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未删减版 > 第六十一章 月光(第2页)

第六十一章 月光(第2页)

其中便包括……文宗废太子一案。

*

三月二十三,苏州码头。

江德茂年纪轻轻官居三品,意气风发,遥遥望见御船,正色敛容跪地叩首四次,伏称万岁。

傅润笑叹:“邵方云是从北方调来的,在浙江吃胖了也就罢了,你是江西人,怎麽也胖了?”

江二嘿嘿笑,躬身为傅润挡风引路,“内子的陪嫁厨子是个妙人,天南地北的菜色他都会做,臣这几个月饭量大增,也发愁呢。您往这边走,臣知道陛下喜静,沈知州等人都在官衙候着。”

傅润颔首,搭着王长全的手上车,回眸轻声问道:“江苏境内的兵,嗯?”

江二面含笑意,眼底则盘桓着阴森杀气,“是。王时清虽是总督,到底昏聩,不管兵事。”

“嗯,明年他该告老还乡了,可惜你年纪太轻,孤预备调刘酧接任,他是你祖父的学生。”

提起被贬至陇西的祖父,江二略有怅色,不过他究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鲜少感时伤春,振奋道:“谢陛下提点,臣志不在宰辅。明日正是万寿节,臣仰祝陛下万岁无疆丶永乐长安。”

随行的宫人们纷纷跪地,齐声祝寿。

每人都佩戴着喜庆的挂饰或珠花,一张张皆是青春笑脸。

傅润眉心微蹙,掩下一些无端冒出来的希冀,笑道:“好。赏。”

十筐沉甸甸金灿灿的铜钱被太监从船舱里擡出来,每十枚用红绳捆扎成串。

天下虽广,铜矿稀缺,铜易腐朽,历代百姓颇受其苦。加之铜钱有日本丶高丽丶占城等地的人拿去当官钱使,他们自己造不出能用的铜钱,便年年派人渡海偷运,屡屡无视汉廷警告。

太祖恨极,故下旨本朝只用银钞不造铜钱,除了偏僻地方暂许流通,其馀一概用银钞收回。

如今的新铜钱是为皇帝特制的赏银,未必年年都造,数量少的可怜。

王长全拿了两串正面刻着“正安通宝”四字丶背面刻有四种“寿”字的铜钱,感慨道:

“四年了,我们陛下也二十三了。哪日得了小主子後继有人,姚妃娘娘在地下该有多宽慰啊。”

与此同时,金匮。

老者下了船,对着前来接应的中年僧人摇摇头,“就我一个。”

僧人在修闭口禅,不言语,微笑而已,伸手在老者的手心写了一句偈颂。

老者直叹气,“道理我明白。他力气渐长,我眼睁睁看着他跑了,拿他呣(没)办法。”

*

天色已晚,明日是天子寿辰,知州大人有令:全城提前宵禁,闲杂人等一概不许临时住店。

苏州城中叫卖番货的南洋商人准备收摊,见一肩披藏青色斗篷的男子在摊前停步,摆手道:

“便宜东西不卖了,我赶着回家,你去前面看看罢。汉人皇帝在,今夜不让再卖东西。”

男子行色匆匆,呼吸不稳,其实并非想买货,闻言立即往前方走,一心思索该往哪里找人。

商人眯眼觑他,看他好生高大丶步伐又矫健,想起汉人皇帝好像养着一帮打听消息的刺客,怕是来查他的暂居凭证的,一时顾不上收拾银钞,追出去把人拦下来,“贵的东西你可买麽?”

男子思绪再度被打断,夜色茫茫,衬得他剑眉星目俊朗无双,喉结滑动沉声道:

“你卖什麽?”

原来还是个年轻的公子。不是皇帝的刺客。

“嘿嘿,这你可找着人了。小官人,我在瓜州收了一对月光杯,苏州城独有哦。”商人肚大体胖,艰难地走回摊位,弯腰从一堆不值钱的贝壳海螺里掏出一对石头做成的浅口杯,“您瞧。”

“你要多少?”

商人一怔,搓手迟疑道:“二百两?呃太多了是吧……那就便宜点——收你二十两?”

“好。”

商人接过少年抛来的两张十两银钞,食指熟稔地拈按左下角的官印纹路,确认真假。

再擡头,人已不见了。

他多少有些心虚,转念一想,这种贵公子也不缺钱,大不了他明後日都不出来做生意就是。

*

按察使府。

傅润僵硬地把趴在他膝盖上撒娇的小孩儿抱给江二的夫人,“天色不早了,你们歇息罢。”

江二和夫人互视一眼,发福的脸颊冒出一层油光,挠挠蓄至胸口的黑胡须,难以啓齿。

“怎麽了。”傅润吃不惯苏州菜,晚膳专挑禁宫制式的咸酥点心饱腹,吃了又好像没吃似的。

江二受到妻子女儿的鼓励,大胆地说他想和傅润促膝长谈,君臣谈一谈心,主要是政事。

傅润一噎,当即拒绝:“孤知道你在任上处处受阻,心事颇重,这些明日再谈罢……”

“殿下。”

傅润被三双眼睛仰视着,见江二夫妇三岁的女儿皱着包子脸要哭,扶额道:“好,你来。”

便不该答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