒借口医疗来逃避大家的议论,赛後还能借此发挥说什麽因伤退赛,运气不佳。
可她爬起来,用一个会被嘲笑的难度坚持完成了比赛,只是因为她没到完全爬不起来,没到疼的不能比赛的程度。
所以她要完赛。
这是一种多麽可怕的热爱和坚持,简直是对自我的折磨,可她就是这麽做了。
在没有人再盼望,没有人再期待的时候,为了给自己一个结局。
米哈伊洛娃在行礼的时候显然忍不住痛了,她整个左脚都虚虚地点在冰面上不敢受力。
观衆们扔下可爱的吉祥物,抛下洋甘菊与向日葵的花束。
她连弯腰捡起的姿势都没法完成,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到场边。教练与随行的其他人员已经去和下一位要出场的选手交代了,没有人在那里等她。
上场前交给教练保管的冰刀套被随意扔在挡板上,她自行取过先给受伤的脚套上,在套第二只的时候旁边待机的医疗人员看不下去,伸手服了她一把,连等分区都没让她去就急急地扯着孩子走了。
倒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毕竟因伤下场治疗错过等分可比选手被扔在等分区孤身一人好看多了,尹宓偷偷看了眼坐在自己身边的斯鲁茨卡娅,心想她们的竞争才是真的残酷。
只要一次失败就会被无情扔下,像耗材一样的人生,除了选手自己谁也没办法代替她们下结论。
直播的画面一转,镜头对准了最後一名上场选手,因为米哈伊洛娃的失误教练在场边严肃地说着什麽,连带着奥尔洛娃的表情都严肃很多。
想赢的人脸上是没有笑容的,这句话听起来中二,实际很传神。
在冬奥正式开赛前,关于究竟谁能拿到女单金牌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无非是因为三位俄罗斯选手各有千秋,而其他国家的顶尖选手也不差多少。
虽然大家都能同意冠军必然出自俄罗斯,但究竟是年长一点的奥尔洛娃会赢在经验,还是两位年轻小将凭借身体状态更胜一筹,大家各有看法。
如今站在这里,最大的两位敌手已经去了一位,剩下一位正在观赛间虎视眈眈。奥尔洛娃知道,现在就该是分高下的时候了。
她用力地深呼吸几下,甚至带来一点醉氧的眩晕。
教练拍拍她的胳膊,“好了,热尼亚,准备好了吗,来一二三一二三,跳起来,活动起来。”
奥尔洛娃转身,教练的手放在她的双肩,用力地推了一把。
“去征服世界吧!”
“接下来出场的是,俄罗斯选手叶夫根尼娅·奥尔洛娃。”
解说们也很快回到工作状态,开始介绍她的自由滑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个相当经典的曲目。”不少转播间里都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奥尔洛娃垂下头颅,站在冰场中央,等待着音乐响起。
她有黑发与玫瑰色的唇,闭眼的那一刻真像油画中定格的美人。她的服装又那麽恰好,犹如旧日贵族的重现。
音乐响起,如同《OldMoney》的开头,她缓缓转身,背向人群一边用手推开通道,一边向前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