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画面很快就切换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尤濯看见方宇穿着实验服,站在冰雪中讲解着什麽,他瘦了许多,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初。
尤濯的手指一抖,烟灰落在手背上,灼热的疼痛让他回过神来,屏幕上的方宇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个明星代言的广告,他掐灭烟头,回到室内,视线落在书桌上放着一封未拆的信上。
上面是Greenland极光观测站的邮戳,方宇工整的字迹写着——尤濯收。
这封信已经寄来两年了,尤濯始终没有勇气打开,他怕里面是彻底的告别,也怕是不切实际的希望。
有时候,未知反而比确定的答案更容易承受。
尤濯将信放进抽屉,和那两张从未使用过的冰岛机票放在一起,然後他走向酒柜,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威士忌。
酒精灼烧着喉咙,却无法温暖那颗冰冷的心。
窗外,六月的夜风轻轻拂过,带着盛夏特有的炎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Greenland的冰雪终年不化,就像有些人,一旦走进心里,就再也无法融化。
——
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
方宇推着行李车走出到达口,身後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他叫宋醒,是方宇在Greenland观测站收的学生,男孩高高瘦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右脸颊有个小酒窝。
“老师,院里的车已经到了。”宋醒指了指接机口的牌子。
方宇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视着四周,两年了,这座城市的空气还是很熟悉,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与尘土味,他无数次想象回来的场景,却从不敢想象会以什麽方式与尤濯重逢。
研究院的同事热情地迎上来,“方博士,欢迎回国!李教授特意嘱咐我好好接您。”
寒暄过後,方宇被安排进了研究院新建的专家公寓,宋醒因为是外地人,也暂时分到了一间宿舍。
临走前,同事递来一份烫金请柬,“周末有个学术酒会,主办方特意嘱咐一定要请您出席。”
方宇接过请柬,翻开一看,主办方赫然写着“圣廷金融”。
是尤濯任职的公司。
方宇的指尖一顿,迅速合上请柬,“我会考虑的。”
酒会当晚,方宇站在衣帽间前犹豫了很久,最後他选择了那套藏青色西装,尤濯最喜欢看他穿的颜色。宋醒作为他的助手,也换上了正装。
前往酒店的路上,宋醒察觉到导师的不安,关切地问:“老师,您看起来有点紧张。”
方宇摇下车窗让夜风吹散脸上的热度,“只是时差还没倒过来。”
宋醒觉得老师好奇怪,但作为学生,他并不会窥探导师的隐私,立刻噤声没再多问。
酒店宴会厅灯火通明,方宇刚踏入大厅,就有几位学者迎上来寒暄。这两年他在极光研究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接连发表了几篇重磅论文,已经成为国内天文界的翘楚。
“方博士,久仰大名。”
“您的研究太精彩了。”
赞美声此起彼伏,方宇礼貌地一一回应,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视全场,当他终于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呼吸瞬间停滞。
尤濯站在香槟塔旁,一身剪裁完美的黑色西装,正微笑着与几位商界人士交谈。
他比两年前更加成熟稳重,下颌线条分明,举手投足间尽是精英气质。
方宇瞧得入神,下意识地後退一步,撞上了身後的宋醒。
宋醒及时扶住他的手臂,“老师,没事吧?”
这个动作恰好被擡头的尤濯看到,方宇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表情从惊讶到喜悦,再到看到清宋扬搭在他手臂上的手时瞬间凝固。
尤濯的眼神暗了下来,嘴角的微笑变得勉强,他匆匆结束了谈话,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方宇反应过来时,就被几位学者拦住讨论学术问题,等他脱身时,尤濯已经不见踪影。
“您在找什麽人吗?”宋醒好奇地问。
方宇摇头,胸口闷得发疼,“没什麽,一个老朋友。”
尤濯站在酒店後门的吸烟区,指尖的香烟已经燃到尽头,他深吸一口,任由尼古丁灼烧肺部,还是无法缓解心脏的绞痛。
方宇回来了,比以前更瘦,更成熟,也更,遥不可及。
尤其是身边那个年轻男孩,亲密地扶着他的手臂,看向他的眼神满是崇拜与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